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道德教育的源泉

2019-09-10 03:47孙刚成林婧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德性母爱德育

孙刚成 林婧

摘 要: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是道德教育的两种基本范式。要实现道德教育“规范”和“德性”的双向诉求,必须重视母爱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母爱通过其内容、方式和结果这种“生产线”模式不断唤醒个体的德性涵养,并从角色承担、亲社会行为和人生观教育三个角度实现对个体道德的发展教育。同时,母爱因其超越性、传递性和情境性完善规范教化,并通过个体遭遇道德事件和故事,从情感角度弥补学校道德教育的不足,以教育对话的方式促进个体道德成长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补位教育。因此,母爱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都是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交叉点,是培养个体道德自律、追求至善和实现自由的重要影响力,是道德教育的源泉。

关键词:母爱;德育;规范教化;德性涵养;德性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4-0078-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4.014

Abstract:Normative indoctrination and virtue cultivation are two basic paradigms of moral education. To achieve two-way appeal of “norms” and “morality” in the mor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mportance of maternal love to moral education. The maternal love, through the “production line” mode of content, means and results, constantly wakes up the individual moral culti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morality education is real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ole playing, pro-social behavior and outlook on life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its transcendence, transmissibility, and situational perfection, maternal love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moral events and stories, and promotes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 moral through education dialogue. Therefore, either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r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maternal love is the intersection of normative education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dividual moral self-discipline, 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freedom, and the source of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maternal love; moral education; specification indoctrination; moral cultivation; virtue

規范教化和德性涵养是道德教育的两种基本范式[1] 。实现“立德树人”的中国特色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重任,需要借助母爱把握好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理论与实践契合点。如果学校单方面进行道德教育,那么,完整的道德教育系统就会遭到割裂和瓦解,这样的错误将会影响构建以道德规范为基本支撑、以个体德性养成为价值目标的道德教育范式[1]。而要实现道德教育的“规范”和“德性”双向诉求,人们应该重视以母爱为核心的家庭教育对个体德性自觉的完善和唤醒。

1.德性涵养之含义

德性涵养是由德性和涵养两个互动的概念组成的。德性是判断善恶精神的品质,其中,品质是德性的内在涵义,德行是践行德性的外在表现。因此,品质和德行是德性的一体两面,即静态内涵和动态实践构成德性。涵养是滋养,即涵养德性,包括德性的培育和践行,因此,涵养要求品质和德行的协同行动[2] 。德性涵养就是德性的培养和实践,需要将品质和德行外显化,达到从静态概念转化为动态实践的境界,实现将“德”内化为“得”的本质要求,即得道成性,亦即“得”的终极目标是成人,通过养德而成为仁人[3] 。因此,德性是涵养的培养内容,涵养是德性的培养方式,两者相互扶持实现“得”人。德性涵养追求的是从实践出发,内化德性,提升个体精神品质,塑造积极的德性人格,充分挖掘德性的提升和完善自身修养的内在价值,不断增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自觉体验,最终成为富有德性之人。

2.灵活多变且富有成效的情境式母爱更容易唤醒德性涵养

众所周知,学会遵守规律和正确的规则与规范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规律、规则和规范建立在抽象的理论之上,若将它们视为道德教育的最终追求,则德育将会陷入无力性、空乏性和虚假性的氛围中,从而德性本位被知识本位僭越,一种静态的非连续的物化的静态价值将占据核心地位,从而失去道德价值的本真涵义[3] 。同时,功利化道德的追求没有将道德内化于心,当遇到道德事件时,很多人就会选择成为旁观者,这样会导致群体性的道德冷漠和社会道德危机,而持续的道德偏离风气会滋生价值观迷失的错位现象。因此,当德性涵养处于沉睡状态时,个体的向善追求就会停止,社会的发展就会变得缓慢或迟滞。

