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与拓展研究

2019-09-10 14:42张秀琴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插图口语交际小学低年级

张秀琴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处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为基础。本次研究,以小学语文作为参照,对小学生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插图;语境

口语交际能力就是听与说的能力。这不仅仅是要锻炼每一位学生的听的能力与说的能力,并且要求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出足够的与人交际能力。在相应的语文课标中明确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如今每一位公民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训练。是每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根据课程要求以及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行加强。

一、巧用课文插图创设语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课文中会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引导学生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把握时机,巧妙地创设语境,进行口语训练。以《小猴子下山》为例,故事情节生动,简单易懂,课文中配有四幅反映故事情节变化的插图,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学时,先创设语境,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对图意有个总体印象,然后用直观新颖的辅图式板书,展现文章脉络。学生跃跃欲试,结合文图,争相回答,学习情绪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后,利用课堂中直观的板书,结合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性复述。在复述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点拨,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在复述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巧用课文的省略创设语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不少的文章当中,因为一些情节的需要,作者往往会将一些内容有意地省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省略点,巧妙地创设出语境,进而进行口语训练。这里以《狐狸和乌鸦》为例,因为文章有几处省略,我就让学生拓展延伸进行补充。“乌鸦得到了肉会怎么想?这时,狐狸在想什么?”“乌鸦听了狐狸的话会怎么想?”“狐狸得到了肉会怎么想?乌鸦失去了肉又会怎么想?”这样一步一步填补,让学生认清狐狸的真面目,解决文章的难点。

三、巧用课文的重点内容创设语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各个年级阶段的教材内容都较为丰富,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文章内容的不同,根据文章的重点内容巧设语境,进行口语训练。

(一)说说重点词句:每篇课文都是由词句组成。在深入了解了词句的原则上,将重点词句画出来进行口语交流。以《小小竹排画中游》为例,我针对“鸟儿唱,鱼儿游”这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组织语言说一说延伸的意思,问:“鸟儿会对我们说些什么?”这一充满童趣的把物当做人的导引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求的兴趣,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达到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小小导游:在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时候可以利用课文的内容,开展类似于小小导游的活动。这里以《北京》为例。教师先示范,带领学生游览其中一个“景点”。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游览,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进行景点介绍。每位同学根据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完成后,其他同学可以提出“旅游”问题。在最后阶段可以推荐出一位同学在全班进行导游。这样就可以巧妙地把课文应用到口语练习中去了。

(三)演演课本剧: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将它当作剧本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培养口语能力。例如,教学《小兔运南瓜》一课,要求学生能说出图画的主要内容,讲述一只小兔运南瓜的故事。但是要说具体,多数学生就会感到很困难。将学生分成小组,将每位同学的想法在小組内进行交流,然后让学生分别扮作兔宝宝、妈妈演一演。扮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讲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每位学生的想法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样眼前这张图片就不单单是图画了,而是眼前刚刚闭幕的一场演出。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图画演说,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带动起来,很快就将几幅图用语言具体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将图中较难把握的小兔子的心理活动及人物对话,也能说得比较清楚、准确。又如《狐狸和乌鸦》一课,由于第二、三自然段较简单,一味地讲读较浪费时间,我让学生自学后表演,一生读,一生演狐狸,一生演乌鸦。这样做,使学生既对课文加深了理解,又能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进行创意的兴致也更高了。

(四)编编故事:对于一些结尾留下想象空间的课文,会让读者留下很多的意犹未尽的感觉,留足思考空间。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上下内容,继续续写故事。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如《小猴子下山》结尾就可以联想小猴子得不到东西,空着手回家,后来怎样呢?《坐井观天》可以联想,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我要的是葫芦》中当他看到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他会怎么样呢?教学这类课文时,让学生大胆想象,续编不同的故事。

(五)问题拓展:语文教材往往在课后安排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这为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写话训练提供了好机会。因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如学生在学完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中小青蛙与小鸟的三次生动有趣的对话后,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根据书后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进行两方面的说话训练:(1)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五次对话;(2)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

总之,在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的题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充分利用,把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良好的口语活动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想说、敢说、抢说、能说的欲望,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芸瑕.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9年2期

[2]胡明霞.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年12期

[3]黄娇娜.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2019年7期

猜你喜欢
插图口语交际小学低年级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