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9-09-10 00:11孔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7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有效指导创设情景

孔伟

摘 要:实验教学的主要原则,实验教学的有效设计。

关键词:创设情景 、提高探究兴趣、整合完善探究实验、精心设计、有效指导、合理整合。

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化学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它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迅速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帮助内化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启迪学生思维,体验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创设新颖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根据教学内容用演示实验或创设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景等, 诱发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有了想亲自探究实验现象的兴趣时,教师的课已成功了一半。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以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根据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设计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一汪“清水”,习习“微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映红课堂这一片“桃花”,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又如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教学中,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演示了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用石蜡粘有一小木板)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学生思考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的原因是什么?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很自然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

二、适当增加规律实验 提高学生探究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到和掌握规律。又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整合完善课本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像力、独立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有时我在学生预习的情况下,对实验提出新要求或实验的不足,引导学生大胆探究,设计实验完善方案;不仅使学生更易掌握化学知识,且能更有效的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在金属与酸反应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时,变量的控制是实验的关键,怎么才能让四种不同的金属与等浓度的酸同时接触,从而观察对比反应的速度呢?像教材中用四支试管实验显然很难做到,因此,应该改进反应容器,使四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同时与相同的酸反应。我们可以废物利用,将一个塑料矿泉水瓶的瓶底和瓶口剪下,在瓶底中放入交叉的两块塑料片,再将瓶口倒插在塑料片上,像一个漏斗。实验时,在塑料片分割成的四个小仓内分别放入镁条、锌片、铁钉和铜片,再向“漏斗”中倒入适量的酸。这样,就能让四种不同的金属同时与等浓度的酸接触而发生反应,通过观察反应的速度就能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样改进既体现了对比实验的优点。实验完全控制了酸的体积、浓度、开始反应的时间等一系列影响实验的变量,使结论更准确可靠,又培养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利用生活中的废物,制成我们实验探究的器材,节约了药品,减少了污染。

四、精心设计有效指导,确保实验探究有序进行。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而应更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由学生指明探究方向和传授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否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使探究流于形式,有时则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这些都须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和设计。

比如“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一节,鉴于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氧气的制法,已具备一些制备气体的简单知识,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

(1)反应原料的选择:课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P116的习题5并动手操作P122的"课外实验",上课时教师再补充学生想不到的反应碳酸钠和盐酸、碳酸钙和硫酸等部分反应,师生讨论确定反应原理。

(2)继而提出“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吗?”学生们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时再让学生讨论教材[探究]:“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讨论决定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的因素,然后让学生联系制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的探究活动,(我开始不是将几套装置都组装好展示给学生)最后把他们的设计绘出装置图展示出来,并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他们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我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请学生根据自己桌上的仪器组成一套装置,并制取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组织讨论:①二氧化碳与氧气实验装置的异同并归纳出实验装置的确定方法。②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③装置中的仪器你能否找到代用品。通过环环相扣的探究实验,不但使学生牢固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而且使学生知道探究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不仅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还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雷宇,张文华,彭慧。“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渗透微格教学原理的探究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2012(7)。

[2]杨明生,关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报告[J].化学教育,2012(1)。

[3]王春。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探讨[J].化学教学,2009(7)。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有效指导创设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有效探究源于精心的设计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