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研究

2019-09-10 07:22李瑜
管理学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李瑜

[摘 要] 电子图书自动采购的新模式——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是一种能够充分给予读者决定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具有非常优秀的成本效益的采购模式,现已被国外高校图书馆广泛采用。其优势在于提升读者在资源建设中的积极性,节省预算,高效利用馆藏空间,提高图书馆的服務效益。本文将从介绍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深入探讨国外对于该模式的实践成果及其累积经验,力图为国内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运作提出进一步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 PDA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PDA),是一种突破传统的供应模式[1],用户从他们机构选择的供应商列表中选择电子书,这些列表通常被集成到图书馆目录中。根据供应模式,用户可以免费预览商品,然后可以根据请求或自动进行进一步访问。图书馆可以从一系列购买或租赁模式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指定价格限制。许多国外高等教育图书馆都将PDA作为一种工具,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间点进行馆藏开发或一次性支出,迎合了当今读者角色日益凸显的图书馆发展趋势,进而在国内外各大高校推广开来。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通讯传媒非常发达的社会,PDA是通过综合应用数字技术衔接读者需求的良好体现。

一、PDA的基本工作流程

PDA的初始工作流程为:图书馆与书商确定符合藏书发展政策的预设文件;书商提供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的“机器可读目录”记录。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将这些记录收录在图书馆其中,从而帮助读者则通过图书查询系统来精准找到数目记录,或点击链接直接阅读电子书,或希望获取实体本书籍。最后,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其是否需要购买,图书馆负责将这些待购图书统一购买。

该过程存在读者等待时间长和无法获取及时反馈等问题。采访员需要提前导入预设文档,因此存在一定的人为干预因素,无法完整的展现出读者的所有需求。

二、国外PDA实践成果及经验

(一)北安普敦大学PDA研究

1.实践过程

北安普敦大学曾做全国学生调查,收到的反馈意见一致地反映了“书不够”。于是学校选择了PDA这一动态工具,期待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访问比通常更广泛的标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他们选择了一个名为“道索内拉”目录,集成到他们自己的图书馆目录中。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租借图书的机会,如果是他们已经购买的书目,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或阅读。在租借方面,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租借了一个书目,这将触发自动购买。对费用实行限制:租金超过5英镑,系统自动购买超过50英镑,必须由一名学术图书馆员批准。

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上传时存在技术问题。

(2)把最初的电子书记录放到目录里时,大量的记录导致系统“崩溃”。

(3)学术图书馆员在解释系统和进行租赁/收购干预方面所花费的时间。

(4)月投入资金较大。

(5)有些商品被认为太贵

(6)许多项目有发行商限制,允许只进行一分钟的预览,而不是完全访问。这些记录堵塞了目录,使学生们感到沮丧。

2.有效性评价

自推出这项服务以来,馆际互借申请几乎减少了一半,这表明这项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管理员功能的帮助十分巨大,它还具有访问和统计数据的功能;这使图书馆方能够捕获有关PDA如何使用的有意义的数据。可以看到,PDA在图书馆未来的计划中是明智的,当推出PDA并将其适当地销售给读者时,将会产生持续不断的访问。[1]

(二)诺丁汉特伦特大学PDA研究

1.实践过程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初步决定试用PDA,以回应不满意提供核心学习资源的用户的反馈。它被视为一项旨在提高学生调查中表达的满意度的措施,以改善他们获得所需资源的机会,同时希望填补用户收藏中的空白、扩大电子书的使用范围、更加便捷地获取资源。

他们选择了技术上更容易建立的Coutts作为初始PDA供应商,对于图书馆来说,它提供了多用户访问电子书的好处,以及用户可以获得无缝接入体验。图书馆决定在这个试验期内不发布PDA,也不使用PDA模型,用户便可以清晰地关注到整个交易过程。

