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 07:22黄观龙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地理问题

黄观龙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也越来越完善。而初高中地理知识与技能联系密切,衔接紧密,但跨度大,城乡结合部地理教学衔接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做好城乡结合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工作,成为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分析现有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发现在课程标准、教学、学法、知识结构、地理课程设置与评价等方面存在衔接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四点建议: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抓住初、高中地理知识契合点,扩展学生认知结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加强地理图表技能,初步形成地理思维能力;注重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学法的渗透;转变课程评价方式,促进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关键词: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引言

地理学科是高中文科课程重要学科,在高中教育階段占据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但纵观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学生及家长乃至部分教师仍没有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在课余时间并没有给地理学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课堂学习态度也不够集中,存在溜号分心现象,学生并没有全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精力不集中、课堂情绪散漫的现象。

1高中地理的重要性

随着初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实施,城乡结合部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中考评价的影响,初中地理未得到学校、学生等重视,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学校甚至出现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地理教学工作的现象。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时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与技能等教学目标未能较好地达成。许多刚进高中的学生,都感到初高中地理知识跨度大,联系难,逐渐对高中地理产生畏惧感和疏远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益突出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特别是在经纬网的判读、地图知识等方面的匮乏,严重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1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

地理教师在课堂进行学生小组成员分配时一般采取就近原则,根据学生座位的距离进行小组划分,同一小组成员水平或是相同或是不同,不同小组水平也各有差异,这种小组划分虽省时省力,活动简单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能够让大多数学生从小组学习中真正受益,反而是事倍功半,让小组学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使其成为地理课堂的累赘。

2.2分工不够明确,组员间缺乏必要的依赖关系

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占据最关键的地位,其决定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明确小组分工、明确组员间的互助互动的依赖关系特别必要。我发现,有的组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不合作、不参与、不分享的现象,没有和成员之间形成充分的讨论,这无疑会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反应迅速,在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往往不能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就迫不及待地讲出自己的观点,结束了小组合作学习;而学困生由于基础差,在新知识的讨论中,往往缺乏参与意识,只是倾听或者干脆就不参与,这些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组员没有明确自己与同伴之间各自的学习责任,没有和组员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2.3小组探索课题没有趣味性

学生小组合作消极进行与教师所选取的探索课题有关,课题较为陈旧、古板当然难以点燃学生进行探讨的热情,所以,对小组合作索要学习话题的选取较为关键,它决定学生学习态度,决定学生是否有学习下去的热情。探索话题的难度也需教师进行斟酌,太难不易取得成果,太易毫无探索意义,难度的选取也极其重要。

3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对策

3.1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划分。

地理教师在进行小组成员划分时要对传统方法进行摒弃,认识到其不合理之处,端正教学态度,不怕费时费力,以学生真正受益为中心进行小组合理划分。小组成员不易过多,4-6人为宜,划分水平为组内优势互补、水平各不相同,不同小组之间整体水平相似,组内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学习,组外实现公平竞争。

3.2合理分工,明确各组员的责任

合作学习绝不是一盘散沙,而是细致地分工与合作,只有明确每名组员在学习中的角色,明确各组员的具体责任,才能确保讨论活动的有序、高效。各学习小组在课堂学习中的角色可以有差异,但小组内必须有学习组长、话题主持、记录员和纪律检查员。

3.3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只有对学习材料拥有兴趣,才有学习下去的动力,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进行学生小组合作之前,先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全新的学习话题,与教材书中的传统知识点不同,结合学生的喜爱赋予教学内容新的生气,让学生产生探索下去的热情,在这种动力的支持下能够探索到重要的知识。

结语

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学生是小组合作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起到“导师”的作用,要帮助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与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之前,要分学科对教师关于学案编写、提问艺术进行培训;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家校通”等方式提醒家长监督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学校的软硬件支持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利利.试析小组式学习在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4):75.

[2]黄丽玲,王月,凌丽媛.高中地理小组合作教学案例分析[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12):84-8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地理问题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