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让单元整合更有效

2019-09-10 05:16黄婷婷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前置小学语文

黄婷婷

摘 要:单元教学中进行的前置处理包括前置单元整体感知、前置习作练习、前置诵读积累等,这可以让单元整合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前置

在苏教版以人文文章为主的单元教学中,一般老师们都会选择一篇一篇精讲,然后再利用2至3节课进行习作讲评,等习作完成后再进行练习的讲解。如此语文书上的课程安排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当然这样的操作有它的优势,但耗时长,学生课上所得也是零散而单一的。若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从每个单元的训练目标、训练重点出发,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多的余地和空间。我针对苏教五上第二单元进行了前置的探究,进行了单元整合尝试。

1 前置单元整体感知——提炼主题增效率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老师会带着学生进行一个单元的回顾与梳理, 以达到化零为整的效果。其实,在进入新的一个单元学习时,学生恰恰是新鲜感最强、积极性最高的时候,学生们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个单元主要讲述了些什么。这个时候老师若抓住学生的心理,前置单元整体感知,在开启新单元之初就让学生对本单元所有文章进行整合阅读,将零散的文章组合成整体的主题。

1.1 粗读整组课文,提炼主题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四篇文章有整体的感知,就必须引导学生有方向地看每篇文章的题目、每段的重点句、文章的收尾段落等主要信息。等学生速览完第二单元的所有文章后,我让孩子们用一个词组和一句话概括整组文章的主题。以“钟情大自然”概括的,就请以“正因为钟情大自然,所以”的句式来总结每篇课文的大意;以“观察小动物”概括的,就用“要想发现昆虫(变色龙或金蝉脱壳)的奥秘,只能通过仔细观察”的句式来概括大意……

之所以让孩子们自己去概括单元主题,除了训练他们的提取概括能力,更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感受。

1.2 研究文体,关注表达

在对单元整体感知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关注文體,发现每篇文章的表达特色。《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变色龙》和《金蝉脱壳》通过对动物外形、习性及变化,表现大自然的神奇有趣,其中的描写方法较多样,值得学生细细琢磨。这些文体的表达方式,不应该由老师直接倒给孩子,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比较中自己体悟、发现。

2 前置习作练习——聚沙成塔提升能力

本单元中的“习作 2”的要求是:“按习作的要求,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这样的习作要求,学生们看了其实很混乱:外形是从头写到脚吗?动物的动作如何写细致?段与段的衔接是不是就如例文中使用一定的关联词呢?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可能会提示一连串的写作方法,这样做很容易让学生越听越乱。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若把习作练习前置,将习作的目标、要求分解到课文中,逐一实现,学生会不会就会觉得容易、水到渠成一些呢?

2.1 模仿单元课文,发现习作资源

如果单单依靠习作中二中的例文片段,学生们显然是完不成本次习作目标的。所以,我仔细研读整租课文,从问题的选择、表达方式、表达顺序等多个角度去发现可借鉴使用的资源、素材,作为本次习作练习的借鉴表。

2.2 习作和阅读融合,片段升级为文

只知“如何写”仍是纸上谈兵,必须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迁移。比如《变色龙》一课中“整体——部分”“头——尾”的描写顺序,让学生也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写一种动物的与众不同。再比如,《金蝉脱壳》中“用动作表现动物活动的细节”。我在课上播放一段小狗玩球的视频,第一次观看时让学生留心小狗的主要动作,第二次看视频时将主要的动作分解成一个个小动作,然后关掉视频,让学生回忆,尽量使用多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做到不重复。当天晚上的作业,也是请他们观察一个小动物,然后描写它的连续性动作。通过两次较为密集的连续性动作训练,学生的观察更加细致,表示动作的词语使用也越来越丰富。

前置习作练习,学习目标分解,能让学生觉得习作并不是那么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习作本领, 正所谓“聚片段训练之沙,造作文质量之塔”。

3 前置诵读积累——知行合一加深理解

练习中的“诵读与积累”是三句有关观察的名人名言,若循规蹈矩 ,按照顺序逐一教学,感觉像在拼知识,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理解。所以,我将这一块融到阅读或习作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练习、运用中实现真正的背诵和理解。将这三句名言穿插在阅读、习作教学中,使学生知行合一。

3.1 紧扣课后习题,升华单元主旨

第二单元中每篇文章都有一道有关中心思想提炼的题目,但如若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讲,答案会显得有些杂乱。但是如若相机出现名言,学生反而会觉得这样的题目简单很多。如解答“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时, 出示名言“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 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学生就会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也正是这种不懈观察的探索精神使法布尔能够源源不断地汲取智慧,最终完成了《昆虫记》这一著作,成为闻名世界的昆虫学家。

3.2 紧随习作进程,磨砺细心观察的精神品质

“练习 2”中的三句名言从不同的维度表达了观察的重要性,对习作2有较强的指导性。在布置观察作业的时候,在练习“动物活动细节”的时候,都要提醒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当学生观察到新的东西时,要知道孩子反复深入去探究,因为“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践中得来”……

随着习作的深入,学生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它其实是一种品质,需要不断磨砺。

前置,因为融合,发挥了它的最大功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除了本单元提到的习作训练、名言警句适当前置, 有时口语交际也可以前置,或者作为文章的延伸,或成为习作素材的 前期准备。总之,我们在单元教学中可以打破单篇教学壁垒,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适当减法一些教学内容,发挥单元教学的最佳效能。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前置小学语文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前置学习任务的设计
核磁共振对妊娠晚期子宫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效果分析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