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9-09-10 07:22魏国
南北桥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魏国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教法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较低,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主观需求,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教育素质化的当代,需要教师秉着“以生为本”的理念,为教学带来新的突破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008

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兴趣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内在学习动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所以教学的趣味性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效率提升的有力推动者。而且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更需要教师提升教学趣味性来驱散学生学习数学的陌生感和压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于实现这个目标,本文进行了下列的探究和思考。

一、当前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数学是许多学科教学的根基,数学的基本运算构成复杂运算的基础。学好数学不仅是学生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克服未来高难度、高复杂性学科的基本素质。但是随着教育的竞争压力逐年增大,许多教师已经忘记了教育教学的初心是育人成才,“应试教育”在不知不觉间入侵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的局面不断扩大。而真正有意愿学习,并且愿意将知识运用于改造社会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题海战术、高压教学根本无法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只有学生自己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深入探究,去探寻未知的世界。这不仅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更是为未来人才多样化的实现做准备,为具有高素质、高要求、高意识的新时代合格公民的培养做准备。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一)做好课堂导入,打好教学基础

正所谓善始才能善终,只有做好了开头准备,才能为达成满意的目标打好基础。而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正式展开前的最重要任务之一,课堂导入环节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一整堂课的教学氛围与节奏。首先小学生在学习上常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情绪高昂,好玩好动的习惯特点,这些特点还没有得到较好的纠正,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及时向学生传递上课的信号,例如用拍手等行为暗示学生上课时间已经到了,应该拿出书本,端正坐姿做好上课的准备。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奠定接下来整堂课的教学基调和基本节奏。例如用粉笔画出几个图形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来辨认;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五分钟讨论等。教师在做课堂导入工作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好时间用量,调整好学生心态,做好步骤展开准备。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学习的氛围和基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过于严肃压抑的教学氛围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创设具有趣味性、形象性、互动性、探索性的教学情境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必过分追求高效与专业,而是要尽可能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小道具、视频图片等来转化数学学科的单调枯燥;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堂游戏、互动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构建一个氛围自由、趣味浓厚、视野开阔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背景,只有合适的教学情境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学生的需求,满足教学推进的节奏感和层次性要求。

(三)优化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成年人或者有学习经验的人往往已经习惯了单刀直入的提问方式,对于直指重点、缺少铺垫的提问模式具有了适应性和理解性。但是小学生思维不成熟,而且缺乏学习经验,如果教师直接提问反而会引起他们的不适应和不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这种枯燥的提问方式中慢慢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会由于对问题理解困难而出现弃学厌学的情况。因此这是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提问时需要格外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要紧扣“情、趣、疑”三个要素,用生动有趣的提问方式牢牢抓住学习的目光,吸引学生的思考兴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稳定性时,教师可以先拿出一个用铆钉连接,可以随意扭动变形的正方形,然后问学生“老师不想让这个正方形变形,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就会就此展开讨论思考,最终得出在对角线添加一个小棒形成两个三角形就能固定正方形的结论。这个过程是教师向学生求助的过程,学生不仅会产生学习成就感,还能够在趣味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牢牢掌握三角形稳定性的相关知识。

(四)设计课堂游戏,深化教学互动

课堂游戏的运用是为了转化数学的抽象性与枯燥感,建立起学生活跃、互动热烈的课堂氛围。而且游戏的运用还能符合小学生活泼好玩、好胜心强的性格特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课堂集中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游戏可以分为群体游戏和个体游戏。如果教师要扩大教学格局,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开展群体游戏。例如用击鼓传花游戏讓参与者解答数学小问题;用游戏抢答的方式营造集体竞争氛围等。如果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积极性、培养学生个人的能力发展意识,可以开展个体游戏,例如口算比赛、绘图比赛、长度测量比赛等。让学生在高效的实践创造中不断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与学科素养,从而真正落实课堂互动策略。

(五)优化作业构成,创造探索机会

“减负”是近年来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素质教育得到发展的主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思考“减负”的意义和策略,平衡作业的“质”与“量”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基础任务的情况下还能开展自主探索活动。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业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和练习册上的题目,教师还要通过其他媒介实现作业结构的优化,摆脱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和无趣感。例如让学生在完成书面作业之后,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用白纸折一些数学模型;观看数学益智类动画;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等。这样教师既能将学生的课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又能使得学生的作业组成多样化和趣味化,避免学生由于长时间书写而造成的效率下降和兴趣丧失。

总而言之,教师要建成高效的教学课堂,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立足学生兴趣的积累,利用学生主观层面的学习意愿推动客观层面的学习实践。由于小学数学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学生兴趣的产生与积累不如其他学科那么容易。但是一旦教师用对了方法,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诉求,学生也会慢慢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教师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教学的耐心和信心,在教学点滴中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