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共鉴共赏,奇思相析相创

2019-09-10 07:22谢坤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名句群文议题

谢坤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为了充分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纵横相连,巧妙组文,发挥群文优势

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之一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议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教材就是这个“一”,而群文阅读就是能够达成学生“举一反三”最有效的方式。

在选择文章,选定“议题”时可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次阅读的训练重点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可以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如人教版必修二就分为“现代抒情散文”阅读、“先秦两汉诗歌”阅读、“古代名家散文”“演讲稿”阅读等四大类。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议题,围绕议题精选文章,从而提高整篇文章的实用效果。

主题能体现教师明确的教学意图。教师可以从作者、体裁、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心选择文章。例如: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写景抒情为主题,如“万壑风流竞自然”“天南海北总关情”“三山五岳竞风流”“人文景观显魅力”;以时间为主题,如“四季谱华章”“历史蕴智慧”;以人物为主题,如“名家风范”“英雄好汉”“赤子之心”“凡人风采”;以文言经典为主题,如“孔孟章句”“魏晋风流”“唐宋余韵”“逍遥游”等。可以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自然”“可敬的生灵”;以哲理为主题,如“家书里的风骨”“生活里的宝藏”“大自然的启示”等。

二、类比整合,求同存异,提升理解能力

类比阅读即将同一类型,同一“议题”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进行评价、比较与思考。类比式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类型,这种阅读形式将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同时展现给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去思索和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人教版必修四中有一篇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们可以联系另一篇文章《触龙说赵太后》,同时搜集了一些简短的关于“父母之爱”的阅读材料,引领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这些故事,并对比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在表达形式的异同,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有慈祥,有严厉,但透过这些表现,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父母之爱,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爱父母,爱身边的人。又如人教版必修四中有李清照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补充选修教材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李清照词的阅读,在对比中,对李清照的理解就会更深入。丰富的阅读素材,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使得他们认真体会了解每篇文章的主旨,对比材料的同与不同,求同存异,在阅读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多篇并重,丰富情感体验,促进审美再创

通过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提升其情感认知水平和激发其文学创作灵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三中有杜甫詩三首——《秋兴八首》(其一)《登高》《咏怀古迹》,作品悲壮严肃,沉郁顿挫,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我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的阅读目标:走进杜甫,理解诗人的情怀。并引导学生阅读选修教材冯志所写的人物传记——《“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以这篇传记为纲要,广泛阅读理解杜甫的诗歌,体会其中不同的情感。在诵读、品味文本中,学生纷纷感怀于杜甫诗中所传达出来的家国情怀——个人的身世之叹,百姓流离之慨,国家动荡之悲。好一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千古诗圣,学生从大量杜甫诗歌的阅读鉴赏中,感受到诗人的人格魅力,更学会了正确面对人生逆境。

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阅读素材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解决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新的收获。

四,身体力行,开展群文活动,厚实文化积淀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使学生更好的积累文学素养。

(1)每日一句的积累,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作为课堂检验的重点,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发现了汉字里蕴含的审美价值,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有利于有利于群文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2)名言名句推荐活动,每天由一位同学将喜欢的名句写在相应的专栏里,并上台进行3分钟左右的推荐演讲,其余的同学可以写也可以为自己选择,将自己喜欢的名句放到摘抄本或者作业本里,这样轮流推荐,大家共享。

(3)举行朗诵会,比如经典文本朗诵,诗词朗诵。结合课文新课标,教师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每次分组举行,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要求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此活动增加了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也增加了学生对文化更深的认识。

王林博士撰文称:“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一场语文教学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国内语文教育界酝酿、思考、实践,这就是群文阅读。”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路上,我们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且走且总结。

猜你喜欢
名句群文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中庸》名句节选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