母亲作为促进个体道德成长的核心成员,她对子女的无私之爱于个体的德性唤醒有着显著的独特价值与特点:其一,母爱超越知性,以德性为本。这是母爱可以唤醒德性涵养的关键所在。母亲对德性的唤醒主要体现在涵养上,即在释放主体自然潜能的基础上培育呵护人性的德性,故人性是母亲要涵养的重点。人性是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所体现出的共情心理,而母亲的榜样身教就是人性的最好阐释,用身教代替言教,传达的是德性与主体内在价值的契合点。这种契合点包含道德知识而又超越道德知识,将德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个体面前。另外,母亲对个体的德性涵养具有相对稳定性与持久性,这是母爱对德性涵养唤醒的重要特征,是保证德性为本理念顺利实施的关键特征,也是个体在母亲德性教育感染下自主塑造德性品质的缘由;其二,母爱通常以动态化的德性样态呈现。这是母爱唤醒德性涵养的方式。德性以静态的概念呈现,要求个体做到由内到外的德性涵养,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蜕变。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道德自律,母爱作为个体最真切的陪伴情感,因动态化呈现而为这一目标助力。母爱动态的呈现形式,有可能是个体孤独时的拥抱,也可能是个体彷徨时的语重心长……虽说这是平淡无奇而且最容易让人习以为常的情感传递,却足以唤醒个体的内在德性,增强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母爱的动态呈现不仅体现为行为的动态性,还体现为道德内容的动态性。也就是说,母亲对个体道德培养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具体情况随机动态变化的,这种动态变化区别于学校德育内容的规律变化。母亲会因个体的不同、情境的不同等不断调整道德教育的内容,因而,母爱的动态化德性呈现是唤醒个体德性的重要因素;其三,母爱对德性的唤醒突出表现为道德资源的生产性。这是母爱唤醒德性涵养的结果。道德冷漠是自私的表现,是一种假道德,只愿意享受道德的输出产品,而不愿意生产道德资源。只有当个体学会道德资源输出时,才能迈开德性涵养的步伐。母爱其实是一种道德资源输出,它让个体感受到爱的力量。个体享受这种特殊待遇的同时,母亲在细节之处对个体的细微引导,将会使个体潜移默化地学会并实践道德资源输出,从而建立起立体式的生态道德资源循环网。故母爱的实践性和感染性是道德资源生产的最佳引导力量,从而不断形成最佳生成场域。综上所述,母爱通过其内容、方式和结果不断唤醒个体的德性涵养,这种灵活多变而富有成效的情境式德性唤醒模式将不断实现个体的道德自律。

3.母爱对德性涵养的发展教育

理解是两个主体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主体间心灵的真诚开放为理解擦出碰撞和融合的火花。因此,理解具有双向性[4] 。理解的双向性是唤醒德性涵养的重要心理基础,母亲和个体的一对一形式为彼此的双向理解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好地唤醒个体的德性涵养。因此,母爱中的善于理解是个体道德生成的基础。

母爱对个体的德性唤醒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实现:其一,角色承担。科尔伯格认为,单纯的认知刺激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不能对道德发展起到直接引导作用,比认知刺激更重要的是一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刺激,即“角色承担机会”。而角色承担是道德判断的核心[5] 。因此,角色承担是唤醒德性涵养的重要力量。母亲是个体道德成长过程中接触最频繁和最有影响力的角色,其在生活中对家人的关心照顾,对陌生人的热心帮助,待人接物的点点品质等,都会使个体耳濡目染,这样的耳濡目染是母亲和子女相互理解的行为范式。子女受到母亲角色的影响将会在生活中逐渐增加角色承担机会,达到“共情”的道德体验,选择合理的道德经验,追求善的境界,唤醒德性;其二,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成分,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是角色承担的成果展示。所以,亲社会行为有益于助他情感和行为的产生。而且,亲社会行为实践可以增强积极的道德自我形象,提升个体的道德一致性[6]。母亲通过引导个体在生活场景中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的选择,增进个体对人己关系的理解,提升个体情感中的内疚和共情,使德性涵养进入实践层面。亲社会行为还表现为母亲对陌生人的热心帮助,这类志愿性行为是引导个体道德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德性唤醒的深层次表现。亲社会行为是母爱对个体道德理解的间接转化成果。所以,母亲和个体在亲社会行为养成中扮演着互相理解的角色;其三,人生观教育。德性涵养的过程也是人生观教育的过程,两者具有同一性。人生观教育决定着德性的展现和德性涵养的最终实现。人生的目的是修身以成己,成己是德性涵养的价值归宿,是德性现实化的过程。因此,人生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即得人。其中,个体的利益观、是非观、正义感和德性涵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7] 。因此,正确的人生觀态度是实现德性涵养的基础。母亲对个体的人生观教育主要体现为对个体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指导,以及对个体道德实践的引导,最终影响个体的人生观态度。因此,人生观教育是德性涵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实现的目标,是道德价值本质内涵的深层次体现。这种母爱超越了情感的界限,是个体实现德性涵养道路上的陪伴者、监督者和评价者。通过角色承担的共情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助人理解和人生观教育的人格建构,个体的德性得到唤醒、完善和升华,这种发展式教育是母爱对个体道德成长的独特方式。

