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9-10 07:22杨君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课堂质量

杨君

【摘    要】地理学科的教学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学科实用性也很强。不论是精神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地理学科都能很好的展现其特点和优势。但是在学科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难关,所以该篇文章主要探讨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克服难关,更好地进行教学计划。

【关键词】理解难点  记忆难点  课堂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92

在进行高中地理学科理解难点分析时,教师更应该着重考虑的是对于自身教学质量的增强,要积极思考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明白自身教学内容。而高中地理学科,作为偏文科类的学科,记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于说高中地理学科记忆程度和质量能够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科水平发挥。学科课堂质量的提升也是高中地理教师攻坚克难的第一个脚印。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收获的学科财富,是学生在课下花上上百倍时间也无法弥补的。

一、理解难点

虽然上文有提到,高中地理学科是偏向文科类的科目,但是那是基于记忆量和记忆成效而言的。综合来看,高中地理学科即使身处文科类学科,但是学生需要具备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所有的理科类学科学习同等关键。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经纬度分析与定点教学时,对于基本理论和常识的记忆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只有知识點记忆量,没有足够的领悟力和理解能力,那么在该板块上的学习将会举步维艰。这也是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会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这时学科教师的教学重心就应该放在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执行上。高中地理教师要对学生抱有信心,时常给予他们鼓励和激励。这样做似乎与理解能力提升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其实不然,学生在接收到教师释放的积极鼓励信号后,学习动力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更加积极,更加自主。这样一来,学科理解能力的提升就不成问题了。

回到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学科教学的理解程度不够,无非是因为摆放在他们眼前的学科知识太过抽象,他们即使熟悉理论知识,也很难将其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所以即使有记忆量,也是短期记忆量,更不用谈理解与运用了。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的具体和实际化。对学科知识和背景进行拓展讨论与分析就是非常有用的教学策略之一。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固然有学科因素在里面,但是事在人为,只要学生肯用心投入的学习,学科教师有较好的教学计划,师生通力配合,其效果一定会非常的好。

二、记忆难点

正如前文所言,记忆能力的拓展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学科教师要着重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就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基础的知识点虽然零碎,而且重要性体现并不明显。但是恰恰是这些一个又一个的零碎知识点,构建了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所以记忆的优势在这里就能得以体现了,学科教师的教学计划和策略中,一定要包含如何增强学生的记忆动力,凝聚学生的记忆活力等等。为什么在谈记忆与学科教学,但是侧重点却在动力和活力这二者上,听起来像是兴趣提升策略。因为记忆能力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天赋,更多的是靠学生后天的努力和潜力发挥。换句话来说,只要学生愿意且自主地去对知识点进行记忆,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记住所有的知识点。这听起来有一些夸张,其实不然,只要学生肯学,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具体的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执行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这个思考和执行的过程中,学科教师也要有所创新和突破,要寻求既高效又具有多样性的教学策略。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没有非凡的记忆天赋,能够过目不忘或者一目十行,所以后天的培养与拓展非常关键,尤其是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一生中学习包容性与接纳性最强的时期,对于学生能力与悟性的塑造,在这一阶段都会基本得到实现和形成。这就意味着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会变得更加的艰巨,极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地理学科作为学生高考必考科目,意义不仅在于测验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效,而是通过这一策略,让学生能尽可能多地去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地理知识的掌握与熟悉,是学生可以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记忆能力的运用与拓展也是在为学生的学科发展做铺垫,学科发展又是学生记忆能力的有力证明和体现。这样一来,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就能与知识点记忆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很好地及时地抓住记忆板块这一教学要点。

三、课堂质量

前文围绕着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难点和记忆优势进行了讨论,回到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学科教师的教学也面临着不小挑战。例如课堂纪律的维护和优化。关于课堂纪律规正这一点,虽然不同的学科教师有不同的想法和创意,但是这一点实际上很难把握,学科教师风格过于严厉,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科教师的态度过于松懈和宽容,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随之变得放松。然而课堂纪律的良好程度,直接关系到了学科课堂的效率和成效。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寻求既直接有效学生又都能够很好接受的策略。课堂上的不定时抽问和随机课堂测验就是比较常规,但是作用非常明显的教学手段。

除了课堂纪律,课堂氛围也很重要。作为学科教师,尤其是既带过初中阶段又带过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师,就会明显感受到初高中学生在课堂氛围上的差异。初中学生灵活放松,思维跳跃,虽然学习状态没有高中学生显得那么成熟,但是教师的课堂氛围往往是最理想的。而高中学生,特别是在进行地理学科这样学术性极强而且思维性要求也很高的学科学习时,他们会显得更为沉默,思考的时间大过于表达的时间。这样一来,课堂氛围就会比较枯燥和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在该门学科上获得的学科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便很难得到提高。所以针对这一点,高中地理教师也要能给出适当又理想的解决方案。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综合性很强,应用面涉及面也很广。作为学科教师,在处理教学难点时,要全面考量学科特性和学生学习情况。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与理解,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灵活地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收获更好的成效,而不是单一的死记硬背,结果只会是徒劳无功。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0(36):87-89.

[2]王飞雁.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47):60-62.

猜你喜欢
课堂质量
教研课程化促进“循环—差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提高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质量
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推广小组合作学习 优化中职数学课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