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政治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019-09-10 23:55何祖华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初中政治互动教学

何祖华

【摘    要】理论上,新的教学方式要求发挥课堂教学的“双主体”作用,一方面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武装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的教育技术,努力组织、主导教学,力求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以达到了解、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力求提高学习效率。这两方面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它们都以知识的传输与学习为目的。

【关键词】初中政治  互动教学  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54

初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政治课程的教学需求。因此,适时地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很多学生也认为政治课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参与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被他人关注,也渴望参与课堂教学。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课堂上,往往是教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教师不提问,学生就鸦雀无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符合课标的要求。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实地调查、小组合作等方式收集资料。也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教学方法;上课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育,分组讨论;新课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等。

在讲授“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我曾经在两个教学班做过对比。第一个班我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反应平平。第二个班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看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资料,结果这个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标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落实,思想品德课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二、初中政治课堂互动理论基础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当的教学方法必然让教学事半功倍,而适当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选择和学生的需要为基础的,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的互动是要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

1.教师主导。当前,很多教师都努力践行着课程理念,但笔者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为“将课堂还给学生”,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完全的自我学习能力,将课堂完全“丢”给学生,学生不免陷入“自由”的困境,讨论没有了定论、对问题的分析不知重点,如此,学习效率不但不能得到提高,反而大打折扣。提倡教师主导,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问题的讨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定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后,教师需要以中肯的态度来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学生主体。即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对象而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更多的是在被动中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主动性较弱,学习效率偏低。提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引导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形成能力。在课堂互动中,问题是关键,但笔者又发现,课程理念中提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很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环节,导致课堂陷于停滞状态。原因很简单,当学生从传统的被动过程转入主动过程,需要一个转变适应过程,加之学生基础限制,并不一定能提出问题,为此,笔者还是主张在过渡期以教师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三、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取知识

抓住了课堂互动就抓住了提高效率的关键,在多种方法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进行选择。传统的教學模式中,教师经常采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这种模式不可能真正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实际上,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感悟能力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满足优生、中等生、后进生等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包括对学生的提问、作业的设计、练习的布置等都要有针对性,而且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鼓励大胆合理的想象,提倡探索精神,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论、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请优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研给后进生同答:难度不大的问题,就直接让中等生同答。也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安排,既可以达到培养优生、照顾中等生的目的,又可以达到增强后进生自信心的目的。

总之,课堂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努力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学生的知识构建。基于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持久,只有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势施教,才能真正做好政治教学的课堂互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看、问、想、讲、行,调动他们对学生的参与,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气氛。

参考文献

[1]秦立红.初中政治课程中法治思想的融合与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27.

[2]魏玲.思维导图在初中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83.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初中政治互动教学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