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导学案相结合指导学生实验

2019-09-10 23:55吴小风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导学案高中化学

吴小风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的相互结合,不但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利用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达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将微课与导学案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导学案  微课  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3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学习情境,对巩固、提高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启迪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对训练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我们每一个高中化學教师都要面临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将实验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有效结合微课和导学案设计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一、发挥导学案导向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活动,在操作与应用中完善发展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教师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将教材上的陈述性文字配以相应的实验,以实验教学的形式出现。可以将演示性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或学生课堂小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对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学生实验课要高度的重视,要组织好、设计好、安排好、指导好。要教育学生珍惜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能力必须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才能得以锻炼提高。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完善发展综合实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活动,是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有条件的话,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去展开。“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活动课程教学变“传授知识和技能活动”为“学生自主认识活动”,变“重视学习内容的掌握”为“重视学生个性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空间、时间和教学材料等的开放性等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大变化。

二、利用微课学习边讲边实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认识化学知识的过程,而技能、能力、方法和态度等都是通过这一化学认识过程来培养和训练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展开,以便学生把客观形态的知识内化为主观形态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边讲边实验是实现认识过程展开的有效途径,边讲边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实验的探索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现象,而且便于了解化学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未变化,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出经过无数次实验都发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即质量守恒,教师再用原子模型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

三、提高导学案应用效果,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能力培养起来较为容易一些,探究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培养就要相对难一些,因为探究是要超越一般能力的,没有基础不能探究,没有基本的技能不能探究,没有兴趣不能探究,思维不活跃也无法探究。而一旦培养起了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就会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使学生的学习突飞猛进。因此,为了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就要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还是个人的独立实验,都应把探究性贯穿其中。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也可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通过增加实验的未知性,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某些实验所验证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教师就可将这类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放在知识教学之前去完成。对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合作探究去完成。

四、综合微课与导学案应用,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与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老实地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2.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总之,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融合了许多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学生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体验、感悟,进而掌握这些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因而化学实验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培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光林.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浅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184.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导学案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