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07:22王畅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王畅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被应用在各科教学中,教育的发展正向着素质教育的目标稳步前进。许多教育专家重视研究性的学习手段,期望通过学习手段的改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宣传。高中化学学科因其实践性、探究性等特点,最适合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化学素养。本文根据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背景,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助益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革步伐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研究性学习的提出让更多的教育专家认识到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新时代,教育教学中要有新的教学方向,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青年。在高中教学中,化学学科属于研究性的学科,涉及诸多化学原理,而且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化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学习普遍原理,举一反三,从而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研究能力,自觉探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深刻地记忆化学原理。并且高中化学研究性的题目、理解性的知识、综合性的原理众多,因此,研究性学习手段更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能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在新的教育观念下,以学生为本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注重自主思考的能力与培养,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地通过思考、询问、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成为素质教学的主流手段。

一、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生成性

化学学习重在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在化学反应或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反应的原理、化学现象及实验原则等,因此化学强调的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所以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加深学生对探究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怎样有的这种现象,怎样出现其他现象,并且可以在化学反应失败或者实验出错时找出哪里有错,怎样改正。

2.探究性

高中化学学科体现了明显的探究性特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只要教授学生固定的知识,还要通过联系教学,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从而使其探究原理,发现现象的本质。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解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掌握研究的能力,也是解答化学原理性问题和实验性问题的必要能力之一。化学的学习不在于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要明白原理性的知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化学知识,也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才是化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3.实践性

高中化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化学本身来说,化学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过程,这也是高中化学教学需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原因。化学学习需要具备实践探究精神,每一个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探究的过程,也离不开实验探究的验证。

二、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自主研究,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学科知识,还能通过查询资料或者咨询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综合能力。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然后自主设计研究的过程,考虑研究途径,注意研究细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应有的知识,还能提高综合能力。研究性学习立足于学生本身,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以兴趣为中心,在实践中求真知,从而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探索性教学方式,是高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把控学习的方向,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新时代,研究性学习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响应教育改革号召,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方式。

四、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手段的发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和环境中研究学习、主动探索。在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情境,达到多感官的效果。同时增添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与教学情境的融合,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情境教学的方式是发挥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具体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

2.重视化学实验

鉴于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化学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实现化学实踐性和探究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强化化学教学中的实验环节,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的作用,才能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的过程。作为高中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掌握实验研究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将实验教学贯穿始终,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研究和创新意识。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

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明确自己的位置,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化学知识,而自己应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知识,然后与教师或者以小组形式深入探讨研究,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置化学问题,所设置的问题要有足够的研究价值,具备锻炼学生思维和能力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

4.鼓励学生创新

研究性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从精神和行动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由地探索问题,注重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发散学生思维,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和陈旧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5.开展化学学科活动

在鼓励研究性学习中,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与化学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知识竞赛、创新实验教学等,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丰富化学学习的形式,增添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供更好的化学研究、学习的环境。

6.鼓励学生互动交流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互动交流是研究学习中思想碰撞的重要手段。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可以发散思维,互相学习,充分地认识自我,在合作中成就自我,并达到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学习的过程,教师不仅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发展,还能培养肯钻研、能钻研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毛东海.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