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之节奏浅谈

2019-09-10 07:22顾宇佳
教育界·A 2019年3期

顾宇佳

【摘要】“表演节奏”是表演技术的元素之一,能激发演员正确的体验和情感。本文将从戏剧的整体基调和基本表演节奏的确定,幼儿戏剧表演节奏经验的获得两方面展开分析。童话剧是由各种各样的节奏所组合而成的整体。小演员的表演节奏是童话剧中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当演员成为剧中角色,掌握了角色的自我感觉,学会用角色的思想来思想,用角色的体验来体验,才能正确把握表演节奏。

【关键词】儿童戏剧;表演节奏;表演经验

在童话剧表演中,笔者时常会发现,凡是吸引观众注意力,能让观众聚精会神去欣赏的舞台作品都具有一个特点,就是演员们的表演节奏掌握得很好,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彰显角色性格,情绪把握到位,情感表达适宜。

什么是“表演节奏”呢?所谓“表演的速度节奏”是斯坦尼斯拉夫基斯体系术语,简称“表演节奏”。它是表演技术元素之一,是一种帮助演员激发正确体验和情感的技术。戏剧节奏,指戏剧情节发展的速度。人物的思想感情、语言和形体动作,在时间发展过程中自然和必然地有机联系,形成一种规律,表演节奏就是运用这一规律来体现人物、塑造角色的一种舞台技巧。形体、台词和人物思想感情应尽量做到完美。

一、戏剧的整体基调和基本表演节奏的确定

1.认知经验的获得,为确定表演节奏作铺垫

笔者班级这次的童话剧以绘本故事《丹波龙》为雏形,改编成一个关于恐龙的戏剧。在戏剧主题进行初期,笔者和幼儿开展了“恐龙百科知识大讲坛”活动,使幼儿了解了恐龙生活的时代;知道了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习了凶猛的肉食性恐龙如何捕猎等,为幼儿更好地塑造恐龙角色奠定了基础。

2.绘本情感的体验,确定整体基调和表演节奏

在“恐龙书籍分享”活动中,宫西达也的恐龙绘本系列最受欢迎,每每听这些故事时,幼儿都会被故事中的剧情和对话吸引,被其中包含着满满的爱的情感打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谛是——信任、关爱和鼓励。因此,这次童话剧《丹波龙》的整体情感基调定位为“温情”路線。这就意味着确定了童话剧的整体表演节奏。

除了整体节奏的确定,对于每一幕的节奏也不能马虎,笔者将整个剧分为四幕。第一幕,波波龙诞生,表演节奏欢快、跳跃;第二幕,穿越非洲,表演节奏紧张、害怕;第三幕,为爱而战,表演节奏凝重、紧张、刺激;第四幕,尾声,表演节奏温情、展望。通过划分,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每一幕中的表演节奏都与剧情发展紧密联系。

二、幼儿戏剧表演节奏经验的获得

“表演节奏”可以说是整个戏剧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对演员自身的表达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表演经历和生活经验,但是要准确地把握“表演节奏”仍相当困难。

如何提高幼儿“表演节奏”的水平呢?

1.说戏,帮助幼儿体验人物情绪的节奏变化

在《丹波龙》戏剧中,剧情跌宕起伏,在说戏的过程中,笔者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以及夸张的表情来为幼儿说戏。例如,笔者描述道:“突然,电闪雷鸣,龙卷风呼啸而来,这时候波波龙和爸爸妈妈应该是怎样的心情?”“我们应该怎样来表现害怕、紧张呢?”幼儿在笔者的启发下,对剧中人物性格和情绪表达的水平提高了很多。

2.听音乐,帮助幼儿体验戏剧节奏的张弛变化

在戏剧表演中,音乐不仅能够传达人物情感、丰富人物形象,而且能强化舞台效果,推动情节发展,是提高戏剧表演艺术张力的核心要素。

对于幼儿来说,音乐能带给他们不同的情绪体验,为了帮助幼儿在表演时正确表达情绪,笔者设计了游戏“变脸”。首先,笔者精心挑选了童话剧中表现不同情绪的音乐,有欢快跳跃的音乐、忧伤孤独的音乐、紧张危险的音乐、激烈战斗的音乐和温馨甜蜜的音乐。其次,笔者将游戏分成三个步骤进行,让幼儿围成圈做好准备。(1)集体听音乐,说感受。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即可,如伤心、难过、开心、害怕等。(2)击鼓传花,传到谁,谁就听音乐做出相应的脸部表情。(3)集体听音乐,幼儿自愿到圆圈中间自由表演。