1.规范教化之含义

规范教化是指将社会为维护共同生活福祉而建立的道德规范,通过教育感化与行为浸润方式而逐渐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促进个体社会化,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1]。“规范的实践,规定和支配人的能力,赋予人们权威和力量,这是自由的全部的实在。”[8]即规范是一种解放的力量,在社会规范的保护和支持下,人借助社会规范的力量走出盲目和放纵,实现真正的自由。因此,规范为教化提供了外在目的的规训。教化面对的是人的自由条件下的精神的自我创造,即人要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自由,从道德角度来说,就是要形成向善的道德信念,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自由,其核心是教之“上施下效”,化之“使作善”[1]。规范教化是个体实现道德价值的基本前提,是个体的行动指南,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诉求。

2.母爱因其特性完善规范教化

规范教化因其本身的社会伦理价值预设而具有一定的强制干预个体行为选择的特性。教师在学校教导个体要遵守道德规范,这是一种灌输方式的口头道德教育,虽然实现了规范的表面形式,但并未触及教化的核心内涵。而道德教育是软硬兼施而成的心灵教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性。以升学教育为核心追求的学校则更侧重于道德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这样“断章取义”式的教育将会窄化个体道德生长的空间。

母亲是个体情感升华的重要来源,其对个体的爱是促进个体实现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情感化”来源。母爱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而成为规范教化的完善因素:其一,超越性。母爱培育个体的道德养成性,形成超越动物本性的能动道德力量,用道德意志做出理性的道德选择,养成道德自律,成为有德之人。能动的道德力量是个体形成自主性德育的活动力,个体只有将静态的道德认知化为能动的道德行为,才能升华道德本质。母爱的超越性是道德内在价值超越形式化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母爱用情感和实践引导帮助个体超越自身道德认识的局限性,逐步追求德性至善的最高境界,最终超越道德形式,实现有德目的;其二,传递性。母爱的传递实际上是道德信念、道德选择、道德价值的传递。这种无形传递会在个体道德成长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同时,母亲对个体的道德作为都会化作个体的潜移默化习得范式。同样,母亲的道德理念也会无形中成为个体追求至善道德的目标。因此,母亲在生活中的道德作为是个体道德教化的潜在对象,是个体实现德性涵养的重要途径;其三,情境性。母爱的情境性是基于家庭、融于生活、触动于心灵的随机生成。道德教育的人文性是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生活中具体的情境,而母亲在具体情境中的道德抉择是道德教育理论无法阐释的人文性。富有道德价值意义的人文性是母爱对个体规范教化的情感完善。同时,母爱在情境中所体现的道德信念将不断完善个体先前的知识经验和道德体验。总之,母爱对个体能动道德力量养成的超越性,对个体道德信念的传递性和在情境中对个体道德人文性的阐释,是其对个体道德成长的特性,是对普遍适用的规范体系的完善。

