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挑战及对策

2019-09-10 17:13刘佳琦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网络挑战

【摘要】:网络时代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平等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正是具备着这些特点互联网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学习方式等。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主流意识形态、教学模式、教育者素质等方面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采取相应的应对之策,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网络 思政课教学 挑战 对策

一、网络时代的特点

(一)自由性、匿名性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带给广大民众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用户的言论自由、使用自由、信息流动自由。在网络上人们无须考虑身份、地位、年龄等因素,可以就某个热点事件畅所欲言,表达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正是具备着大数据、多维度、高速度等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的互联网,它给予民众的言论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匿名表达也是被允许的,自由也就成了许多网民体验网络世界的最大感受。

(二)平等性、互动性

网络是一个平等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互动的世界。在互联网上是不分等级的,没有哪一个人比其他人好,你是什么样的人仅取决于通过鼠标键盘表现出来的你。在现实世界中,由于需要考虑种种因素,表达想法时总是有所顾忌,诸如:在上司面前、在长辈面前、在老师面前,但在网络世界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年龄、地位、身份等标签,网民可以平等地交流。

二、網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对的挑站

(一)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挑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着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话语权,通过文化渗透这种潜移默化的手段强有力的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腐蚀着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处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中,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还伴随着科技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与此同时在文化上的渗透现象更要引起我们的关注。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鲜活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并扩展了他们的眼界。但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也使得高校大学生极易接触到不良、反动信息的诱导。来自于西方的殖民文化正悄然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侵蚀了他们的价值观,动摇着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二)网络的平等性和互动性对于思政“灌输”式教学模式提出挑战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在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大学生往往被动消极接受知识,主动性、能动性、创新性能力不强。长此以往,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平等意识逐渐加强,但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势必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平等、互动的诉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缺失、能动性不强、参与性不够,降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对之策

(一)奏响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一旦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目前,意识形态总体趋势仍是敌强我弱、敌攻我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蓄意用其普世主义的价值观来取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野心从没有改变。在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应对网络对于思政课教学所带来的挑战,由被动变主动,必须要在网络大背景下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把互联网作为同西方殖民文化作斗争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教师要根据网络的特点积极主动的宣传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上始终占据支配地位。还要广泛地介绍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塑造高校大学生对于我们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

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改变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开放性,高校大学生也成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当代大学生拥有着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见识较广、思维敏捷,其自我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参与意识等要求十分强烈,期待就某种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受教育者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主体。另外,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主动学习网络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采用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授课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授课方式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立体等突出的优势,使学生在文字、声音、图片等三种感官刺激下积极主动的将课本知识内化,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无形中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效果。

总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无时无刻不受到网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面对挑战,我们必须要顺势而上,奏响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终身学习,主动学习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授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好高校思政课的育人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巧云.谈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J] .教育探索, 2009, (2).

【2】端木义万:《美国传媒文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P100~101

【3】汪晓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J]. 中国成人教育, 2006(11):6.

作者简介:刘佳琦(1996—)性别:女,研究生在读,江南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网络挑战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