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外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魏兴才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课堂互动

魏兴才

摘  要: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变革和科技信息的日新月异,外语教学课堂的互动,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多种媒体和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介入,改变了传统课堂。当代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等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建构、合作“互动式”的过程。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语言教学研究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课堂互动;多元识读能力

一、外语教学课堂互动研究综述

众所周知,语言课堂的互动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是提高语言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也是激发语言学习者学习兴趣、自信和学习自主性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互动,教师也可以构建和谐的師生关系,更好地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语言环境,促进有效教学。互动研究始于1981年Long提出的“互动假说”理论,认为从本质上可分为认知互动和社会互动。2004年,王丽萍在《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互课堂》中较早提出交互外语课堂教学概念[1]。徐锦芬将1997年到2009年国内外外语课堂互动研究的论文,从研究对象、内容等方面,把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和趋势进行综述,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启示[2]。2014年,李异飞在《我国外语教学课堂互动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分析》中,从课堂互动研究的理论背景、互动课型,以及互动策略、模式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3]。李素枝于2011年对中外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互动研究进行分析[4]。刘琴和王淑芹分别于2005年、2006年关注情感认知互动策略的研究和互动话语模式的研究[5][6]。2011年,刘岩从教育技术开发的方面,描述了基于RIA技术的学习互动平台[7]。多媒体网络技术出现后,多维互动更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点。2013年,李冬燕等就大学外语教师的多模态课堂话语实现路径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8]。2013年,王莲在《多模态英语视听说课堂的互动分析》中,对不同课型互动分析研究[9]。可见,互动研究从理论深入到实践,从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堂内互动到教师和教育教学技术层面的多维互动,从单纯的环境客体的因素方面的互动到情感认知互动策略,已取得成效。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理论依据

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革新,不仅在语言的观察和分析上,而且在语言的教学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呈现如空间、环境、背景音乐等其他符号系统对语言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多模态的研究让自然话语的分析进入新的领域,更全面和细致地分析话语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话语和说话人的意图。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西方话语分析理论,随着科技的进步也不断发展完善。国内对于多模态话语研究,在近十年内,从最开始的理论的引进和学习,到后来对它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胡壮麟(2007)研究关注多模态化和意义的多模态构建[11]。朱永生(2007)则进一步关注了多模态话语的理论研究方法[12]。李战子(2003)和叶起昌(2006)等,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媒体领域,如广告、电影海报、新闻话语和网络微博等[13][14]。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文章虽然出现在各个领域,但是,多模态教学环境下的各方面的研究论文还有待深入。比如,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下的多模态意义的建构和话语分析的研究,以及对课堂教学上各模态的协作和分配,以及学生在多模态环境下的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和课堂互动方面的研究等。

三、外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多模态话语符号分析

正如自然话语一般,外语教学课堂也是一种言语交际场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对语言交际也提出了新要求,外语课堂教学随之也发生着改变,从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的单一固化的交流,到多媒体信息时代下的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和多元动态的交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简单的提问回答形式的知识讲授和理解接受过程。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的“叫好不叫座”,让教师感受到多媒体呈现的信息很多,学生乐于接受,但是学生多为被动的接受者,很多时候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主导课堂,学生缺乏自主性,学生成为科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多媒体主导教学。因此,外语课堂教学需要多模态教学,提供和创造条件,培养大学生阅读各种媒体和模态提供的信息的多元识读能力,建构自我对外界的认识及其多元语言文化意识。

四、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虚拟外语互动课堂中的应用

虚拟外语课堂是多媒体信息时代下的一个产物。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都是多种模态在异地或者历时教育的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多模态教学语篇的话语分析,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室教学,而虚拟外语课堂衍生了时空的概念,如网络课堂、远程教育,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概念,教学语篇中的互动意义也有了新的内涵。科技的发展,给外语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让空间和学习又有了新的内容,多维学习空间产生了,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也自然走向多维学习空间。无论是哪种虚拟课程,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传统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各种资源的互动模式,和界定是否适合多维学习空间中的虚拟课堂,将是未来虚拟外语课堂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虚拟外语课堂理念,将传统的虚拟外语课堂发展到了三维和四维的学习感受空间,使课堂信息的呈现方式、课堂交互方式发生了变革,互动也因为虚拟课程本身的不同,而赋予了新的内涵。在虚拟空间中,时空概念、教学资源及教学场地和设备等,都有了更好的发展,教学的互动也可以场景化、游戏化、重复化和开放交际化。

五、结论

外语教学中的多模态语篇话语分析,改变了以往的以师生、以文本为基础的交流研究模式,其关注的是正常多媒体教学语境下的交际,即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话语活动。多媒体教学中各种意义符号系统都被重新赋予意义,以前的图像、颜色等视听觉方面的符号,在教学中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跳出了仅仅关注话语分析的意义符号系统,不仅关注语言的意义,也关注人们没有重视过的其他符号系统,诸如图像、音乐、颜色、动画等所起的作用显示出来,从而更全面地解读了话语意义,诠释了外语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建构,有利于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的重新审视,有助于多媒体教学的教研和革新。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语言教学研究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深化了语言课堂和课堂互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22-25.

[2]  徐锦芬,曹忠凯.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J].外语界,2010(03):51-59.

[3]  李异飞.我国外语教学课堂互动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分析[J].外语界,2014(04):47-53.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分析课堂互动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儿童绘本: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新宠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