3.母爱对规范教化的补位教育

当教育成为教化时,爱就是这种教育的根本精神,也是它的根本形式。教化的爱欲品质意味着一种永恒的赠与和追求状态[9]364 。个体对道德的永恒追求需要学会如何爱,而母爱是个体追求精神境界的榜样。母爱对规范教化的完善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其一,实践层面。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道德思维的养成,是活跃、敏感、深刻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10]。道德思维的养成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不断锤炼,不断积累。个体遭遇道德事件是让个体在真实的事件中发现道德问题,形成道德能力,在道德事件中实现道德生长[11] 。母亲在道德事件中不仅起着引导的作用,还有事件连续性和引导灵活性的保证。同时,母亲给予个体的道德指导中夹杂着对个体的道德期盼,夹杂着个体存在的道德价值。教师在道德事件中所给予的道德指导则更倾向于正误之分,道德情感的缺位将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漏洞。除此之外,游戏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常规力量。母亲在游戏中将是角色扮演者,而不是教师式的旁观者。通过再造生活现象,个体凭借语言,以角色为中介,逐步培养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这也是培养道德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二,感性层面。规范教化的教育理念以所有人为对象,提供标准化、普遍化的道德原则,不允许任何人的超越,这是对当前社会公共伦理生活的一种规范秩序化的把握[1] 。这种理性原则在面对生活中的未知时将无法指导个体作出合理的选择和决定,因为道德教育不是只靠理性就可以塑造个人道德价值取向的。个体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在社会生活中不断遭遇事件,母亲作为与个体朝夕相处的人选,其从情感角度出发,可以弥补学校和生活中所不能给予个体的道德指向。生活中,母爱的情感传递是无形的传递,这种感性理解是通过个体反复看、听、思相结合而生成的。感性反思的生成是个体道德养成的基础,需要将规范融合而成整体概念。规范教化可以教导个体原则性内容,但无法促使个体道德得到充分完美的发展,因此,母爱从情感的角度完善规范教化;其三,教育对话。个体实现精神自由是规范教化的目的,精神自由是道德教育的高级境界,是个体展现其道德价值取向的前提。母爱通过教育对话的形式充分挖掘个体的自由特性,实现自我价值。教育对话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行动,在这一行动中,教育成为一种“召唤性”结构,自我和价值包含其中,教育活动在自我和善的价值世界之间建立了对话联系,实现精神的自我创造[9]196-197 。母亲和个体因亲属关系,沟通方式以对话居多,对话是平等的表現,平等的沟通是激发个体自我创造的前提。个体的道德教育价值是通过自我内化不断形成的,需要在自我和善的价值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因而,教育对话是母爱促进个体道德自由实现的独特方式,是其他媒介不能取代的情感价值传递。总之,母爱从情感的角度对规范教化进行补位教育,以实现规范教化的本真价值。

1.母爱在理论角度上是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互补借力点

道德教育由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两大基本范式构成,是静态价值存在和主体动态价值追求存在的统一体,其存在价值在于人的存在意义本身。因此,真正的道德是要将“应然”变为“实然”,变为行为规范和行为自觉,这种转化是静态价值向动态价值转化的过程,是促使个体内化认同既定的道德规范,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过程[12] 。而规范教化注重灌输规范却忽视了对德性的终极追求,德性涵养注重德性的培育却又容易忽视规范的教化与定向作用。规范教化虽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明确的指向性,但难以实现道德规范的内化和道德自律的形成。德性涵养虽然注重个体对自身的理性超越,有利于实现德性和德行的统一,但容易忽视制度教化,使个体以自我为中心,无视道德规范,最终背离道德教育的宗旨[13]。道德主体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规范与德性同频共振,既注重道德规范的教化,又注重德性至善的引导和激励。

母爱恰好是这两种基本道德教育范式的交叉点。母亲对个体的道德教育以规范为基本内容,通过德性与规范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实现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整合。母亲对个体的规范引导主要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载体,通过言传身教传达其中包含的德性本质,这不仅可以满足道德体验的实践需求,也容易实现道德价值传递的意义。因此,母爱将道德规范的确定性和道德情感的不确定性通过真实的生活情景将其进行融合,促使个体内化道德价值,提升心灵境界,从而实现自主性德育发展与实践。母爱的持久性、纯洁性和无条件性是实现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重要特征,正因为这种重要特征,使其成为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交叉点。其中,持久性是指母亲对个体的道德教导不会因为个体的成长阶段和心理变化而停止,不仅不会停止,还会加深道德价值的追求,向自由人、至善人发展;纯洁性是指母亲所承担的道德教育责任没有任何功利性,只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涵养德性,将德性融入生活,从而提升生活品质;无条件性是指母亲对个体道德成长引导不因时间、地点、目的等而发生转变,不会因个体的道德错误而放弃对其德性的培育。总之,母爱融合了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终极追求,实现了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相互补充与有机协调,实现了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整合教育。