有了之前“说戏”活动的基础,加上音乐的渲染,幼儿演得十分投入,在“一个人孤孤单单走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音乐响起时,幼儿脸上流露出伤心、难过的表情。朵朵一边演一边哭了起来,小手揉着眼睛,泪水滴滴答答地掉下来,感染了身边的好几个小朋友也哭了起来。由此可见,在戏剧表演中,音乐能够通过唤醒幼儿的不同情绪,为幼儿提供或悲伤,或欣喜,或惊险等情感体验。

3.加“旁白”,为幼儿正确把握表演节奏提供助力

旁白是剧中某一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旁白有时是对戏剧中场景或背景的描述,如“在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波波龙家族,他们悠闲地生活着”。这段旁白阐述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场景,渲染了初始的美好,这时应是开心、跳跃、舒畅的表演节奏。有的旁白则是为下一幕的情绪作引子,如“黑洞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很美味’也跟着消失了”。这让幼儿明白,接下来的一幕是“波波龙穿越到非洲”,是孤单、忧伤、缓慢、沉重的表演节奏。旁白为小演员提前转换好情绪和表演节奏做了提前的预知和准备。还有一种旁白,是描述演员此时此刻心情的,如“‘很美味’太开心了,在异国他乡,他终于不再孤单,找到了可以爱他、保护他、关心他的爸爸!鲨齿龙突然多了一个儿子,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可是心里却又有着一丝开心。”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细腻的心理刻画是很难表现到位的,通过旁白,不仅可以让观众了解此时剧情的发展,同时又生动、细腻地描述了角色此时此刻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情感,为小演员把握表演节奏形成有效的助力。

4.谈“角色性格”,帮助幼儿由生活经验转换为表演节奏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性格的人,其说话方式、说话节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话声音比较大,常常让人觉得性格直爽,大大咧咧;有的人说话声音比较小,给人一种温和、细腻、敏感或害羞的感觉;有的人说话速度快,体现了性格比较急,做事雷厉风行;有的人说话速度很慢,让人觉得这种人做事稳重、不急不慢。一部剧中,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因此,我们在饰演不同角色时,首先应从性格特点的差异上充分体现人物的情感,才能准确展现人物的表演节奏。

在《丹波龙》剧中,有可爱、坚强的波波龙“很美味”,勇敢、有爱心的鲨齿龙爸爸,凶猛暴虐的猎龙等。针对不同性格的角色,幼儿需要根据其性格,通过身体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出来。

幼儿更多情况下是本色出演,就会出现角色性格与本身性格的冲突。

例如,涛涛在第三幕中扮演鲨齿龙,与猎龙有一场搏斗的戏。开始排练了,只见涛涛用温柔的声音说:“住手,你们想干什么?”涛涛用食指有气无力地指着“猎龙”,一边说话,一边还在往后退。“猎龙们”一步步地逼近,让笔者深深地感觉到涛涛这只“鲨齿龙”快被“猎龙”吓跑了。

涛涛平时脾气温和,说话轻声细语,举止文雅,是个性格温顺的男孩子。剧中,涛涛扮演的鲨齿龙应是勇猛、凶悍的,而这样的性格恰恰是涛涛所缺乏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涛涛掌握角色人物性格呢?

(1)剖析角色性格

涛涛所演的是第三幕,鲨齿龙为了保护波波龙,与猎龙战斗。这样的情节中,“鲨齿龙”应该是勇敢、坚毅、凶猛的,是为了“爱”而战的勇士。

(2)调整表演节奏

①通过动作凸显角色性格

怎样才能表现出鲨齿龙的性格特征呢?幼儿立刻给涛涛出主意:爪子要大大地张开;表情要凶一点;动作要用力一点等。笔者从幼儿的动作表情中提炼出了几个最能展现凶猛、勇敢性格的动作,如弓箭步——指着猎龙怒吼时使用;马步——怒视猎龙时使用;踢腿旋转——与猎龙搏斗时使用。

②对镜表情训练

当然除了身体动作,表情也十分重要,笔者每天让涛涛回家对着镜子练习怒目圆睁、龇牙咧嘴等表情。涛涛反复进行练习,终于能大致表现出鲨齿龙的性格特征了。

童话剧是由各种各样的节奏所组合而成的整体。小演员的表演节奏是童话剧中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只有当演员成为剧中的角色,掌握角色的自我感觉,学会用角色的思想来思想,用角色的体验来体验,才能正确把握表演节奏。

【参考文献】

胡润森.戏剧节奏论[J].艺术百家,1997(4):55-53.

苗青.浅析戏剧节奏——促进情感、时间、空间节奏的统一[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1):34-35.

茹辛.漫谈戏剧节奏[J].中国戏剧,198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