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探寻语文教学的本位

2019-09-10 00:51王晓彬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习惯语文课堂

王晓彬

袁微子先生说:所谓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义语。崔峦先生也说:“训练的观点,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我认为“训”包括老师的启发、指导、点拨、示范和必要的讲解。“练”是学生多次的操练,包括听、说、读、写、思。“训”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规律,“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规律。

训练应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三条:(1)学生是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课时)(2)语言文字训练要以理解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为基础。(3)训练要依据“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规律。

训练要体现层次性。层次性就是分层递进,逐步深入,体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把握好三个“序”:“感知—建立表象—上升理性”的认知程序,“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程序,“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掌握方法”的逻辑程序。

按照这三个“序”,设计训练过程,展示训练过程,才能真正实现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思维在训练中发展,质量在训练中提高。在听、说、读、写中,我重点加强了读和写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和思来掌握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这个过程就是熟读深思的过程,经过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靠多读,读出语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头脑中唤起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语言文字蕴含的感情),读出神(语言文字的寓意、精髓、言外之意)。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评价。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我说:“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间是逗号,可老师为什么停顿了较长的时间?”学生回答:“房子炸平了,小孙孙炸死了,心里很悲伤,所以......”我说:“志愿军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说——”生回答:“说不下去了,所以‘说’这里停顿了较长时间。”我说:“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才能读得好。请大家把抢救志愿军伤员这件事再读一读。”

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是“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努力达到“熟读成诵,化而能用”。在教学中,我除了对学生加强“读”的训练外,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主要做法是“以课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段训练为形式”,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我认真学习课标,领会精神实质,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多思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三为主:阅读教学以学为主,精讲巧练以练为主,教学结合以学为主。我努力处理好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走出“两个怪圈”: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问;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讲。基本做到“四心相通”:了解编者的心;理解作者的心;体现教师的心;锤炼学生的心。

“施教之功,重在引导。”我在“导”上下功夫。导其动脑:引导学生思维、想象、联想。导其动口:引导学生读书、说话、复述、讨论、争辩。导其动眼: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观察表演、观察大自然。导其动手:引导学生查工具书、圈点批注、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我把微笑、兴趣、音乐、激励、实践带进教室,课堂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三个要义。“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兴趣浓浓,高潮迭起”日趋形成,尤其是在以下六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分层提问,优化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提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问题提在学生的“现实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得到了发展。

在课堂提问中,难度大的问题我问优等生,一般问题问中等生,容易的问题问学困生。如以《金色的鱼钩》一文为例:

最容易的问题:老班长的外貌是怎样的?(问学困生)

较难的问题:老班长的外貌为什么会这样?(问中等生)

更难的问题:从老班长的外貌看,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说说你的理由。(问优等生)

二、巧设练习,层层推进

练习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面向A、B、C三类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A类和部分B类学生,重在培养运用能力和創造能力,达到上限目标,从而使A类学生“吃得饱”,B类学生“跳一跳,摘得到”,C类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也能“消化得了”。

练习题也可设为“基础题”“基础题+提高题”“基础题+补缺补差题”。

学生做练习题时,我有的放矢地进行巡视,指导A类学生自己落实“双基”要求,点拨B类学生发挥潜能,帮助C类学生完成练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各自的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作业布置,精心筛选

巴特莱法则:事物80%的价值集中在20%的组成部分里,形象的说法是“重要的少数和繁琐的多数”。根据这个法则,我们要精心筛选作业题,找到重要的少数,让学生用80%的精力去掌握20%的重点难点,改变被动地学、盲目地练,摒除“题海战术”。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其他学习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激励评价,激发潜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正确充分地激励能使人发挥自身潜能的80%~90%。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操行评语等都应正确运用激励评价。如:“不要紧张,慢慢说,老师知道你一定行。”“你很有创意,这非常可贵,你再响亮地说一遍。”“你真聪明,简直是智慧之星。”

学生写错了字,少写了一笔,我这样写批语:“加上一笔就写对了,你能写对吗?”面批时,发现学生做错了题,先不打“×”,而是点拨思路,让学生自己改正,直到做对了再打“√”,让学生有“我也行”“我也能做对”的情感体验,从而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

五、创新发展,丰富想象

过去我们重视聚合思维的培养,突出了求同,忽视了辐射式思维。今后要“减少统一,鼓励求异”,培养发散思维。如,《跳水》总结课文时让学生谈感受,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船长遇事沉着、果断,急中生智救了小孩,我要向船长学习。”有的说:“水手们开玩笑不分场合,太不应该了。”有的说:“那个小孩太爱面子了,太任性,咱们不要像他那样。”……因为他们“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我都给予了肯定。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学《梅花魂》第12自然段时,有一位学生问:“为什么她爷爷一听说她要回国,冰凉的泪珠就落下来了?”我说:“是啊!亲爱的爷爷落下冰凉的泪珠,可怜的英子却不知所措。我们想一想,一个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才哭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列举了伤心落泪、离别落泪、害怕落泪、乐极生悲等情况。我引导他们联系前面的文字想想爺爷为什么会落下冰凉的泪珠,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词句,找出了答案,但答案不唯一。当学生越说越激动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那种体会读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习惯培养,伴随一生

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就是说,教师教人知识不如教良好的获取知识的习惯。习惯是影响课堂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生活处处是语文,所以语文的知识面和范围是很广的。局限于单纯的课本知识是难以学好语文的。所以,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之中,教师应该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学习的方法,然后运用学到的方法在课外获得知识,这就是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本当作学习的大纲,而不是最终的目标。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快更高效地学习,才能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只有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才能不限于课本知识,学习的能力才会提升,课堂效率才会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并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真正让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特色教学有效开展。

教师应与时俱进,奋力拼搏,优化课堂教学,大胆进行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良素质。

(作者单位:山西阳泉市城区北大街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习惯语文课堂
习惯
欢乐的课堂
上课好习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好习惯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