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研究

2019-09-10 07:22易想和禹海慧顾锋闫经经刘星
管理学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核心素养

易想和 禹海慧 顾锋 闫经经 刘星

[摘 要]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变化对高校的核心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培育存在的培育定位模糊不明、学习内容过于宽泛、社会实践严重不足等问题,我们应该以价值创新为主导、以关键能力为突破、以地区特色为依托,不断与时俱进,持续推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路径 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72年德国学者梅滕斯所提出的“关键能力”,在梅滕斯看来,关键能力就是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而学生关键能力是指以“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优秀品质和核心知识能力或技术等[1]。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是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政治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它主要包括公文写作能力、计算机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等。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因而其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能力的前提下,既要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又要加强关键能力提升,它强调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育[2]。

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

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虽然学校管理人员与授课的老师都做了巨大的努力,但我们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培育定位模糊不明

培育目标定位就如大海中的航标,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只有有了明确的培育目标,教学组织者才能合理编写教材内容,教师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进而高效地教学。而就目前来看,由于思想观念不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不及时创新等问题,致使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培育定位尚不明确,对于培育目标的定义还比较模糊,培育出来的学生仅仅为了找到工作而学习,不利于学生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3]。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是满足学生成功或幸福人生的需要和功能健全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不断发展,而人的认知也不是无限的,这也就需要我们自己探索发现,学习并不是一段时间或者这一时刻的事情,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符合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学习内容过于宽泛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过于宽泛,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过于广泛。学习内容宽泛就会导致学习缺乏针对性,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压力,也会产生什么都没学到的感觉并且样样都不精通,很难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竞争力[4]。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过于宽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过多,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法学概论、公共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涵盖了专业课程及大量的公共课。学习的理论知识过于宽泛,有了一定的广度但缺乏纵向的深入学习。纵向学习是一个透过现象去发现实质的过程,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变通性。纵向学习相对横向学习而言,横向学习是同一层次知识的不断叠加,而只有纵向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行政管理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过于宽泛。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分为三大类,公务员、研究员以及企事业单位,此三者分别属于不同的组织主体,彼此之间的事务方向差别较大这就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所需掌握技能的广泛性。例如:良好的政治鉴别能力等,但学生因时间与精力有限,无法保证学习面面俱到,导致极易觉得学习没有重点。因此,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既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利于关键能力的培育。

(三)社会实践严重不足

行政管理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书本知识上主要学习各方面的一些理论,比如在管理学原理中主要学习管理的程序及方法,在政治学概论中主要学习政治基础和政体结构功能要素等,至于这些理论能否运用到实践当中以及如何运用,我们只能通过前人的实践中去发现,而不能亲自去探索。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切的理论都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例如信息处理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各高校的人才选拔主要以分数作为是否录用的依据,以分数论高低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校不仅要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思想品德,更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效果。其二,行政管理專业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校内进行,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学校的人员、场地等都是有限的,对企业招聘、会议召开等的模拟还原度都是有限的,学校应更多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参与到实践当中去,否则当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如果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话,他们并不了解企业的整个运转流程,写公文及实践报告的能力都跟不上,到时候就只能做一些打杂的事情,不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5]。

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培育路径 这是每一位行政管理专业研究者、学科建设者应该重点关注、深入研究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应该从不同的层面剖析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

(一)以价值创新为主导

价值创新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最早主要运用于商业竞争。随着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价值创新也逐渐从商业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学生核心素养价值创新是教育认识领域的一场思想变革,既是对传统教育“素养观”“能力观”的颠覆与革新,也是行政管理专业领域教育观念的革新[6]。其一,以观念转变为主导的价值创新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观念转变是价值创新的前提,同时价值创新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教师需尽快转换教育角色,转变教育思维、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推动自身由“知识的传递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重大目标,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其二,以培育定位为导向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自身的人生定位,有重点、有策略的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定位,根据学生的定位发展制定合理的培育目标,培育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以关键能力为突破

核心素养的培育既不能大而全,也不能小而偏,核心素养即关键能力的培育,在行政管理学科教学实践中重点突出的“关键”,紧紧围绕“关键”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能力是指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是所有能力集合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一部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培育主要集中于公共管理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行政管理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育,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分支,对于掌握公共管理学的能力和素养是有必要的,从宏观层面来讲这是公共管理体系不断发展的趋势,不断推进学科精细化发展,加深理论基础的构建,从微觀来讲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认识,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加强关键能力的突破,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节点。以关键能力突破,加强了行政管理人才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顺应学科发展和新公共行政运动的改革的发展趋势,培育富有思维逻辑能力、公共管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行政人才。

(三)以地区特色为依托

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的教育特色与坚定不移的教育方针。虽然各地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均有其共性,但由于各地区的教育条件、教育基础、学生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不尽相同,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必然也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各地区在培养的目标、价值理念,尤其是在培养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依据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各地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都应紧紧围绕这一共性,又在这一大前提的条件下,以各地区的实际状况、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状况,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及与相关单位的合作,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素养,以实践为磨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差异,整合各地的特色资源,以各地区特色为基础,加强地区间交流合作,促进各地优势资源相互交流补充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合作研究,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易想和,章添柱.论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管理学家,2019(03):135.

[2] 核心素质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 3.

[3] 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2):145- 154.

[4] 孙巍,徐洪元.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76- 279.

[5] 张磊.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2):88- 89.

[6] 胡定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展观及其教学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56- 62.

★基金项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8年度校级科学研究国家培育专项项目“返乡农民工的养老需求与养老支持体系建构研究”(湘外经院科字〔2019〕1号)、湖南省教改项目“管理类专业学生行政能力培养的模式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8〕436号)、“管理学原理”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湘教通〔2018〕381号及〔2019〕266号)、人力资源管理及工商管理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易想和(1978—),男,汉族,湖南汨罗人,硕士,副教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教师,教育部“精彩一课”获得者,主要研究行政管理;禹海慧(1973—),男,汉族,湖南双峰人,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应用管理学;顾锋(2000—),男,湖南平江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学生,主要研究行政管理;闫经经(1997—),女,安徽亳州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学生,主要研究行政管理;刘星(1998—),女,湖南郴州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学生,主要研究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核心素养
试论如何提高现代秘书的行政管理素质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角色”与效率分析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改革策略分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