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民居雕刻中的传统图案装饰艺术探析

2019-09-10 01:27许钰灵
美与时代·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统图案装饰艺术雕刻

摘  要:徽派民居素有“无居不雕刻”的美誉,徽州匠师的三雕艺术精美绝伦。所见之处民居皆雕梁画栋,反映出对“福、禄、寿、雅、善、美”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走进徽派民居,可以从传统的雕刻图案装饰中看到东方文化的缩影。

关键词:徽派民居;雕刻;传统图案;装饰艺术

徽派民居,指古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类型。古徽州是指今安徽省的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位于黄山脚下,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明中叶以后,徽州商人崛起,称雄商界长达数百年。“贾而好儒”的一代代徽商们在他们的家乡建民宅、修祠堂、竖牌坊,他们在建筑中融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内部装饰的巧思,使徽派民居不仅实用,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徽派民居由一组室内外空间组成,包括大门、天井、堂屋、厢房、院落等,都表达着空间的韵律感,是当时社会文明的象征、生活的缩影。徽州民间的砖雕、木雕、石雕别具一格,徽商在民居中注重对布局结构和内部装饰的要求,规模宏伟、结构合理、风格典雅,特别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雕刻,工艺精致。

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递、宏村、唐模、南屏、呈坎、关麓、昌溪等。其中,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民居素有“无宅不雕花”的美誉,注重装饰和美观,砖雕、木雕、石雕在住宅中得到绝妙的发挥。徽州匠师的三雕艺术精美、内敛,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砖雕门罩、木雕梁柱与建筑融为一体。徽派民居在木雕艺术中追求儒家文化,体现对“福、禄、寿、雅、善、美”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室内多为木雕,重点部位是院内的隔扇、面向天井的栏杆、靠凳、屏风、楼板层向外的挂落、檐口、梁架等。雕刻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多采用圆雕、浮雕、透雕,或多层透雕。徽派民居雕刻图案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民俗传统意义,值得挖掘并继承。

徽派民居雕刻的装饰图案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传统纹样

(一)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写成“卍”,为逆时针方向(如图1)。“卍”字是一种古代符咒,用作护身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佛教认为“卍”字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种锦纹,寓意富贵不断。万字纹代表的是生命的旋转运动,有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含义。

(二)回字纹:象征福寿深远,吉祥绵长(如图2)。是古代雷纹演化而来的几何纹样,有雷云纹、钩连雷纹、三角雷纹等。以连续的回旋线条折绕组成的几何图纹,其中有圆滑的“火镰纹”;有斜的“钩连雷纹”,曲折排列、递连搭接、间隔交替;有方正的“乳丁雷纹”,中间凸起乳丁。回字纹有单体的形式,一反一正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常用二方连续的图案,四方连续组合。

(三)方胜:由两个菱形压脚相叠组成的图案,象征优美、优胜的吉祥寓意,以其型的压角相叠,象征“同心”(如图3)。

(四)盘长:佛教法器之一,又称吉祥结。是因为绳结的形状连绵不断,没有开头和结尾,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含有长久永恒之意,代表绵延不断,民间由此引申出对家族兴旺、子孙延续、富贵吉祥、世代相传的美好祈愿(如图4)。

(五)古钱纹:民间吉祥常用纹饰,原型是阴阳符号的结合(如图5)。钱,古称泉。“泉”与“全”谐音,两枚古钱称为“双全”,十枚则称为“十全”。有儿女双全、十全十美的寓意。

(六)如意纹:如人之意,故而为名(如图6)。如灵芝和云头状,有富贵如意、祥云瑞日之意。

(七)佛教八宝:由器物和祥云组成,这些器物是神佛所持有的法宝、器物,人们将这些器物作为神佛的象征,认为它们具有辟邪防灾、逢凶化吉的作用。八宝又称八瑞相、八吉祥,由八种识智即“眼、耳、鼻、音、心、身、意、藏”的感悟显见,描绘成八种图案纹饰,依次为宝瓶、宝盖、双鱼、莲花、右旋螺、吉祥结、尊胜幢、发轮,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象征吉祥、幸福、圆满(如图7)。