2.母爱在实践角度上是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由智化境”力

由智化境是理论智慧与具体人生境界相结合,实现智慧对人生的指引和超越,推动现实的变革,旨在彰显智慧转化为现实的魅力,最终实现真善美。同样,知识如果没有融入动力系统,道德容易成为说教,成为单一的德行。因此,道德智慧需要指导具体的人生境界,得到智慧的现实化,凸显道德教育形而上的超越性诉求,也彰显现实性的根基[14] 。规范教化从制度、知识层面提供个体生存的方向,这是从理论角度对道德教育的硬性要求。德性涵养要求个体从内而外内化道德,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达到自律自觉,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稳定性因素,这是从实践层面提出的要求。由智化境是从道德本体出发,下移至具体的道德实践。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不断完善个体的预存立场,增强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

母爱是情感和生活的自然结合体,它立足于真实生活,实践和丰富于真实生活,是规范教化的表现体,也是德性涵养的指导者,是两者的由智化境力。母爱的由智化境特征在于母爱的生活性、针对性和随时性:首先,母爱的生活性是其天然具有的基本特性,也是母爱的生活性为道德实践提供了道德现实化的平台。个体在生活中遭遇的事件是道德成长的重要经历,而母亲是对事件指导的重要影响者与亲历者,因此,母爱的生活化促进了个体道德智慧的积累。其次,母爱的针对性主要是指母亲对孩子个体一对一的研究与影响,它不像教师对学生的一对多,而是从小的时刻陪伴与细致入微的观察使然。母爱的针对性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的针对性主要指母亲对待孩子的个性化方式,是随机生成的,是适切的,可以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提供更加宝贵的有效指导;除了形式的针对性,还有德育内容指导的针对性。母亲普遍会依据孩子个体的性格差异作具体的道德指导,这样有利于提高个体的道德成长速度;再次,随时性是指母亲对孩子个体的道德指导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及时对道德事件做出评价。道德事件的发生因时间和地点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个体的道德智慧成长需要超越理性,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母亲对个体的道德指导可以满足道德事件的灵活性,实现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情境性指导。无论是规范教化还是德性涵养,母爱都满足了知行合一。这对个体的德性养成无疑是最宝贵的力量。因此,母爱是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的“由智化境”力。

3.母爱是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内化于行的实践范式

道德教育不仅是一个理智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意志的过程。情感意志的形成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锻炼,因此,道德教育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虽然是道德教育的两大基本范式,但两者都必须从理论走向实践,这样才能培养个体坚定的道德意志。规范教化是道德教育的外在要求,是社会秩序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个体实现德性涵养的内容体现。德性涵养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德性之人的基本途径。但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侧重于不同的道德教育方面,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出能够自律的有德之人。

母爱是个体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情感陪伴,對个体道德成长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母爱对规范教化的补位教育和对德性涵养的发展教育,都从实践和理论角度将道德教育的本质追求巧妙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个体的精神自由,成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人。因此,道德教育应该突破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倡导道德教育走进家庭,走进个体的心灵港湾。当然,强调母爱是道德教育的源泉,并不是否定学校和社会对个体道德成长的重要影响,只是从母爱角度进行阐述。同时,只有当母爱以其明智和公正扶助好的事物、诱发仁爱大德之时,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力量。所以,母爱必须富含人间大爱、富有包容智慧、富有求善特色,才能成为规范教化和德性涵养内化于行的最佳实践范式,才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孩子个体的向善品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熹,朱辉进.论新时代道德教育的双向诉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0):4-6.

[2] 张鹏.论德性涵养及其实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36-37.

[3] 方熹,汤书波.德性涵养:高校道德教育的实然资源[J].大学教育科学,2017(4):70-75.

[4]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3-10.

[5] 吴晓蓉.论大学生网络德性及生成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5):184-187.

[6] 朱一杰,金盛华,万薇洁,等.道德自我形象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7(2):421-428.

[7] 张鹏.德性涵养与人生观教育[J].教育评论,2014(3):93-95.

[8] 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 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5.

[9]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黄富峰.德育思维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7.

[11]李清雁,易连云.儿童道德智慧的养成[J].学前教育研究,2009(5):41-43.

[12]方熹,浦虹.从规范伦理到德性伦理——当代道德教育哲学基础的本真回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49-51.

[13]方熹,杨绍霞.论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的互补整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8-23.

[14]任彩红.论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趋向——基于“转识成智”与“由智化境”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8(6):75-79.

(责任编辑:钟昭会)

猜你喜欢
德性母爱德育
阅读母爱这本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母爱的另一面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母爱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