借助多媒体课件,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2019-09-10 08:17谢美莲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谢美莲

摘要:教师以《我和祖父的园子》(第2课时)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女作家萧红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以此感悟女作家萧红在她的作品《呼兰河传》所写“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真正含义,体会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教材解析】《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在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认为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2.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心情,体会作者眷念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花园”世界

1.师:童年是动听的歌谣,童年是美丽的诗篇,童年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后的栖居地。女作家萧红在她的作品《呼兰河传》中这样写道:“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多媒体课件出示萧红的话,生齐读)

2.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童年的记忆,走进从《呼兰河传》中节选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3.师:上节课我们随着小时候的蕭红走进了祖父的园子,还记得这是个怎样的园子吗?(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生齐读第2自然段)

4.生:这个园子样样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鸟语花香……

5.师:这个园子就是一个美丽的(生齐:花园)(师相机板书:花园),难怪萧红说:“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多媒体课件出示萧红的话,生齐读)

二、寻找童年趣事,感受“乐园”世界

(一)寻找趣事,完成小诗

1.师:在这如此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园子里,小萧红跟着祖父做了哪些事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12自然段,尝试着完成小诗,可小组互帮互助。

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出示小诗:

祖父(    ),我就(     );

祖父(    ),我就(     );

祖父(    ),我就(     );

祖父(    ),我也(     );

祖父(    ),我也(     )。

2.指名交流,师生评价。(多媒体课件适时出示完成的小诗)

(二)对读小诗,体验情感

1.师:小时候的萧红跟着祖父做了这么多有趣的事,如果我们变换着语气、语调甚至音色来对读这首小诗,更能感受到这些事情的有趣。

2.师生示范对读第一句,师着重强调“祖父”“戴”“大”的变读。

3.小组找朋友练习对读,指名对读,读出变化来。

4.同学们,对读有趣吗?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三)抓关键词,品人物个性

1.师过渡:同学们,小姑娘跟着祖父真的在干活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件事( 种菜、铲地、浇菜),抓住关键词展开讨论。

3.小组反馈。学生抓住关键词交流感悟,朗读品悟,师生点评。(多媒体课件出示文字片段)

(1)种菜。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飞”感悟萧红的“瞎闹”,并且通过追问体会小萧红踢出去的是泥土和种子,飞出去的却是自由和快乐。

(2)铲地。抓住“爬在地上”“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感悟萧红的“乱勾一阵”,通过表演读感悟小萧红的调皮可爱。

(3)浇菜。抓住萧红大声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指名学生变换语气、变化语调,加上动作品读。

4.师:来吧,让我们站起来,和萧红一起把水扬起来,喊起来吧!(多媒体课件出示萧红大声喊着“下雨了!下雨了!”的语句,生加上动作齐喊)

5.师:萧红喊出的是什么?(是自由,是快乐)这就是自由、快乐的小萧红啊!

6.还有哪里是写萧红玩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第11自然段中的四个“又”进行品读。(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师: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小猫钓鱼》嘛,真是个随心所欲的小姑娘。这又是个怎样的园子啊?指名生交流。(师板书:乐园)

7.难怪萧红说:“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多媒体课件出示萧红的话,生齐读)

(三)仿写悟情,体会借景抒情

1.过渡:在园子里自由的岂止是萧红,还有园子里的一切。(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生齐读红色强调的中心句,强调中心词“自由”)

2.同学们,你们就是这个园子里景物的代言人,请你们读出它们的自由与快乐!

3.教师依次找“花、鸟、虫子、 黄瓜、蝴蝶”等代言人朗读。

4.师采访:花儿,你睡醒了想干什么?虫子在哪儿,你们在说什么?倭瓜,你想爬到哪儿?