(八)道家暗八仙:又称“道教八宝”,是八仙所持的法器(如图8)。分别为葫芦(铁拐李)、团扇(汉钟离)、渔鼓(张果老)、宝剑(吕洞宾)、莲花(何仙姑)、花篮(蓝采和)、横笛(韩湘子)、阴阳板(曹国舅)。八仙和暗八仙,共同表达了吉祥长寿的寓意,常与卷草纹、缠枝花卉纹组合使用。

(九)四艺图: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大多通晓“四艺”,是中华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四艺指抚琴、弈棋、书法、绘画,赞颂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如图9)。

在徽派民居中,这些纹饰雕刻随处可见,它们点缀在梁、椽、柱、门、窗上,表达了徽州人民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如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

二、祥瑞动物

祥瑞动物是指用吉祥寓意的动物为装饰图案,如:龙、狮、凤、麒麟、马、虎、鹿、鹤、象、猴、喜鹊、蝙蝠、蜜蜂等(如图15、图16、图17、图18)。

蝙蝠同“福”,代表吉祥如意。

“五鹿图”取“路”“禄”音,寓意五路财神、禄到福到。

“八骏图”寓意龙马精神。

“麒麟送子”,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寓意麒麟送来的童子,是经世良材、辅国贤臣。

“仙鹤”,姿態舒展,长喙衔着灵芝与松树或松石组成场景造型,长脖、长腿,寓意长寿;四季常青的松树寓意勃勃生机,表达“松鹤延年”的吉祥祝福。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占星。常用蝙蝠、梅花鹿、仙鹤象征“福、禄、寿”。福,意为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福、禄、寿”三星的形象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

“鱼”同“余”,为富余、吉庆象征,寓意生活幸福、美满富裕。

“三阳开泰”,三羊同“三阳”,阳盛之极,寓意万事兴旺、吉祥如意。

“象”与“祥”谐音,大象因稀少而高贵神圣,搭配常绿植物,期盼万象更新、锦上添花。

“丹凤朝阳”,丹凤面对太阳做欢鸣腾飞状,象征美好和光明,寓意天下太平、吉运当头。

“狮”与“事”谐音,表达了百姓事事如意的愿望,大狮子和小狮子组成的太师少师,寓意官运亨通、爵位世袭。

三、博古

“博古”图案是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典雅纹样。博古指古代器物,如古瓶、瓷器、鼎炉、玉器、字画、盆景等被用作装饰造型时,均称博古,象征着知识广博,儒雅的文人风度,是徽州民居木雕选用较多的图案,为了连贯造型,博古造型组合中会添加牡丹、梅花等花卉,佛手、石榴等果品作为点缀,琳琅满目,古色古香,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图19、图20、图21、图22)。

四、山水花卉瓜果

古徽州崇尚自然的观念,是直观表现大自然的图案,包括禽鸟鱼虫、奇花异草以及山水图案。明代中后期,受新安画派山水花鸟画的影响,自然景象成为人们喜欢描绘的对象,花卉纹样有梅花、莲花、荷花等。

徽州人民为表达美好、甜蜜、收获的吉祥寓意,多出现花卉瓜果类题材。花卉图案多以独枝花卉、缠枝花叶等形式。梅、兰、竹、菊、松柏、牡丹、荷花、石榴、桃等图案。“瓜瓞绵绵”源于《诗经》中“绵绵瓜瓞”,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一类是瓜连藤蔓枝叶,有的还加上蝴蝶图案,“蝶”“瓞”同音(如图23、图24、图25、图26)。胡氏宗祠有四幅《荷蟹图》,谐音“和谐”(如图27)。

