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研究

2019-09-10 07:22王雪妮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课程

王雪妮

摘 要:美术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学习美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效引导,但是在当前美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并不明显,缺乏强烈的参与意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及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与推进小学美术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激发学生的绘画学习兴趣,成为了美术教师探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1 引言

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熟练掌握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并不断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创设情境,增强美术教学的吸引力

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培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灵活创设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美术能力来为创造和谐、生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表现空间。比如说在教授学生动物的绘画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物的生活场景和实际动态,将一种动物多方面的形态特征全面展现,让学生细心观察,通过实景来增强创造力。同样也可以将一些名家的作品和实景对比,让学生仔细观察,做以比较,从而主动去了解画家如何进行创作,如何把握动物的形态。进而在美术课堂中加入一些折叠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来折叠一种动物,从而加深印象,这一方面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在后续的绘画中能够依靠多样化的信息来创作,强化动手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景,组织学生走入生活场景中观察事物,以春天的美景来说,当学生走入真实情景之后,会调动自己的感官感受、观察各个景物的详细动态,进而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通过想象力和创作力绘画在纸上,从而提升个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 合理创设美术情境

小学美术教育中课堂效用提高,显然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建立的。为此,教师们可以用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创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宇宙之旅》这一节的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星际穿越》的电影片段,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未来的地球环境不断恶化,人类已经无法继续生存,这时科学家在太阳系发现了一个虫洞,利用这个虫洞可以突破人类能力限制,到遥远的外太空寻找继续生命的希望,于是一个探险小组就踏上了这次宇宙之旅,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由于这部电影的情节十分紧张刺激,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了电影当中。最终,通过这部电影,不但使学生对宇宙当中的一些奇幻场景有了直观的了解,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4 创新写生的形式

除了写生内容和角度需要不断地更新外,写生的形式和创作也要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同学每4~6个人分成一组,组成创意性的写生小组,让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写生。这样不仅能让同学们学会合作的精神,还能让同学们学习彼此之间的长处,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例如,三年级美术下册《美化教室一角》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随机抽取2个小组,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和美化教室的一角。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来组成创意性的写生小组,让学生在父母的引导下完成创意性的绘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

5 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小學美术课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常有利。例如,在《家乡的桥和塔》课堂上,学生们在上课前收集了很多关于桥梁和塔的资料和照片,制作成课件,以便在课堂上欣赏和观察。以此为基础,诱导学生憧憬未来桥梁和塔的发展变化,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应用大胆的想象力和夸张等表现手法,使学生们设计出了各种新颖独特的主题。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技术图形和丰富多彩的知识表达形式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理解美术、表达美术、创造美术、表达自己和感受乐趣铺平道路。教师应适当正确地处理多媒体,在美术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画出最美丽、最生动的画。

6 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引导,例如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置多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绘画学习兴趣和自主表现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共同欣赏,逐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自信心。同时应当重视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通过营造民主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会边讲边画,甚至会手舞足蹈,忽略了教师的存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不仅增强了语言描述能力与动作模仿能力,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与表现欲望。

7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引进了创意性写生这一教学方法,旨在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绘画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元伟.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OL].学周刊,2017(33):157[2017-11-06].

[2] 王群芳.谈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5+7.

[3] 陈梅纽.试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艺术评鉴,2017(17):155-156.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