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9-09-10 07:22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始建于1950年,拥有74个教学班,学生3887人,教职工190人。历经六十余年的风雨磨砺,我校始终坚持“全面发展重素质,生动活泼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形成了“文化立校、和谐育人、厚积薄发、卓尔不群”的办学特色。

2017年,辽宁省开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教育,进一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若想有效完成任务,校长的执行力是关键。校长的执行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构建符合学生与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二是解决问题,贯彻落实课程体系。

(一)“五色”课程的育人目标

我们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了“五色课程”体系——红色德育、蓝色智育、金色体育、紫色美育和绿色成长,经过对核心素养的总结、提炼,课程育人主旨分别为感恩明礼、善思好学、健体悦心、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我们通过对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国家课程的学校化实施、地方课程的综合化建设、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开发,最终实现学校育人总体目标——“培博雅之才,育品正之人”。

(二)“五色”课程的立体架构

“五色”课程总体架构模式为“二级五维”。“二级”指的是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五维”指构建的五色课程群。每一色的课程群中又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全面发展”以基础性课程为保障,“个性多彩”以拓展性课程为依托。“五色课程”是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双线并重、相互交融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结构呈现出立体式、多维度、全方位的特色,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五色”课程的内容设置

根据《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我们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了有效调整。在保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适当整合国家基础性课程的课时,留出了拓展性课程和学科实践活动的课时量。

1. 红色德育

基础性课程: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国家课程);人与自我、人与社会、魅力辽宁(地方课程)。

拓展性课程:八礼课程、知行课程、研学课程(校本课程)。

一是开设八礼课程——“扬雅正文化,做品正少年”。我校设立“校园文明岗”,楼廊护导制度使楼廊秩序井然,学生文明礼让。“国旗下讲话”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学校大力宣传文明礼仪,引导学生做文明人。“礼仪风采展示活动”让学生时刻感受礼仪文化。

二是开设知行课程——“行走的课堂”。在少先队大队的倡导下,辅导员带领队员们走入70余个社会活动基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整齐的队服、飘扬的领巾、文明的行为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

三是开设研学课程——“爱我中华”。我们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几年来,我校学生踏上齐鲁大地,走进孔孟之乡,在浸染儒家圣贤文化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兴盛;让学生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爱国情、报国志溢于一份份研学体会之中。

2. 蓝色智育

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

拓展性课程:(必修校本课程)经典与养性课程

自主选修课程:语言苑、益智坊、英语吧

学校每周安排一节“经典与养性”课程,我们精心编写了六册校本教材《古韵馨香》,以“中华十德”为主线,指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六本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忠、孝、仁、智、信”主要强调做人的修身之德,“礼、义、勤、勇、廉”主要讲做事的处事之德。我们希望学生经过六年的传统文化学习,可以吸取文化精髓、陶冶情操、成就品格,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树立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人人做有根的中国人。

学校为四年级开设自主选修课,课程安排在每周五,形式为 30 分钟的短课,以学生自主报名、教师审核的方式组织教学。学校从教师自身特点出发,开设班本课程和师本课程, 课程内容分为“语言苑”“益智坊”“英语吧”三大类,具体包括“童心悦读”“演讲达人”“诗风雅韵”“英语剧场”等十二个项目。选修课的开设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等多种能力,多彩的课程点亮了学生最美的童年,课程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3. 金色体育

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 体育与健康

拓展性课程:(必修校本课程)快乐乒乓、苗苗足球、心理团训

自主选修课程:花样跳绳、动感篮球、毽舞飞扬、啦啦操

在完成国家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学校还在一、二年级开设校本乒乓球必修课,利用两年时间普及乒乓球的初级运动技术;在三、四年级开展足球必修课,利用两年时间普及足球运动技术;五、六年级开设选修课,每周一课时。我校在东校区建立了简易的乒乓球训练馆,满足了学生训练和教学的需求。我们在东校区的北操场建设笼式足球训练场,保证了足球课的普及性训练。

