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19-09-10 05:16刘翠花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核心素养

刘翠花

摘 要: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实际的教学状况,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构建个体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语文情景实践活动,增强语感,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語文所表达的价值理念和情感态度。

关键词:小学;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当前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无法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所以本文将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教学存在的不足,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建立稳定的教育体系。

1 立足学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其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手段。在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时,需要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才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研究者会把他们按照年龄层次分为低层次中层次以及高层次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层次有两个年级。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这三个层次不同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在教学素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发展。例如在教授五年级学生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拥有了青少年的理性,以及儿童的童真。所以可以从阅读兴趣这方面入手,挖掘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点以及课文的内涵。

2 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状况的分析,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中,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认知,并进行丰富性的语言体系的构建,为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进行语言构建的过程,合理地进行语言构建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教学的价值。针对小学生要从培养学习能力以及语言的应用技巧这方面入手。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的构建。教师要重视这两种不同语言的价值,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开展不同的语言,活动实现教学的目的。当前使用较多的,有辩论比赛,以及表演情景剧。这些都能够营造一个较好的语言训练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发挥自我展现自我。

3 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习,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提高,他们的责任感。所以教师要在教材中,发掘其中的人文因素以及博爱思想,合理的利用教材资源。可以采取情感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的体验。这样就能够进行角色的代入感受到自己所带入角色的情感,从而对文章的理解更加的深刻。教学素材中还有很多正能量的部分都可以利用。在学习孔融让梨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谦让。再了解颐和园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爱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情景的创设,不断地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人格增强情感的体验,这样语文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提高。

4 开展语文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是语文教材选材特点,并且与小学语文考试相关内容挂钩,复阅读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学习的兴趣会不断降低。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才能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但很多小学生不爱阅读,仅仅通过课文的学习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也为后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5 通过古诗培养学生社会情怀,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短短几句古诗就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一个事件的经过或者是故事。这种表达的方式十分的含蓄也体现了汉字的魅力,但是这需要古人有较为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炼字的能力。所以可以利用古诗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通过阅读杜甫的诗能够体会到它所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家国情怀,并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博爱思想。通过阅读游子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含辛茹苦以及作者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体会,也能够不断地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练字技巧的掌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应用理解能力,在不断赏析古诗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所以利用古诗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6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

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课堂。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主性、自律性、独立学习的能力等等各种的不放心,因而紧抓课堂,尽量少的时间由学生自由发挥,应试教育依旧独占鳌头,虽然当前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全面的改善。但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人本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渐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主动地参与课堂。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例如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事先给学生设置阅读任务。学生可以选择课上学习,也可以选择课下完成。如果没有给学生设置阅读任务,直接进行讲解。那么很多学生会选择不阅读上课直接听讲,或是草草的阅读没有学习的效率。这两种教学现状都是教师所不愿意接受的。所以要留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只有学生在亲身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感受到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情感和魅力。

7 总结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的构建,充分发挥构建的价值。还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帮助学生训练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并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稳步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先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研究[J].赢未来,2017(13):0157-0157.

[2] 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60-61.

[3] 蔡璐.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习作课堂教学实践[J].学子(理论版),2017(15):54-55.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核心素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