5.哪些黄瓜愿意开黄花,哪些愿意结黄瓜,请举手。

6.过渡:有些学生两次都没有举手,因为它们是自由的。园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生再次齐读多媒体课件出示的中心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7.师生对读6个“愿意”,连续用6个“愿意”啰唆吗?为什么?(生交流体会反复是为了强调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8.萧红反反复复地写,让我们自由自在地读。(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配乐生齐朗读)

9.这园子里还有其他的植物和动物吗?(生用上“愿意……就……”句式写一种植物或小动物在园子里的自由活动并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的仿写,师生评价)

10.萧红写自己的快乐,为什么却写园子里景物的快乐?指名交流。

11.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花园是萧红的乐园,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自己自由的心境,这样的写法叫(师指名板书:借景抒情)。

12.师:是的,小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的。想象拓展萧红的自由,练习说话:我愿意……就……(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结合园子里的景物、萧红在园子里做的趣事进行说话练习)

三、关注细节,感悟“家园”世界

1.师:是谁让小萧红如此快乐自由?(生交流:祖父给予她的自由与关爱)

2.从哪里感受到祖父对她的爱?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祖父望着调皮的小孙女满脸是笑意,接着让学生快速找找文中写到几次祖父的“笑”、在什么情况下“笑”的,接着问学生:这是怎样的爱?(宽容之爱,宠溺之爱,耐心之爱……)

3.引导学生发现这里不仅关注了祖父“笑”这个细节描写,而且有祖父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将“铲地”这件事详细写了,其他事是简单写的,做到了有详有略,挑有典型性的、蕴含人物情感的事例要详细写,以突显人物品质。

4.师: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多媒体课件出示,生齐读)

5.师:同学们,此时我们再来对读这首小诗,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小诗,师生对读小诗,给小诗加题目《祖父的爱》)

6.师:这又是个怎样的园子?(生交流:不仅是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花园,自由自在的乐园,还是个充满爱的家园)(师板书:家园)

7. 师:祖父的笑让人难忘,祖父的爱让人回忆,让萧红有了家的温暖,难怪萧红说:“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多媒体课件出示萧红的话,生齐读)

8.多媒体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快乐自由调皮的小萧红睡着了,我们不要去打扰她,让她的童年的记忆永远定格在(生再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師引导学生闭眼回忆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花园,自由自在的乐园,充满爱的家园,那自由、快乐、温暖的画面……)

9.渐渐地,萧红童年的回忆合上了,梦醒了……

(多媒体课件出示《苦难的人生》,学生自读后交流: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萧红?也可结合课前搜集的萧红的资料进行交流)

10.师结合板书小结升华。萧红回忆:“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她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究竟是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萧红的话,生齐读)

(生交流: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童年的园子、祖父的园子、她和祖父的园子;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五彩缤纷、生机勃勃、样样都有的花园;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自由自在的乐园;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充满着祖父对她的爱的家园……)

师:其实,祖父的园子就是萧红内心的精神寄托,是萧红心灵深处的园子。(教师在课题“园子”上画颗爱心)

11.著名作家茅盾称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多媒体课件出示茅盾的评价,生齐读)

12.让我们走进萧红的《呼兰河传》,相信你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园子,到时候你们一定也会说:“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多媒体课件出示萧红的话,生齐读,并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四、拓展练习

1.阅读推荐《呼兰河传》。

2.小练笔《我的童年趣事》。

附板书设计: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花园

乐园       借景抒情

家园

【教学反思】《我和祖父的园子》讲述的是作者萧红童年的故事,那份在祖父的园子里随心所欲的自由令人向往。本文的语言自然、率真、朴素,正如一个孩童最纯真的、口语化的语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课题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美满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教学中,笔者紧扣“园子”展开教学,以“这是个怎样的园子”为引子导入课堂教学,以赏读、品读、美读为主,全面引导学生积累、感受、领悟课文的语言,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逐步再现“园子”像“花园”一样应有尽有,美丽如画,如“乐园”自由自在,欢乐无比,似“家园”温暖舒适,幸福美满。笔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女作家萧红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感悟女作家萧红在她的作品《呼兰河传》所写“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真正含义,体会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本文系参加“‘论坛杯201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暨全国语文名师工作室论坛活动”展评课获奖教师文章)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如何应用于课堂
多媒体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关于党校教师正确使用多媒体的建议
浅谈高校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