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滋有味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9-09-10 07:22谢宇靖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5期
关键词:语文味预设个性化

谢宇靖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在“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等几个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与文化素养得到同步的提升,这就是“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兴趣;预设;个性化

一节好课堂,就应该处处洋溢着“语文味”。怎样上才能“让课堂更有语文味”,这是我一直思考的。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与文化素养得到同步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可以落实在“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31课《恐龙的灭绝》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

《恐龙的灭绝》这篇文章可以说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展现了在中生代时期,遍布恐龙的神秘世界。最后更引起人们反思: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从电影、书籍或者博物馆里,来回忆恐龙往日的辉煌呢?

恐龙是已经不存在的生物了,然而“恐龙”却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文章从题目到内容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更加引起孩子们的探究心理,从这个角度说,它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极好范例。

在《恐龙的灭绝》的教学中,我贯彻“让课堂更有语文味”的教学理念,通过激趣,质疑、适当巧妙地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完成课堂的教学,本课我着力以探究性学习为主。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师生一起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以读代讲,反馈字词;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接下来我就我在教学中几个环节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探讨有关“语文味”。

一、激趣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抓住孩子们爱恐龙的特点,当我拿着那只可爱的手工纸“恐龙”进入教室时,我先写了“恐龙”两字,我问:“谁能来给大家讲讲恐龙?”“哗啦”许多只小手都举起来,争着想把知识说给大家听,有的说:“我知道脖子最大的恐龙是长颈龙;”有的说:“最凶猛的恐龙是霸王龙!”“我知道有三角龙……”这里我结合PPT出示了一些的有关恐龙的图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不光是简单的看,还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来谈恐龙,激活了原有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并在看图片的过程中理解“庞大”。

我又写上“灭绝”,问:“那恐龙又为什么会灭绝的呢?”马上,孩子们又兴奋起来:“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才灭绝的。”“是强烈的地壳运动,使恐龙灭绝的。”听着孩子们讲得这样头头是道,我看时机差不多啦,引导孩子们:“那课文里又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吧!”

二、闪烁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问题对学习活动具有良好的唤醒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在新授开始时,我由生字“谜”开始,指导书写组词,引出课文的主线“恐龙灭绝之谜”然后展开讲授,最后小结“恐龙虽然庞大,却无法躲避寒冷,不能忍耐严寒,还不如哺乳动物呢!说到底,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还是个谜,或者,只有等你从书籍中吸取知识来揭开这个谜了!”再由“谜”字结束全文,起到首尾呼应,更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让他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想碰撞。

三、回归文本,抓住重点词学习课文

我们人类只有三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在这一自然段学习时,我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的字、词。比如:消失也就是灭绝的意思。在感悟“短多了”的时候,我把这里的“三百万年”“两亿年”转化为阿拉伯数学。目的是为什么让学生在两个较大的数字上进行比较,从而十分直观地感受“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相比可就短多了”。

四、预设教材,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

所以,我的教案也分成了3个预设。如在讲到恐龙被冻死的一个原因: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變得十分寒冷。当学生讲到“突然”这个词时,就马上让他们读,通过读来体会到他们独特的感受。当讲到行星撞地球时,就马上运用录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再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合理运用生动的课件去冲击学生的视觉,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也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服务。饿死之说,通过这一研究,需要理清与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我采用引读的方法,尘埃将太阳遮住了,正是因为没有阳光的照射,所以生──植物大量枯萎,死亡。师:正是因为植物大量的枯萎,死亡,所以生──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师:正是因为这些动物的减少,所以生──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教学时我安排了排列游戏,轻而易举的将事物之间的联系理顺了。我也不用多说什么,很简单地过去了,也节约了时间,这样的方法我觉得是一举多得。遇到有类似结构的文章,在教学时我想这样的方法还是可取的。

五、使用关联词,让语文味在“说”中传播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往往过多注重学生阅读和说话的训练,认为读得响亮、说得流畅,语文教学目标就达成了,可细细想来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那就是要说得“有条理”了。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再让学生带着“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朗读,边读边思考,最后我以问引读,学生以读代答,学生自由读并思考。利用课件出示,连续多次让学生使用“因为……所以……”的关联词回答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读了课文,还让学生说得更加有条理,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六、学法指导,“把书读薄”和“把书读厚”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

1.“把书读薄”。当学生自由选择回答他喜欢的段落学说的时候,选择到预设1片段时,师:像你们这样,认真品读,划出重点语句,提取关键词语,就可以把那么大一大段文字,写成“小标题”-严寒说(相机板书),这样的读书方法就是老师所说的“把书读薄”法,真了不起!你们试试看,在文中,还能不能运用这方法?(学生根据提示,很快就会到相应的关键词语,老师再次引导学生提炼小标题,“撞击说”“偷吃说”“传染说”“降温说”,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2.“把书读厚”。引导学生想象“严寒说”中,书本上没有提到的各种可能……告诉学生,这种能够读出书本文字以外读书方法,就是“把书读厚”。

方法交给孩子们了,需要得到当堂练习反馈,可以当堂检测他们的掌握程度如何。一堂好的语文课,也应该像数学课一样,交给方法,通过不断练习,来巩固这个方法。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清楚自己心中要做什么。在这里,我又想起第一次磨课时候,胡老师提出的建议:“备课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想清楚我们究竟让学生学会什么,再考虑通过什么途径使用什么方法去达成教学目标。”总之,上课之前,是必须记住:要围绕目标,抓住训练的时间,去完成目标,自己心中的教学主线要十分明确,才能更好地去达成目标。一堂课不管你的设计有多么巧妙,更应该适时把控课堂,把巧妙的课堂设计落到实处这才是关键。教学,不但完成“教”的任务,更应该关注到“学”到了什么,老師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一堂课里学生的出彩,才是课堂的出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沈明明.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J].成才之路,2010,15.

[3]郭黎明.让语文课堂洋溢着“语文味”的芳香[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9,12

猜你喜欢
语文味预设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同桌宝贝
浅析预设的应用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