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10 07:22陈印山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高中语文

陈印山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教学中,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始终存在许多问题,对话式教学也流于形式。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本文阐述了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概念,并提出有效实施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对策

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教育本身就是对话,从某种程度来讲,教学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对话。进一步来说,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也不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关系,都是对话的主体,对话意味着平等交流、合作与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对话时,师生之间能够彼此接纳与分享,这就是对话式教学的意义所在。

一、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概念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话式阅读教学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应以学生理解文本为前提,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和联想,表达自身的见解,补充文本中的空白点,形成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第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课堂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交流和切磋,是知识内容的传递,也是内心思想的表达,生生之间的对话能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教师、学生和教材编辑人员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之前,学生和教师需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编者的意图,应当以文本作为依托。

二、如何有效实施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

1.构建平台,实现积极对话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阅读教学有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之相匹配。语文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主动与学生沟通,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需要两个因素:第一,师生之间需要相互尊重,保持两者在人格层面的平等;第二,教师要转化角色,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对话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热情、踊跃地进行发言和对话,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教师可以积极开展“阅读品鉴会”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再让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与收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心目中的英雄”为课题,在课外查阅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总之,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搭建良好的对话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2.走进文本,促进动态生成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位于主体地位,学生的话语权被剥夺,他们完全按照教师的主观意识去阅读和听课,完全没有对话的需求和意识。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而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能够促进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做到少讲精讲,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给学生留出更多阅读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促进动态生成。

例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词的创作背景,初步理解诗词内容,之后让学生在了解创作背景的过程中联系词人的其他文学作品,对词作进行自由想象,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以促进学生对诗词作品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诗词的思想主旨和艺术手法,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归文本,深入研读,得出自己的结论。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去左右学生,而是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去探究文本内涵,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争取在对话的基础上获得创新性启示。

3.反复阅读,领略文本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大都是名家名作,高中生与文本作者之间隔着一段距离,他们的人生阅历、思想文化和语言修养与文章作者都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阅读,指引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作者的生活与文本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和领悟文本内涵。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几句话:“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些文字寥寥数语,只说出了琵琶乐手身心憔悴、身世飘零以及诗人的黯然失意,并不像正文那樣有诗意、富含感情。其实,这一段有其特殊的作用,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段序文,这与弹琵琶的妇人有什么直接关系?借助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诗歌内容找到答案:诗人心情愤懑,颠沛一生,屡遭贬谪,而琵琶乐手的一生如浮萍一样浮浮沉沉,两人同病相怜。

4.巧用资源,积极参与对话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对话资源,如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影像资料,将阅读教学与影视剧欣赏结合起来,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融合,借助影视剧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再欣赏影视剧,让学生对比分析影视文本与小说文本的差异,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文本,然后再观看84版《红楼梦》片段,并提出问题:影视剧内容与文本有什么不同?是否具有文本中的语言风格?虽然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大部分是白话,但是由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学生对教材中部分语言理解不到位。而电视剧更加贴合现代人的语言方式,学生看了影视剧后就比较容易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过分依赖影视剧,而是要让学生以影视剧为阅读载体实现知识的迁移深化。此外,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许多是从大篇幅作品中节选的片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原作品其他章节的内容,以帮助其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如《雷雨(节选)》《老人与海(节选)》都是原著中的节选片段,教师可以抓住矛盾冲突,结合语言、人物特征展开对话,使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提出,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同时大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全面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肖露.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J].农家参谋,2018(05):159.

杨荣媛.高中语文“对话”阅读教学的一点尝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5):104-105.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