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价值的实践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田阳敏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实践研究

田阳敏

摘要:研学旅行课程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生活教育理论、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推进研学旅行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为此,从研学主题的确定,到研学路线的设计,再到研学过程的管理,都要体现育人价值。在开展研学旅行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应进行精心设计和扎实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价值;实践研究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研学旅行的育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研学旅行课程该如何树立育人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这需要我们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从而获取经验,并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

研学旅行蕴含着培育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我国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其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具有建设性的意义,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所指。当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养,才能促进学生形成社会主义的核心素养。研学旅行课程中涉及相关素养,也涵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修养。为此,就要通过推进研学旅行课程树立和展示培育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研学主题是对育人价值的体现。研学旅行课程的育人价值能够体现,这是“培育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素养”研学主题的基础。研学的过程关系到价值取向、对相关能力的生成以及落实研学主题的过程。研学旅行课程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建设关键的育人教师进行体现,选择社会主义起源、精神和发展方面作为主题,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意识,传承社会主义精神,进而让学生形成使命感与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了彰显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我们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民族的历史,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树立为国成才、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信念,用自己的良好学识和素养,走好新的長征之路。要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就需要回到生活中去学习和实践,了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把个人理想和民族事业结合起来,用小的梦想去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新时代的要求,是新时代中国人的担当,也是研学旅行课程应强化的育人价值。为此,学校将本次研学旅行课程的主题确立为“红色路·三农情·中国梦”。

(一)抓住关键点位

为了落实研学主题,我们通过研究和思考,选择了当时长征中比较艰难、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地方让学生去研学,从而体会和理解长征的艰苦以及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信念的形成。

(二)合理日程安排

本次研学安排包括:红色路线的参观走访—重走长征路—农村生活体验及农村发展实地考察—对口老区学校学生手拉手活动等。这一路线活动的设计,就是让学生了解国家农村发展的奋斗过程,不仅看到先辈们对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看到现在农村的幸福生活,还能对农村的发展前景甚至是国家的未来进行憧憬。中学生要充当一个参与者,看到城乡教育仍然存在差距的同时,还要利用自己的行动为当地同龄人带来一些帮助,并不断促进自己的成长。

(三)采取分散联动

虽然研学旅行活动点比较多,但是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每个点位联动交流,通过不同点位学生代表的体会交流,让全体学生能够体会到关键历史的由来,感受到长征之路的艰苦与壮观,把点、线和面联动起来,深入体会,从而提升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

(一)多维度前期学习,扎实研学基础

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角,在研究活动时,要主动参与,在观光的同时还要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样才能保证研学过程具有针对性,并促进学生的成长。在研学前,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特别是给学生提供全科阅读课程,其内容应该涉及红色历史、政治发展甚至是国际形势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了解;要积极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对长征的过程进行分析,对产生的意义进行探索。通过专题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及农业政策实施情况;要为对口学校进行备课、活动策划、团队组建等活动的筹划。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前期的学习和准备,为提升育人价值奠定基础。

(二)优化过程管理,强化体验和思考

我们首先进行了日志管理,落实学习的过程。本次研学课程设计了研学手册,其中包含学习记录、日志书写、总结感悟等栏目。通过记录与整理,让学生有深入的学习体验。其次是对团队进行管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研学过程中,小组管理是比较好的管理模式,通过4~6人的小组建设,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互助互学互管,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各个环节都有团队的归属感。让研学旅行得到规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学会合作理解。第三是优化项目管理,落实任务分工。让每个学生归属于一个项目任务,并与小组其他成员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研学的过程和活动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过程中进行方案的调整,形成自己的理解方式和风格,在分工合作中形成联动。例如,在课程后期的活动项目组、影视项目组、联络项目组等,让学生去体验和思考,去改变自己,促进各自的成长。第四是开例会,及时提升效果。在研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体会很多,这就需要进一步去整理与深化,否则很可能会遗忘。每日或临时的分享就是对自己的收获进行总结,让整个团队都能够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把这些零散的感受转化成学习的收获,而这种例会制度能让研学课程的点滴变得更有育人价值。

(三)后期持续升华,深化育人价值

研学旅行课程的持续推进,还需要在后期进行深化育人价值。一是总结提炼。研学旅行之后,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总结与分享活动。如“研学故事会”是学生喜欢的方式,在总结中让学生重新对研学过程进行体验并回顾,从而锻炼学生的认知,促进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二是物化成果。研学的收获不能只放在口头上,还应让成果物化,如“研学故事集”“研学图片展”“研学论文评选”“研学纪录片”等,让学生在物化成果的过程中,既能够看到自己的研学成果,感受到自己的成果被认可,又能促进对他人成果的学习,在对比中提升学习效果。第三是多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研学旅行不仅是学校和学生的事,还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让家长成为研学旅行的支持者和协助者;还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让社会资源成为研学中的一部分。本次研学活动分别设立了家长联络员、观察员、助教团队等,这样就为研学旅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扩大了研学课程的影响力。让家长和教师和社会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实现家校合作。第四是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研学之后,不仅仅是搞一次总结大会,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德育活动中做好后期工作,从而有效发挥研学课程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研学旅行课程的育人价值。

总之,研学旅行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对研学课程进行设计与实践,落实育人价值,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海龙,曹东.研学旅行课程化浅探——南菁高级中学“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纪实[J].地理教育,2018(11).

[2]何耀宏,葛赛,朱莉,刘媛岑.提高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质量的路径与方法——以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8(28).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实践研究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