4. 紫色美育

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美术、音乐、书法

拓展性课程:童趣民俗、翰墨飘香、器乐演奏、筝韵馨声

各年级采用不同的美术技法来展现传统的“年文化”主题,一、二年级是儿童画,三年级是刮蜡画,四年级是版画,五年级是剪纸,六年级是国画,学校同时开设了美术选修课程:国画、简笔画、卡通画、创意粘贴、剪纸等。

学校不仅加强学生课堂内的写字练习,而且每周安排专职书法教师上一节系统的软笔书法课。利用大课间交替时间,我们开展“翰墨飘香”练字活动,每节课30分钟。

我们让音乐学科保持乐器进课堂辅助教学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将“筝韵馨声”纳入校本课程的长远规划。学校专设古筝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尝试从一年级开始每周开设一节古筝教学课,同时辅以选修拓展课程:合唱、舞蹈、戏曲、古琴、葫芦丝等。

5. 绿色成长

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科学、信息技术;(地方课程)人与自然

拓展性课程:创客空间、机器人、3D 打印

我们将科学、人与自然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定期开展内容丰富的学科实践活动,如“探秘汉诺塔、四旋翼飞机、3D打印、魔盒制造”等。学校开发了北湖公园、东湖公园、南山公园、科技馆、博物馆等 10 个科普实践基地,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校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组织创客大赛和科技创新大赛,培养发现科技创新人才。通过构建“五色”课程体系,我们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把校园建设成“博学融通的学园、 雅正学养的雅园、 自主发展的乐园”。

(一)校长研学解题

校长研读省、市课改文件,参加市课改动员大会并赴沈阳聆听课改专家报告,在网上学习课改前沿信息,与业务部门保持近距离沟通,做到校长先知先懂。校长首先明确了深化课改的目的,解决“为什么改”的问题;然后明确深化课改的思路,解决“改什么”的问题;最后潜心研究,解决“怎么改”的问题。国家课程学校化实施、地方课程综合化建设、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是我们此次的主要任务。

(二)教师研学实践

由校长先开展培训,而后由省课改领导组专家做专题培训,同时请教市区教研员深入研究学科改革的细节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周三校本教研时间强力推进学科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具体做法是:先由骨干教师与分管领导研究上教研观摩课,再由主管领导结合课例开展全员培训,之后由全体教师“下水”上大赛课。我们引导教师走课改研究之路,让课程真正成为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渠道。

(三)實现硬件升级

七十年校史的学校在场馆建设上有先天的短板。为了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学校不断完善教学楼、专用教室等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建设了有特色的教学场所。首先,我们全面装修了德润楼,建成了配有高清显示屏的多媒体教室、教育展室和少先队大队室,优化了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其次,我们对科艺楼专用教室重新规划布局,新建了现代化的录播教室,实现了全校集中授课。装饰一新的机器人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信息教室等各功能室宽敞明亮,不仅满足了日常教学的需要,还为社团活动提供了保障。此外,翼校通、校园网站、乐智网、畅言系统、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不断完善,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全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云办公。

(四)有效整合课程

本次深化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地方课程和学科实践活动,强调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我们有效整合,强化课程监管,促进了课程的实施。

1. 地方课程的实施

在学科教学中,我校以主题活动作为各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基点,把《魅力辽宁》《人与社会》和德育有机整合,设计了各年级德育主题活动;《人与自然》和科学整合,《人与自我》和品社整合,每周两课时,形式为 25 分钟的短课,授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2. 学科实践课程的实施

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对本学科教材进行重组、适当删减,用10%的课时来完成学科实践活动。授课方式采用常态课、长短课、周课,教师灵活地安排课时。单学科实践活动由任课教师自己组织,跨学科主题教学由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策略方面,我们倡导自然的、和谐的、自主的、发展的“绿色课堂”教学形式,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对话的课堂文化。

3.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一年级“我爱家乡小凌河”、二年级“雷锋在我心中”、三年级“孝老敬老”、四年级“家国情怀”、五年级“探秘科技馆”、六年级“走近红楼文化”。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有思考、有坚守、有成长。更为欣喜的是,我们的课程更加丰富,课堂更具活力,学生因喜欢学校而乐于学习,收获幸福。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