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视角下小学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研究

2019-09-10 07:22汪小波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二次开发小学数学

汪小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根本。当下,基于情理视角下小学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文章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情理视角下小学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理视角;教材研究;二次开发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使用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板块之间联系紧密,编排合理;“卡通”教师巧妙点拨,生动活泼;文化资源适度拓展,循序渐进。经过部分内容的顺序调整后,更加符合学生特点,融合教师教学,适合学生学习。但是,教材只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文本和载体,不是所有内容都匹配、贴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所有情境都完全适合每名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备课时,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活用教材,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有必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对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把富有情境又理寓其中的教学资源植入有研究价值的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零距离接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利用已有经验,快速地进入学习模式,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笔者以教材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为例,进行如下分析。

一、引入生活这股“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作为补充教材内容的“活水”,对推动教材二次开发T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小学阶段,提升数学教材的趣味性非常重要。许多教师都希望能从生活人手,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显然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笔者认为,要引入生活这股“活水”,要进行“筛选教学重、难点一生活趣事导入一情感激发一理性思考”这四个步骤,详细分析如下。

筛选教学重、难点,即教师在讲课之前要通读教材内容。这里所指的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既然是

初步,教师就要控制好难度,明确教材内容中有哪些是可以拓展的,有哪些是可以一带而过的。

生活趣事导入,即通过生活实物导入教学内容,如常见的桌椅、书本、铅笔盒、尺子等,只要是带角的都可以。同时,为增强生活实物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奇形怪状的生活实物。

情感激发在生活趣事导入的阶段就已然进行,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用角绘制一幅风景画,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理性思考是最后的核心环节,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定义、特点、分类、用途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实物——七巧板,通过使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了解边角关系,拓展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一系列关于角的知识。

二、寻找知识的生长点

笔者认为,所谓知识的生长点,其含义相当广泛,既可以指知识拓展,又可以同学科融入结合在一起。在寻找知识生长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1.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主流教学理念,其旨在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并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因此,教师要以此为指导,通过“问题引入一要点分析一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设问:角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然后让学生以关键词“角”为要点,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从美术、科学等学科角度阐述问题。

2.遵循多样性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多样性,指的是以角为关键词的所有可能涉及的知识,没有一定的限制。在寻找知识生长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材内容作为“根”,把其他拓展内容作为“枝叶”。由根出发自然可以生出不同的枝叶,教师能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树”会生长得更茂盛。正如上述分析,引导学生从美术、科学等学科角度阐述问题,通過学科融入达到知识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举一反三能力也将提升。

三、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完善学生解题思维的重要助力。在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及时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对完善学生的感性和理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分析角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列举生活实物等方式,让学生明白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再通过超市买东西,测量身高、体重等生活行为,阐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提升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讲解角的边角特点和分类,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

综上所述,基于情理视角,教师要严格把握“生活教学…‘知识拓展…‘数学思想”三个关键词,通过三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当然,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教材,而应该尊重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让教学更加高效。基于情理视角下小学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只要数学教师能够摆正教学态度,把握教育趋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子,就一定能够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小学数学教材二次开发途径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冯桂群.小学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5(17).

[2]丁加宽.浅析对小学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以《图形的旋转》为例谈教材的二次开发[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4).

猜你喜欢
二次开发小学数学
初中生物教材插图的分类及二次开发
例谈对高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
浅谈CAD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及工具
例谈课本习题的“二次开发”
高中物理教材导入的“二次开发”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