花卉瓜果多和其他景物配合构图,表现特定的寓意与主题。如牡丹和凤凰表达富贵;梅花和喜鹊表达喜庆;几个金黄的柿子表达事事如意;“梅兰竹菊”四君子表达志趣品格的坚贞高洁;石榴、葡萄多籽寓意多子多福、子孙繁盛;松柏是长青植物,象征人生命长久;竹子有节,挺拔向上,寓意人的禄位和生活节节高升。和博古器物类搭配,鲜活且典雅,相互映衬。花卉瓜果展现了勃勃的生机和玲珑、精巧之美,既可以借物抒怀,又能体味到生活的甜美。

雕刻图案也有动植物组合或物物组合,如“松鹤延年”(松树、仙鹤)、“多福多寿”(桃、蝙蝠)、“平安如意”(花瓶、如意)、“福寿双全”(寿桃、佛手)、“四季平安”(花瓶、月季花)、“五谷丰登”(谷穗、蜜蜂、灯笼)、“吉庆有余”(戟、磬、双鱼、花瓶)等。

五、人物民俗

徽州民居雕刻的题材受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影响,多为情节化的人物故事,有民间传说、戏文故事、民情风俗、渔樵耕读、历史故事类纹样,通常在门窗装饰中心,图案力求简约和概括,往往布局在中间小块的版面,周围以大面积线状纹饰进行衬托。故事来源于著名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神话传说等。一部分提炼进行舞台布局,一部分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如“车胤囊萤”“苏武牧羊”“太白醉酒”“姜太公钓鱼”“伯乐相马”,通过故事本身的教育来寄托主人吉祥如意、家业兴旺的美好愿望。

黟县宏村承志堂,有“民间故宫”的美誉,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中门上梁正对厅堂雕“百子闹元宵”,100个小男孩,有舞龙灯、凤灯、鱼灯、狮子灯的,有吹喇叭划旱船的,有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充满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是“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生动写照(如图28)。正对的梁额上雕的是“唐肃宗宴官图”,共有30多个官员,围着四张八仙桌,或弹琴或弈棋或读书或作画,举止形态各异。

斗拱的上方雕有“南北财神”,再上方设计了“渔樵耕读”四根木雕立柱,代表了四种职业(如图29)。宏村承志堂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樵耕读”等均为雕刻精品。

承志堂的“刘海戏金蟾”“和合二仙”(如图30)撑拱成为一对。左右造型大体对称,人物造型活泼,喜庆热闹,体现世人渴望富足、和谐的生活愿望,还有骑在狮子上的武将、点状元的魁星、单个的八仙、“福禄寿”三星等。

多人物一般是历史典故、神话故事、戏曲情节(如图31、图32)。“累世同居图”人物众多,人物之间顾盼呼应。“渔樵耕读”四个场景经常出现在撑拱雕刻,宣扬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平和思想。

雕刻以典型的细节和场景做特写,刻画市井生活,反映社会状况,表现徽州人民的日常生活或民间风情,如“小桥流水人家”“居家乐”“牧归”“临水人家”“夏日田园杂兴”等,反映主人希望家业兴旺的美好愿望。

徽州,白墙黛瓦的民居、巍然屹立的牌坊和祠堂、精美的雕刻,宛似一幅幅意境悠远的水墨山水画卷,追寻着岁月留下来的印记。徽州民居的雕刻图案,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艺术风貌,物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徽派民居雕刻深深打上了徽州伦理价值观的烙印,其装饰的寓教于美对现代生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飞,钱明.中国徽州木雕[M].南京:江蘇美术出版社,2013.

[2]丛慧珠,崔毅,丛艳林.中国民间吉祥图案集[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3]黄全信.中国吉祥百图[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许钰灵,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

猜你喜欢
传统图案装饰艺术雕刻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长袍后面的辉煌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传统图案与现代文化·生活·设计的关系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装饰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的发展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