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

2019-09-10 07:22高悦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元认知小学数学

高悦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思想如今被基础教育的各层面参与者广泛采纳,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为载体,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探究,分别从元认知与数学学习策略、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分析、借助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高元认知水平的几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元认知水平本质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力的高低,元认知监控依赖于元认知知识和经验,同时元认知监控又制约着元认知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实践验证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对元认知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对教育实践者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元认知;提问策略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的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是持续一生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指的是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虽然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在学的过程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在这个教与学的活动中,两个主体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互相作用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正逐渐成为共识。元认知这一概念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熟知,许多研究者认识到元认知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但是,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这个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活动的组织、问题的提出、评价的引导把握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同时学生在知识和经验获得的同时,反思意识和策略获得也蕴藏其中,这是根本层面的学习,这种能力的提升将会引领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也是最具力量的获得。

1 元认知与数学学习策略

“元认知”概念由弗拉维尔(J.Flavell)提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的对其进行調节,以达到预期的目标。[1]简言之,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所谓数学学习策略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实现某种学习目标所采取的一些相对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措施,它既是由多种具体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体系,同时又是由多个步骤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有序的学习活动程序。[2]

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反映着学生是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多少,也体现在对于自己认知水平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的强弱。元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理解为学习策略更有效,学习能力较强,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正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将有助于获得更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帮助学生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始终铭记的任务。

2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分析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从教学效果角度来评价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会发现相当一部分的课堂提问质量并不高,有的提问甚至是无效的。一次教学观摩中,有位教师在一节课中提问了100个问题,数量之多,但其中“记忆性问题居多(占74.3%),推理性问题次之(占21.0%),强调知识覆盖面,但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的问题”;另外,“提问后基本上没有停顿(占86.7%),不利于学生思考”[3]

课堂提问不是随心所欲的、琐碎的的问题,而是目的性很强、效率很高的提问。一般来讲有效的课堂提问具备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

1.准确把握提问的知识起点,也就是问题的提出必须建立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正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教学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是需要学生主动把新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结构中。试想,教师的问题不以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前提,那么就会出现要么学生对教师提出的低水平问题不感兴趣,要么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高水平问题手足无措。所以只有把握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才能使得学习者这个建构过程能够成功实现,进而才能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尽可能的得以提升。

2.问题要具备针对性、启发性,也就是问题的提出要具有思维价值。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高度思维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学习者调动个体的建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逻辑性还较弱,拓展性也不强,因此学习者常见的问题就是举一反三和综合能力较弱,但这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因此,学习过程中在思维的节点,教师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对学习者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这样的刺激就是具备启发性的问题。

3.有效的提问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对此美国学者巴拉布与达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论述:“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应当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这是参与性的,不是指示性的;其基础不是要寻找正确答案,而是针对专业的问题解决者当时会向自己提出的那些问题。”[4]。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这种重要的作用不体现在教师讲得多少,而体现在教师的课堂调控上,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评价引导着学习者的方向。及时、适当的调节,关系着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元认知水平本质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力的高低,元认知监控依赖于元认知知识和经验,同时元认知监控又制约着元认知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实践验证上述这些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对元认知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对教育实践者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5.

[2] 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1.

[3] 顾泠沅等.寻找中间地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4—175.

[4] 巴布拉,达菲.从实习场到实践共同体//乔纳森,兰登,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大学出版社,2002.

[5] 焦肖燕,伏志瑛.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小学数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1.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元认知小学数学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对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