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

2019-09-10 07:22徐阿丽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成长游戏

徐阿丽

【摘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幼教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将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相融合,基于教学目标去展开有针对性的游戏,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因此,幼儿园应全面开展幼儿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实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的目标。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教学中的游戏化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策略;成长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要求,幼儿教学需要凸显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趣味性、活动性与学科综合性,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改变态度,实现“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的目标。因此,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学习内容与游戏活动的有机融合,使幼儿在积极地参与中提高综合能力。

一、幼儿教学游戏化策略的运用前提

在幼儿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策略,一方面,教师要处理好自己与幼儿的关系,要让幼儿感觉到教师不仅是教导者,更是自己的亲人,而且要在幼儿表现好时及时对其进行赞许,在幼儿犯错误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要保证游戏化教学的安全性,应避免选择危险系数较大的游戏,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设计简单、趣味性强且能够帮助幼儿的成长的游戏,让幼儿更容易接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游戏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实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的目标。

二、幼儿教学游戏化策略的具体应用分析

1.创设游戏情境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更加生动、丰富且活泼的教学情境,为他们的快乐学习奠定基础。幼儿园的孩子年龄相差不大,但兴趣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保证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的发挥。通常来讲,小班幼儿更喜欢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中班幼儿更喜欢多元化的游戏;大班幼儿对于游戏内容的复杂性、探索性更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游戏选择时要让幼儿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成长,同时在指导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从而找准操作方向。一旦幼儿游戏得以开展,教师便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为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比如,笔者听到班里两位小朋友在讨论和妈妈一起去买新衣服的话题,于是灵机一动,在大班角色游戏中设计了“逛街”这一游戏活动。笔者为幼儿设置了各种身份,如扮演逛街情境中的售货员、家长、学生等角色。同时,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笔者还引导幼儿逐渐适应了购物场景,模拟了日常生活中的“砍价”现象。由于幼儿对于这一场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代入角色的速度非常快。在笔者的引导之下,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兴致,并在游戏中感受到了愉悦的购物体验,积累了生活经验,增长了生活认知,也锻炼和提高了语言交流、思维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

对于幼儿教育教学而言,教学理念会起到关键作用,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功或失败。幼儿的身心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其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足,尤其是对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无法全面认识,所以需要教师通过游戏的设计进行引导。当然,教师所设计的游戏必须符合幼儿认知,同时要尽可能基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使其能够更快速地融入教学游戏环节中,进而激发其探究的主动性。

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开展模仿游戏教学,让他们对动画中正面的人物形象进行模仿,这样能在满足幼儿兴趣需求的同时助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当然,教师不能将游戏设置得过于夸张,否则容易与生活脱节,无法为幼儿对生活的理解提供帮助。

3.融入校外环境

如果在幼儿阶段就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会对其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社区,鼓励其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进而通过这种实践性游戏提高幼儿的社会性。此外,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去附近的小学开展联谊活动,使他们在游戏中锻炼交际能力。

比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和中心学校只有一墙之隔,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幼儿园会定期组织幼儿到小学进行互动游戏。在一次幼小共同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笔者让幼儿负责体育器材的发放工作,他们都很认真且积极地投入,基本上能够很好地完成。所有游戏活动结束之后,在笔者的提醒下,幼儿都主动帮助一年级的小学生收拾器材。不难看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给予幼儿更多的实践机会,这对其良好人格的养成有着推动作用。实际上,许多幼儿在这一阶段都处在较为自我的状态,所以通过引导他们去接触各類人群,对其性格、人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幼儿在实践游戏中能够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4.丰富区域游戏

所谓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中开展的特定游戏活动,常见的包括美工区、阅读区、生活区、表演区等,这一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同时,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与角色扮演行为,能够助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使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在区域活动中,一定要融入“玩”的元素,使幼儿在游戏中互助合作,交流协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进而逐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比如,在表演区,笔者创设了“我是小导游”的游戏。因为家乡的翡翠湾是个出名的景区,幼儿经常看到导游带团从幼儿园门口走过,因此,他们都积极参与了这个游戏活动,有的当导游,有的当游客。在表演互动中,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阅读区,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谈谈对故事情节的感受,然后让他们进行模仿、欣赏等活动,这样就实现了“玩”中学,能够助力幼儿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升,而且,幼儿尝试着用书中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及今后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建构区是发展幼儿建构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这一区域中,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对形状、数量关系能有基本的了解,在各种建构材料的运用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此外,美工区、科学区、益智区、生活区等都可以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

综上所述,为了让孩子实现“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的目标,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地运用游戏策略,助力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使其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发展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选择游戏化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保证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实效得到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刘慧霄.“玩中学”儿童活动空间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柳姣.玩中学,学中玩——浅谈游戏化教学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J].好家长,2018(73):179.

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成长游戏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