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式”历史课堂实践

2019-09-10 07:22杨奕信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案国王权利

杨奕信

一、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强调记忆、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却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缺少与学生展开课堂互动,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事实上,这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固化教学模式。因此,要脱离传统“教案式”课堂,必须深刻理解新一轮课改的基本原则,加快课堂模式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亲切的交流者,从“教案式”课堂向“学案式”课堂过渡。

二、“学案式”课堂的学案编制原则

“学案式”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依据学案的设计编排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地进行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这一课堂模式的优势显现是建立在一个优质的导学案之上。那么我来谈谈编制学案应遵守的若干原则。

1. 适当性原则

教师在备课前根据课标或考纲确定教学任务后,首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起点,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根本,把适当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形成学习目标。

2. 具体性原则

学习的内容要指定,方法要指明,完成时间要规定,学习目标要明确。

3. 梯度性原则

学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为此,学案中练习部分的编制一定要做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定要让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解决大多数的习题。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后进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让优等生在疑难问题的启发下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探究,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4. 可测性原则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和巩固认知结构,因此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提供检测本节掌握情况的练习题,及时形成评价,达到落实学习目标的目的。

三、“学案式”课堂的设计案例

根据“学案式”课堂的原则,结合长期课堂教学的经验教训和学生的实际,我们把新授课的基本流程归结为 “自主导学”、“合作探究”、“体系优化”和“精练反思”四个步骤。以人民版必修一《英國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例。

1. 第一步——自主导学

这是课堂教学的前提。通过导学提纲让学生初步弄懂问题,并就此记住最基本的史实和知识。而导学提纲的设置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说明自学要达到的程度,让学生围绕目标与重点进行自学。

【本课导读】

学习本课,要知道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与影响;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理解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王位继承法》”、“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与“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为课外阅读内容。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必做,看书后独立完成):

A、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事记。

B、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执政者的变更情况。

C、《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D、《权利法案》与《王位继承法》颁布的目的何在?结果和意义如何?

E、国王的行政权是怎样被一步步削弱的?

F、英国的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具有哪些特点?

发展目标(选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挑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a、什么是代议制?

b、当今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主要的政体类型?

c、用三句话概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光荣革命”因何而“光荣”?

e、《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是不是无权了?为什么?

f、内阁受到议会反对时,首相为什么要辞职和谢罪?为什么首相还可以通过解散议会提前大选形式决定内阁的去留?

【学习内容】(根据目标选择,完成相应内容)

(一)“光荣革命”

A  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事记。

①1640年前,英国处于__王朝统治时期。

②1640年-1649年,__和__联合起来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并先后进行了两次。

③1649年,英国国王__被送上了断头台。

④1649年-1660年,新贵族__实行独裁统治。

⑤1660年,__。

⑥1688年,“光荣革命”。

B  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执政者变更情况。

C  用三句话概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①杀了一个王__

②逐了一个王__

③迎了一个王__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光荣革命”因何而“光荣”?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

C 阅读“学习资料”一,分析《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D 《权利法案》与《王位继承法》颁布的目的何在?结果和意义如何?

①目的:

②结果:

③意义:奠定了__的法律基础。

E 《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是不是无权了?为什么?

(三)小密室的演变

E  国王的行政权是怎样被一步步削弱的?

①“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__。

②“光荣革命”后,__逐渐取代__,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③__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④1721年,__出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事实上的__,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任       并组建__的先例。__的行政权大增,责任内阁制形成。

⑤惯例:一旦__受到__反对,__就要辞职并向__谢罪,或解散__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       决定 __的去留。

2.第二步——合作探究

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小组合作”和“交流探究”两个环节。教学方式上以学生自主质疑与答疑、教师质疑与学生答疑、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在关键处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引导。

课堂探究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材料展示: 新华网伦敦2001年6月8日电

根据英国官方8日公布的选举结果,执政党工党在7日举行的全国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 胜,工党领袖布莱尔连任英国首相。8日上午,布莱尔前往白金汉宫拜见女王,并接受女王对他组建新内阁的授权。布莱尔将在8日晚些时候宣布新内阁成员名单。本次大选共有3294名候选人参加英国议会下院659个议席的角逐。在目前已公布的640个选区中,工党获413个议席,保守党获165个议席,自由党获52个议席。保守党领袖黑格承认竞选失败,并宣布将辞去该党领袖职务。

(2)在当今英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权力机构或政治力量?

(3)在英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中,它们分别处于什么位置呢?

(4)它们各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具体的权力或者说职能呢?

(5)试归纳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课堂探究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如何?(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却还保留着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君主;保留了君主,把他放在国家元首的位置上,却又不赋予实际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有它特殊的历史渊源。

(1) 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法律框架是如何架构的?

(2) 一系列的法律限制了和明确了君主的哪些权力?同时保障了议会的哪些“自由”和权力?

(3)英国的君主是如何逐步成为“虚君”的?

(4) 为什么说英国的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课堂探究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教师讲解,图示点拨)

(1)归纳特点

(2)观点辨析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決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课堂探究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阅读材料,升华感悟)

材料展示:英格兰民族的聪明智慧最大程度地表现为英国的政制。他所说的政制就是英国的宪政。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这种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可以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英国议会保持了历史的延续性,是英国政治程序的稳定性力量,它又能适时而变,灵活地应对英国社会变化的各种需要,并不断完善自身;我以为,这两个系统共同保障了并扩大了英国人民自古就有的权利。

——钱乘旦《英国式道路》

结合以上材料,试从国内、国际两方面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国内意义:

(2)国际意义:

(3)综合:政治现代化是历史的进步。

3.第三步——体系优化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网络、梳理核心概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体系的自主重构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建构同时形成生成性知识,以便开拓学生的视野,延伸学生学习的欲望。

4.第四步——精练反思

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不足,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漏洞,以便查缺补漏,自我提升。

综上所述,“学案式”课堂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证明该模式在高一历史新授课中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也能较好地将新课改新理念融入课堂,同时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学案国王权利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股东权利知多少(二)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当当吃国王饼
会飞《像国王—样吃早餐》
“比例尺(一)”导学案
权利套装
国王的爱好 ——原载“伊朗漫画网” ▲
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