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促进小学数学高年级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2019-09-10 07:22陆开维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年级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陆开维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给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难度。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并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策略,从而让他们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存在一味追求教学形式,忽视教学内容的状况。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性,从而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热情。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小学生自身具有思考问题不全面,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这也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特别困难的结果。本文从具体的教学实践着手,为学生创设更为自由和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教学合作化,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创设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为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进而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合作的方式开展授课,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笔者主要从以下四点开展本节课的教学。首先,科学分组。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差异均衡,并让每个小组的成员的学习成绩呈现层次化的分布。值得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应遵循学生的主观意愿,从而提升小组协作学习的效果。其次,创设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农民伯伯打算在一块直角梯形田地上盖塑料防护膜,这块梯形田地的上底为2米,下底为4米,宽度为2米,问题为这位农民伯伯要用多大面积的薄膜?请用尽可能多的解题方式解答。再次,适时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在求图形的面积过程中,我们通常运用切割法和填补法,从而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入到學生的讨论中,从而在维护课堂教学秩序的同时,更好地对出现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进而开展启发性地引导,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最后,展示成果。在大部分的学生讨论结束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小组通过大家的交流,一共想到了两种解题方法。第一种,运用切割法的思路,我们将这个直角梯形,切割成一个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和一个边长为2米的直角等腰三角形。第二种,运用填补法,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和题中全等的直角梯形,将两个梯形拼凑成一个边长为6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从而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小学数学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自身思维的发散性,进而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教学实践化,提升文的本理解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打造成为知识的试验场,运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参与到制造知识、产生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授课,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这节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并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针对性地引导,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步进行着手:第一步,学习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讲授这部分知识,让学生对长方体的棱、顶点、面有一个感性的认知。第二步,准备实验器材。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构成长方体木棒的长度,并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木棒。此外,教师应准备充足的橡皮泥。第三步,创设问题,实施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你们如何运用手中的木棒和橡皮泥制作长方体?你们可以运用刚才讲的知识,对长方体的构造进行探究,也可以仿照身边的长方体进行制作!第四步,展示成果。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小华的作品。她将自己的作品拿到讲台上说:“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怎样做,但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身边的铅笔盒,制作六个面,再根据木棒的长短进行拼接!”通过运用实践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的整过过程,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教学趣味化,增添数学教学趣味

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更喜欢具有新奇的事物。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导入具有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并将教学内容以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讲授“3的倍数特征”这部分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如下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在开课时,教师对学生说:“你们随便说一个数字,我就知道这个数字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的好奇心顺势被调动起来。在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神秘性,好奇心逐渐加强。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的几个数的特征。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将这几个数的各个位数相加,并分析这些数字之和与3的关系!你们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一块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些数的各个位数相加的和可以被3整除。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趣度。教师可以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探索数学学习的奥秘,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地总结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从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构建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丙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

[2]俞小云.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高年级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