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

2019-09-10 07:22凌永丽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以生为本班级管理

凌永丽

【摘要】教育面向学生、面向未来,总体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教育是为了每个人的成长进步和职业发展。管理和知识学习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专业素质的树立和提高。基于此,本文结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中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高中生在心理和身体发育上接近成年,因此,具有成年人的部分特征,有一定的自主观念;同时,高中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阶段,因此,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首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把学生成长作为主要考量点。班主任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应学校的要求直接接触学生,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所以,班主任的压力大、任务重。在传统的家与学校管理的模式下,班主任往往容易与学生会产生矛盾,导致管理效果不佳。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班主任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改善传统管理机制,以达到帮助学生成长进步的目的。

一、传统班主任管理的具体表现和弊端

1.只重视当下,忽视长远目的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充当的是类似“家长”的形象或学校命令的传达者,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听话,并在有要求的情况下要做到顺从,考量学生管理效果仅依靠学习成绩的高低。在这样的管理形式下,学生易出现叛逆心理,尤其对直接管理者班主任,会出现反感情绪,如此恶性循环,结果可想而知。学生长期处于被压抑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

2.“散养式管理”不注重教育

相对于高压顺从式管理来说,班主任采用“散养式”管理同样成效甚微,而且这种方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班主任教师采取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的原因主要有:过高评估了学生的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过于信任学生;班主任教师的能力有所欠缺;班主任思想高度不够,对工作不够负责;班主任一般由代课教师兼任,教学任务重,对学生管理方面精力不够等。

二、问题结论及措施

以上两种管理模式都是不恰當的,都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是进行简单的行为干预,这样的做法多出现在教育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究其原因是教师能力有限。这种问题的出现也是由传统管理思想造成的,教师地位高,不够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更没有先进的思想认识,导致班主任管理方式落后。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班主任管理思想和模式都要进行改善,要把学生当成主体,注重学生长远发展,具体举措如下。

1.思想提高,方式改进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教师的要求和培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于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学校要适当减轻教师的其他工作任务,并且给予教师一定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这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同时,学校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作为班主任管理好坏的衡量标准,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注意学生意见的收集评估,对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调整。其次,班主任一定要改变固有思想,树立发展的眼光;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尊重学生人格思想;管理以鼓励、引导为主,减少责罚或暴力干预;对学生思想要有充分的了解,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予以解决;放下高高在上的心态,主动融入学生中,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管理者。

2.打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文化

好的管理靠文化,差的管理靠制度。因此,管理要注重文化的影响力。班主任一定要在了解学生心理和生活状况的前提下,结合所在班级的现实情况进行班级的管理文化的建立。以生为主,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和谐的气氛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班级内人际关系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班级学习氛围也会得到提高,从而使班级成为团结友爱、有凝聚力的集体。在班级事务上,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主动发挥创造力。同时,也要发扬民主,不能严重违背学生思想,而要使学生保持对班级事务的兴趣,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事务。如教师进行积极的倡导,大家建言献策,集合众智,确立班级口号,制作相关标语,利用黑板报形式或班会讨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等。班级管理文化的建立不仅能使管理有效进行,而且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3.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

在班级管理文化的建立下,班主任教师还要建立一定的制度,为学生行为的有序和规范提供指导。制度和文化是相互配合产生作用的,不能建立过于严格的、与现实不符合的高压制度,制度不能与文化背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职责应该通过制度进行落实,该属于学生的权利,班主任不能强行剥夺,要允许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利,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发挥主人翁作用。制度也是班级管理民主的保障,应该包括对学生各项表现的评估措施,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约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例如,在有的班级中,制度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具体实施,制度结合本班级情况,不仅有对学生基本义务的要求,也要有保障权利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民主性。自主管理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压力。

4.学生表现两极分化情况的扭转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就应该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虽然建立了文化和制度,但是针对重点问题也要重点对待。每个班级都有相对的学困生存在,这类学生大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的问题不受班级重视,作为班主任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首先,淡化学习成绩对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在对学生成绩进行重点帮助和提高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班级其他事情,逐步建立学生自信,改变学生心态,促进学生融入班级,逐步提高其综合能力。如有些班主任教师会充分挖掘差生的优点,安排其管理班级某一项具体工作,在过程中刻意发挥其长处,慢慢地,学生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从而带动其他方面共同进步。这一具体举措将会改变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大大加强班级管理效果,这也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社会发展、人本意识进步的重要要求。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因此,教育管理要不断进行革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社会人才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万长平,马艳秋.“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考试周刊,2016(93):171.

赵明.“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J].考试周刊,2016(81):189.

戴拓苏.基于以人为本的高中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6(02):168.

猜你喜欢
高中班主任以生为本班级管理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