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传承应避免墨守成规

2019-09-10 07:22黄雪蓉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衍生品定位

黄雪蓉

摘 要:传承,既要回顾又要进步,固步自封非传承本意。学习故宫文创手段,在衍生品创新中不排斥使用先进技术,准确定位,材美工巧与特色并存,扩大受众群体,方为传承久远之道。

关键词:非遗传承;衍生品;定位;创新;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展示方式,体现了人民群众在顺应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智慧与勤劳。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也愈演愈烈。

笔者所在的海南地区是多民族混居区,少数民族以海南黎族数量最多,其中黎族织锦与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都已列入非遗保护名录。通过对其一段时间的学习与了解,就个人所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些许参考意见:

1 非遗衍生品创新应坚持“材美工巧”

以海南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为例,作为制陶技艺的活化石,原始制陶技艺有其值得保护的重要意义。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传承人从事此行业时,依靠原始制陶技艺生产的产品对于维持传承人生计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依笔者之见,原始制陶技艺可以以展演形式存在,让观者了解刀耕火种时代的生活状况,产品应趋向于景观用途的大型化作品。

而作为家用、配饰用的小型衍生品,则不应为了“保持传统”盲目排斥使用更高质量的陶土乃至高岭土,传统陶土质量偏低、不耐高温,未经优化处理,内部成分是否达到食用、佩戴使用标准未知,传统露天氧化焰烧制方式也容易出现成功率低、烧制不美观的现象。

传承,既要回顾又要进步,固步自封非传承本意。学习故宫文创手段,在家用、配饰用的小型衍生品创新过程中采取更优质的陶土材料,利用最先进的技艺,加之海南和黎族特色的纹样与形制,方能使海南文化、黎族文化更好的步入千家万户,材美工巧与特色并存,扩大受众群体,方为传承久远之道。

2 非遗传承应定位准确

以从宋代流传至今的鱼拓画为例,这是将真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的一种艺术,灵感源自中国古老的碑拓技艺。

由于其用已死之鱼为拓版,将之作为艺术品的话,在审美的意境、活灵活现的表现技法方面就显得比较薄弱了。在类似鱼拓技艺这种非遗传承过程中,应发挥其能准确记录和展示不同种类的鱼的身长,形状,颜色等体表特征的功用,将其以工具书、科普读物的形式进行保护传承。

3 非遗传承不应排斥工具改革

海南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一直被人们推崇,黎锦也因其独特的民族纹样、朴拙的民间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然而传统腰机的使用对妇女身体损伤非常大,许多高龄传承人已无法再用腰机进行传承工作,且腰机织锦效率极低,普通妇女无法以此为工作保障生活开支。

传统民间艺术生产流程有其重现历史的重要意义,可以以展演形式存在,而商业化的衍生品创新则需要接受现代化的改良技术,做出符合本地特色的、性价比高的优质产品。

4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我们认识传统、保留本民族记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多为民间艺人个体传承,在衍生品创新中难免存在定位不准确、加工技艺落后、用材粗糙等问题,不利于扩大受众群体。指导单位应借鉴故宫文创成功之道,帮助传承人将本民族艺术更好的發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把握非遗保护传承的“理”与“趣”》,张国,中国文化报,2019年4月3日第008版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衍生品定位
衍生品
难与易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由“大白”玩偶脱销说开去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