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9-09-10 07:22张泽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高效教学核心素养

张泽

摘要:数学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当下,核心素养是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词汇,教师要充分理解其内涵,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所具备的这种综合能力,主要有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多种核心素养。对此,教师要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也能顺利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主要从数学意识、数学技能、数学语言、数学思维四个方面来阐述。

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习惯和意识。

数学技能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包括心算能力、口算能力等。

数学语言是指学生能够借助简单、科学的话语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决定性影响,表现在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也关系着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策略

1.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通常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有着爱玩、爱闹的天性,喜欢实践。教师应該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活动形式,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提前制作不同长度的纸条,如1 cm,3 cm,4 cm,6 cm,8 cm等,要求学生随意选择3张纸条拼成一个三角形。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对三角形的种类有全面的认识,也可以按照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及其三边关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全身心参与,不仅达到了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还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形状与三边长度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合理设计问题,夯实基础知识

教师应该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适时提出问题,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让学生可以逐步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促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带领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接下来,教师让学生阐述3x6所表示的含义,并尝试说一说0.3 x6所表示的含义。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结合学生讨论的结果,用设疑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即“一颗糖的价格是0.3元,买6颗糖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可以逐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这样既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

3.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促使学生数学探究能力不断提升。为了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式思考与解决问题。只有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才能有效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快速解决数学学习的各种障碍,拓宽解题思路。例如,在一道小朋友排队的题目中,小明从前往后数,他处于第六的位置,从后往前数,他处于第五的位置,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学生刚开始看这道题时一筹莫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排队示范,便于学生直观的获得答案。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解决问题,用△表示小明,O表示其他小朋友,即00000△0000,最后答案为10个小朋友。

4.联系生活实际,形成良好数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小学数学教材有着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并且里面选择的情景图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数学知识,从中渗透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升与毫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将各种瓶瓶罐罐的容量记录下来,对升与毫升产生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这样学生会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中渗透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理解难度较大,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如自然数、整数等基础概念,同时也包括由简单到复杂的计算等,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轻松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以达到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纯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 34).

[2]张慧.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6).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高效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