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019-09-10 07:22杨成涛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杨成涛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倡导和要求,将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方向和基本目标,小学生初入课堂,身上更多的是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的状态,教师经常因为小学生的自由、散漫而感到教学相对比较吃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非常重要,而小学数学中通过数字锻炼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规则意识,所以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为小学生将来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规则意识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23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规矩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规则意识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小学生对于规则尚且处于初识阶段,并不能很好的知晓和掌握规则意识,因此对于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更加重要,教师要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应重点关注规则意识的引入,将数学与規则意识相联系,更好的帮助学生结合规则意识解好数学题目,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和应用助力。

一、规则意识和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提到规则意识和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想到规则的定义,规则是指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诸多方面,必须要相互遵守的,针对某些约定好的事物在品质数量、操作方法、制作流程、质量把控等方面的要求。规则是用来约束行为的可靠标准,如果社会没有规则将充满混乱,如果教学上没有规则,那么课堂上将会杂乱无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知晓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及时指导学生深入的了解数学和规则之间的关系。经过众多学者的反复运算、总结和实践得出非常多的数学公式、数学定义、公理和法则等,这些都是数学中规则的体现,数学和规则类似,都是一种标准,需要人们去遵循的定律。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知道数学知识点和公式中的规则,只有掌握了规则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解题。例如:在进行数学圆形面积运算时,必须依据公式算法等规则来进行计算,从而得到确切的答案。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规则也得到了引申,应用到了更加广泛的区域,因此,对于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更加重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实用方法

(一)重点运用小学数学定义及相关法则,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每个小学生都充满好奇心理,很多时候从不知道到知道是小学生追求真相的过程,非常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积极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追求真相的过程也使提升小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将数学定义和涉及到的法则重点讲解和标注,鼓励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了解规则运算方法,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掌握规则意识。例如在教小学生学习加减乘除法时,教师要明确指出加减乘除的计算规则,除数不能为0,乘除要在加减之前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这一规则教师可以出几道习题供学生解答,如“3+8÷2=?”学生通过运算答出答案,或许正确或许错误,准确率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清晰明了的掌握并应用数学运算规则,逐步的养成小学生遵守规则意识,并能将规则意识得以合理利用。

(二)从兴趣出发,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小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小学数学是各科目中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多以数字等形式存在,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致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兴趣的首要方法是互动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提升课堂氛围,加强小学生的专注力,从而更好的学习小学数学。

在做互动游戏提升学生课堂兴趣时,教师首先要制定游戏规则,游戏规则相较数学规则更加通俗易懂些,同时小学生对于游戏本身就有很强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因此,通过游戏教学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规则,并知道规则不仅存在于课本中也同样存在于生活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规则的重要性。例如可以用击鼓传花的形式学习5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将游戏规则讲解清楚,将制作好的漂亮花朵放到一名同学手中,教师在黑板上写好加减法,手拿花朵的学生根据算法计算出答案,得出答案后,根据答案数出人数,将手中的花朵传递至答案数的最后一名同学,教师点评结果,如果错误则由解题同学进行表演,接下来再进行第二次传递,以此类推,帮助同学学习小学数学的同时合理掌握规则,并能很好地将规则进行应用。

(三)根据小学数学的定义、定理内涵,促进小学生的规则意识运用

小学数学是非常具有数字性和理论性的教学科目,教学内容中涵盖着非常多的规则意识,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合理的将规则意识进行描述和表达,将数学定义、定理等与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与数学相关的内容,例如在生活中通过小学生的细致观察,找到与课本中所学的形状类似的物体,小学生可能会找到家里的盘子、树上的叶子,地上的花朵等等,无论是什么,都是小学生通过形状规则得以引申找到的结果,学生也可以运用想象力,将自己对于形状的理解进行绘画,正是这样的理论结合实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小学生的视野,帮助小学生在知晓概念的同时更理解其内涵,从而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的定义、定理与内涵,更能促进小学生对于规则意识的应用和实践,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自主性和理解能力欠佳,对于逻辑思维的运用比较弱,因此,教师要做好跟进和帮辅,同时发散思维、创新提高教学方式,借助生活实践、小游戏等形式,将规则意识日渐深入小学生的心中,进而使小学生的规则意识逐步提高,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1]梅亚南.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中外交流,2018,(49):295.

[2]何耀清.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中外交流,2018,(48):333.

[3]李素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8,(5):189.

[4]姜春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若干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5):64.

[5]朱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6,(36):54.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