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范式探微

2019-09-10 07:22严秋萍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范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严秋萍

【摘要】研究性学习既有较强的实践性,又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本文从基于生活土壤,确立主题;依托小组合作,实践探究;信息梳理研判,创意设计;展示交流评价,激励分享四方面探讨了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范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范式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从生活中选定研究主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既有较强的实践性,又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根据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与关系,笔者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以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路径,并摸索出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范式,现以“校园楼道文化探究”教学为例,将操作范式与大家分享。

一、基于生活土壤,确立主题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他认为生活是知识种子萌发的沃土,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生活的土壤,学习便失去生命力。我们应把生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源泉,从学生的身边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校园楼道文化探究”这一节课就缘起于生活土壤。

环境造就人,生存环境对学生的健康、学习、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在学生的一生中,校园生活几乎占了四分之一,而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学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因此,校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非常重要。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校园环境,每所学校都会精心设计校园文化,许多学校把楼道都利用起来,以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学校在设计和布置楼道文化时,虽然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与形式,但是很少有学校让学生真正参与设计,极少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因此,大多学校楼道文化缺乏个性化色彩,学生特色不够鲜明。

笔者基于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将“校园楼道文化”定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在我们生活的校园里,有好几条楼道,里面是学校老师们精心布置的内容,不知道同学们平时有没有留心过其中的内容,今天,就让我们去探究学校的楼道文化吧!”笔者在上课伊始,就明确活动主题,引领学生开启了“校园楼道文化探究”之旅,带领学生参观、记录楼道文化布置现况,引导学生了解楼道文化布置的用意,发现其中的不足,设计出有新意的楼道文化布置。

二、依托小组合作,实践探究

实践是获取真知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还是研究性学习,都强调实践性,实践让学生将思想变为行动,离开实践行动的探究就是纸上谈兵。实践探究是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历探究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去发现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为了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效,彰显学生探究的主体性,笔者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校园楼道文化探究”,在学生参观调查前,将他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依托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实践探究。在组建合作小组时,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结成学习小组。接着,请各组成员发挥集体智慧,为小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一句特别的口号,并制订好本组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

参观调查是一种亲历性实践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身临其境,综合利用各种感官对探究对象进行研究。笔者在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后,强调各组在参观的过程中能把所看到的及时记录下来,使其成为学生最原始的研究资料。表格调查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以表格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记录,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材料。为了提高参观的效果,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调查记录表,让学生边参观楼道边记录楼道文化内容主题。

三、信息梳理研判,创意设计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新的果实。”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亲自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学生创新实践的过程。传统课堂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自由活动与自主思考的机会,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对教师言听计从,更加缺乏批判的勇气,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有批判才有创新,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

创新活动是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提供创新机会,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勇敢地批判,在批判中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发散,从而另辟蹊径,创生出新的方案。在教学“校园楼道文化探究”一节课中,笔者在楼道探究参观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小组研讨:原先的布置有什么不足?问题在哪儿?如何改进优化?各组学生对所记录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对信息进行梳理研判,揣摩了解学校设计的意图,剖析反思其中的不足,從而发现并提出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推动学生在提出问题中迈出创新的第一步。

为了迈出创新的第二步,笔者引导各组学生在对原先楼道文化的设计与布置探究性质疑的基础上,选择一条楼道,进行大胆的想象构思,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开展创意设计活动,设计出优质而独创的楼道布置方案。创意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综合实践活动推向新的高度。

四、展示交流评价,激励分享

研究性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收尾环节,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融合了成果的展示、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分享、学习的评价。该环节旨在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将研究性学习中的得失成败与大家进行交流,同时在集体交流中进行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激励学生学会分享。

展示评价是一个集体研究的机会,有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容易虎头蛇尾,忽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从而让学生失去了一个研究学习的机会,也使研究性学习缺乏完整性。在教学“校园楼道文化探究”一节课中,笔者在学生的创意设计完成后,安排了“我的创意最闪亮”展示评价活动,让每个小组展示汇报各自的创意设计,其他小组对每个创意设计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笔者倡导赏识性评价,无论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之间的互评,笔者都建议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展示评价活动使学生收获满满,他们不仅相互取长补短,完善提升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还在他人的激励与鼓舞中增强了成就感与自信心。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以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探究,在展示交流评价中分享,实现了综合实践素养的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张琪.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2(S2):17-18.

葛建刚.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践行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02):100-101.

猜你喜欢
教学范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