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矿山矿石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

2019-09-10 02:49王尚山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矿床矿石

王尚山

摘 要:大坪矿区是广东河源连平县境内的一个重要矿区,矿区内含有丰富的金属矿石资源,通过此次勘探对这一地区矿床的成因、地层构造以及矿区内矿石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该矿区内矿化富集的规律以及找矿的标志,这为进一步开发大坪地区矿产资源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大坪山;矿石;矿床

1 大坪矿概况

大坪矿处于大东山-贵东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东段、武夷隆起西缘和新丰—连平北东向区域性断裂北东端的交汇部位,处于华南褶皱带九连山隆起区与粤北-粤东北-粤中拗陷带的转换地带,处于赣南钨矿集区的南缘,处于北东向增坝-银场坪-大尖山-西华山-大吉山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典型矿床为大尖山中型铅锌(银)矿床。

1.1地层

区内地层分布出露较全,地层分属华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韶关小区及东江地层分区和平—信丰小区,区内出露震旦系、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其中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为主,次为震旦系、三叠系、侏罗系、古近系和第四系。

1.2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褶皱系,涉及九连山隆起区和粤北拗陷之翁源凹褶断束、和平凹褶断束。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发育了褶皱、断裂、构造盆地等构造形迹。

1.3岩浆岩

区内出露大坑岩体、部分贵东岩体和大尖山岩体,分布面积30km2:

加里东期侵入岩(γ33(2)):分布于嶂背地段,属大坑岩体,呈岩基产出,仅出露面积6km2。岩石为灰色、灰白色片麻状、条带状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他形粒状结构,部分具似斑状结构,条带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钾长石30~35%,斜长石30%,石英25~30%,黑云母5~8%,石榴石2-3%。

燕山早期第一期侵入岩(γ52(1)):分布在大尖山和曹洞一带,呈不规则状小岩株,出露面积5km2。岩石为灰白色中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花岗结构,后期构造作用的叠加使岩石具变余糜棱结构、变余碎斑结构,定向(条纹)构造。造岩矿物成份主要为钾长石35~42%、斜长石25~28%、石英30~35%,以及少量的白云母、绢云母,黑云母极少见。

燕山早期第三期侵入岩(γ52(3)):分布于贵联镇—葫芦场一带,呈岩基状产出。出露面积18km2。岩性为中呈灰白~肉红色(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多发生钠长石化、弱云英岩化。

燕山晚期第四期侵入岩(γ53(1)):分布于增坝等地段,呈岩枝产出,侵位于震旦系坝里组和老虎塘组地层中,出露面积1km2。岩石为浅灰白色~浅灰黄色微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花岗结构、文象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钾长石35~40%、斜长石25%±、石英25~30%和黑云母5%±组成。

2 矿体地质

2.1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通过本次普查工作,在矿区的增坝区段已圈定6条矿(化)体,其中有四条矿(化)体(V1、V2、V3、V4)是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认识的。

2.2矿石特征质量

2.2.1 矿石结构构造

本区矿石的原生构造主要有浸染状、细脉状等,但常见的矿石大多已受氧化作用并形成氧化矿石,其次生构造有土状、皮壳状、多孔状等。矿石中的各种礦物多呈粒状、板状或针状的自形、半自形或他形的晶体,并相互包裹充填组成结合体。在氧化作用条件下,一些金属硫化物往往形成具胶状结构的次生矿物。

2.2.2 矿石的物质组分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镜铁矿、磁铁矿等。金属矿物组合类型有:方铅-闪锌矿、方铅-闪锌-黄铜矿、方铅-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造岩矿物、热液蚀变及接触变质矿物,有石榴石、透辉石、透闪石、绢云母、石英、绿泥石、绿帘石、符山石等。