2.有效性评价

图书馆对PDA购买的平均价格、PDA的使用数据与推荐电子书的资源列表、每使用一次的快照成本数字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了解了按主题和类号范围在PDA上花费。就其本质而言,图书馆不可能从用户的角度直接评估PDA计划的有效性,因为不能确定学生是否一直在使用该服务。不过在更一般的层面上,能够看到学生对藏书的满意度是因为PDA而在整体上有所提高。

三、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PDA现状

目前,国内图书馆PDA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一)读者荐购模式

该模式一般包括两种推荐方式:一是读者主动将需要的图书提交给图书馆,图书馆依据多数读者荐购的书目进行购书;二是图书馆预先拟定一批书目,读者从中选取需要的图书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根据反馈购书。

(二)图书馆与书店合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之下,可以将书店的书籍迅速引入图书馆当中,亦可以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拓展到书店,有效地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接触到各类书籍;而当读者在校外书店遇到心仪的书籍后,又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迅速地通过简化手续进行借阅。在一个借期内把图书归还给图书馆,图书馆再进行编目、典藏等后续工作。

馆内入藏图书一般要经过“书商提供订单—图书馆下订单—书商向出版社采购图书—配送图书到图书馆—书商加工—图书馆审校入藏到书库”六道程序,可以从中看到,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很长,最直观的就是一部分新书从出版到送达图书馆要面临几个月的程序。而在新的模式之下,读者的借阅需求被迅速满足,书店来直接供应图书馆读者对于新书的需求,由读者来自行选择,大大缩短了上文提到的六大程序所耗时间。

(三)采购员的采访结合读者荐购模式

采访馆员根据馆藏政策、馆藏发展需求收集书目信息,并预先进行筛选、查重,形成预选书目,再由采访专员进行最后的采购。

该模式以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为例。该馆为了解决热门图书和专业需要的图书“一书难求”的情况,将把选择权交给读者,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服务。采购方式:将实行采购员的采访与读者荐购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做好图书采购工作,首先做好采访调研工作,搜集图书出版信息及最新图书目录,为读者提供书目或为读者直接荐购专指图书。

1.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指定的社会科学部分的军事类、经济类、文学类、艺术类、历史地理类和自然科学部分的农业科学类的范围内向我们提供您所需要的图书目录,采购员听取读者建议,合理分析馆藏并进行查重,根据需要进行购买。

2.读者可通过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方式提供荐购图书信息。

3.在外借部和少儿部放置读者荐购书本、读者可根据需要推荐购置图书的目录,必须提供完整的图书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推荐书目必须是近3年出版的新书。

4.采编部每月通过各种荐书渠道完整收集讀者推荐的图书信息。检查图书信息是否准确,并根据信息进行馆藏查重。删除不符合入藏要求的荐购图书。对已有馆藏的图书,及时向读者反馈馆藏信息。对没有馆藏的图书即时下订单采购。

四、国外开展PDA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对比国内外不同PDA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书商。合适的书商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如书商最好能够同时提供纸质书籍目录与电子版书籍目录,并提供完整的MARC记录以便于后续的编纂工作;书商所能够提供的图书需求数据可以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对接;书商提供的系统能够适应多种电子设备。

2.设定严格的标准。为了防止购入大量不必要或冷门书籍,一定要做好前期调研,设定严格的采购标准,保证PDA的正常运营。

3.追踪学生使用情况。在PDA使用一段时期之后,图书馆要分析学生的借入情况与喜好分布,及时总结,调整下一步购书策略,提高PDA运作的效率。

五、结语

结合国内外图书馆实践经验表明,读者决策模式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地运用读者决策模式可以有效吸引读者,提升馆藏图书质量,促进图书馆服务的有针对性。同样,为了进一步限制预算和提供高性价比的需要,国内高职院校图书馆PDA实践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丹,肖平.读者驱动采购(PDA)实施过程中相关争议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2(1):28- 33.

[2]卡丽芳,袁润,王正兴.PDA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5):118- 12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
浅议创客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信息服务
信息环境下高职图书馆服务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
学生管理员工作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面临移动互联网手机阅读冲击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高职院校图书馆入馆教育模式探讨及实践
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