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练兵场

2019-09-10 07:22朱香华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考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朱香华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具体体现在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知识运用的综合性、能力培养的综合性等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实践的竞技场,还是学生观察、绘图、思考、表達等综合能力的练兵场。为此,本文从观察能力、绘图能力、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观察能力;绘图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生活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多样化实践学习活动,该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课程。其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综合性程度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综合实践性课程。

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该课程的实践性,把教学重心放在了实践活动层面,凸出了动手能力,漠视了其他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重视动手实践的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绘图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力图努力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眼、手、脑、口等器官,致力于学生的多元能力的培养。现以《小农庄的“主人”》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练兵场。

一、日亲以察——勤练观察能力

“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观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80%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以视觉为主的观察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综合性知觉形式,观察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方式,辅之以听觉、触觉、味觉等知觉方式,综合发挥了眼睛、耳朵、皮肤、舌头等器官的作用。观察能力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元素,影响着人感知事物的精确性,对人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将对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教学目标。

“观千剑而后识器。”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形成的。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到了日亲以察,勤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首先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机会,为他们搭建了参观的舞台,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兴趣。接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秩序的观察。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鼓励学生坚持每天亲自观察,并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在长期的观察中历练技能,培养持之以恒的观察毅力。“小农庄”是学校开辟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也成了学生观察能力训练的场所。笔者设计了“我是小农庄的主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小农庄,参观里面植物的种植情况,感受它的无穷魅力。学生亲手种植了苗木,实践体验了劳动生活,跟踪观察了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了植物的生活习性并写好了观察日记。

二、拈毫弄管——操练绘图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所探究的问题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其将科学、数学、美术等多学科有机融合在了一起,推动了学生科学思维、数学思维、艺术思维等多元思维的发展。绘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绘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绘图实现了立体与平面之间的转化,可以变复杂为简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提升。因此,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绘图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绘图速度,提升学生的绘图能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绘图能力来自不断的实践,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了绘图的机会,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绘图的练兵场。例如,在教学《小农庄的“主人”》一课时,笔者带学生参观小农庄后,安排了两种绘画活动:一是绘制小农庄的地形图,二是画出植物种植区域图。学生拈毫弄管,操练绘图能力。他们认真设计,根据观察、记录的数据和图纸的尺寸计算出了合理的比例尺。为了图画的美观,他们发挥美术才能,精心构思布局,细心描摹绘制。为了获得理想的设计图,许多学生反复修改设计,几易其稿,圆满完成了绘图任务。

三、施谋设计——历练思考能力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思维探索活动,思考力则是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是学生心智水平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性能力。思考力强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就高,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动脑,容易另辟蹊径。有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只注重实践性,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性活动,但多数活动缺乏思维的含金量,只动手不动脑,忽视了做、思结合,使学生形成了宁可做事也懒于思考的习惯,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低位徘徊。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思考力,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施谋设计,不断历练他们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农庄的“主人”》一课时,笔者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两次方案设计活动,引导他们自行设计研究方案。首先,让各组选择几种植物进行研究,探究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为了确保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讨论并制订了活动方案,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务,然后分头查找各项资料。为了开展好种植活动,笔者让各组对植物的种植方法、步骤等都做好研究,为种植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活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笔者做到了让学引思,不给他们现成的活动方案,令他们成为设计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谋划方案的方式,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能说会道——精练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想的符号,知识的载体,智慧的外衣。”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能言善辩、侃侃而谈;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词不达意、吞吞吐吐。学习离不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小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说会道,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情感等用语言清晰流利地表达。

综合实践活动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平台,其为学生提供了交往与交流的机会,语言成为学生交往与交流的重要载体。笔者为学生搭建了表达的舞台,营造了良好的表达氛围,激发了他们的表达兴趣,激励他们踊跃表达,让他们在谈笑风生中锻炼表达能力。笔者给学生创设了丰富的表达形式,引导他们开展了小组讨论、话题辩论、集体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学习表达方法,积累表达经验。

例如,在教学《小农庄的“主人”》一课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表达机会,在学生参观小农庄后,笔者组织他们进行汇报交流,说说所见所闻,畅谈内心感受。在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活习性后,笔者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集体展示交流。在种植活动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活动交流,让各组再现了种植情景,汇报了种植经验。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笔者为了提高表达的效果,做到了积极让学、耐心倾听、适时点拨、激励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情绪。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带领学生观察、绘图、思考、表达,可以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小学生综合能力历练、竞技的舞台。

【参考文献】

阮海洋.学校开设综合实践课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04):8.

猜你喜欢
思考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语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策略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思考实践能力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故事教学中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