2.2.3 矿石的化学成分

本矿区的矿石的主要有用组分有Pb、Zn等,伴生有益组分有Cu、Ag等。

地表槽探揭露矿体规模有限,而且近地表槽探、民窿,因淋滤、氧化作用致品位较低。然而通过钻孔深部揭露,发现局部深部矿化、规模有限,可能受赋矿围岩、构造影响较大,矿化、规模极不均匀。

2.3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矽卡岩化、钾化等,其中以硅化、矽卡岩化同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围岩蚀变的强弱程度和蚀变类型受构造和岩性的控制。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矿床成因分析

矿区位于新丰—连平北东向区域性断裂的旁侧,有几条区域性断裂的分支横贯本区,断裂、褶皱等构造非常发育。矿区内的构造活动是多期次的,每一次构造活动,都有一次构造裂隙的发育,而每一次构造裂隙的生成,都为含矿热液提供了新的运移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矿液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沉淀。故区内的矿化作用也经历了长期多阶段的演化过程,是一种间歇的、脉动式的活动。在经过了多次矿化活动叠加又有成矿空间的部位,就出现了工业矿体。

另外,矿区内大面积出露灰岩和含钙质砂岩地层,在多期次的构造活动中热液沿着这些灰岩或含钙质砂岩顺层交代,从而在构造两侧形成透镜状、似层状的矽卡岩,之后又在某一期的热液活动中与含矿热液再次叠加而形成矿(化)体。

根据矿床的成矿环境和矿体矿化特征,初步认为本区矿床主要成因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其次为矽卡岩型。

3.2找矿标志

①矽卡岩:增坝区段北部已发现的V1、V2、V3、V4矿化体,主要赋矿围岩均为矽卡岩,因此,矽卡岩是直接找矿标志;

②硅化:在增坝区段西部和南部的裂隙带或破碎带中的矿化体,铅锌等金属矿物主要沿着石英细网脉分布,围岩为硅化砂岩或硅化破碎带,硅化作用强。在增坝区段北部的矽卡岩中,也是叠加了同铅锌矿化同期的硅化作用,是找矿标志之一;

③绿泥石化:在增坝区段南部,赋矿围岩的原岩为含泥质较高的砂岩时,围岩普遍绿泥石化,如V5所见铜铅锌金属矿多呈细粒、浸染状或细脉状分布在绿泥石化的泥质粉砂岩中,可作为找矿标志;

④黄铁矿化:在增坝区段的北部和南部,发现的铅锌矿化体中,都普遍发育同期的黄铁矿化,而且多见铅锌等金属矿物沿黄铁矿细网脉分布,是明显的找矿标志;

⑤铁帽:在地质测量过程中,在山顶附近发现呈蜂窝状的褐铁矿风化产物,而其山腰或山脚多为其滚石,是有效的找矿标志;

⑥构造标志:本区矿床类型主要为构造破碎带热液充填型,构造破碎带/裂隙带可为成矿物质运移、富集,提供空间,是有力的找矿标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此次勘察对大坪地区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对矿区内的矿石种类以及规模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这为以后开发大坪矿区的矿石提供了一份可靠地数据资料。

参考文献

[1]青海红土沟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12(5):45-51.

[2]许明亮,杨建国,鲁涛,等.四平山岩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05(5):23-25.

[3]云南元阳大坪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J].金属矿山,2016(3):113-118.

[4]朱焱龄,李崇佑,林运淮.赣南钨矿地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1-178.

[5]刘家齐.西华山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J].中国地质科学院学报,1989(19):84-104.

[6]吴燕荣,黄符桢.九龙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1(7):163-166.

猜你喜欢
矿床矿石
两块矿石
矿kuànɡ石矿石多美丽
武宁县大坑矿区工程地质特征与评价分析
武宁县大坑矿区工程地质特征与评价分析
云南省铜矿床类型分析及找矿问题探究
浅析获各琦1号矿床深边部找矿思路及工作方法
广西桃花金矿找矿标志及找矿靶区研究
点石成金
童年时的电子产品—“矿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