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地理试题看我国传统文化

2019-09-10 03:16武漫漫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油纸伞民居

摘 要:中国有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但是,目前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渗透并不令人满意。近几年高考地理考试中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对于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内涵,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有益的。以此为目的,本文着重高考地理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梳理和探究。

关鍵词:高考地理;试题;传统文化

1 中国传统民居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而人类在这几千年同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相处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传统民居。这些传统民居大多是古人顺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或者人文地理环境的结果,是人类勤劳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相应的,民居也可以反映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是我们研究历史、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

其中,代表性的传统特色民居有:北京四合院、福建的土楼、藏族碉房、开平碉楼、傣族竹楼、侗族鼓楼等。

[例1]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第15-16题: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的全貌。图8为 “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9为 “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解析]:该题以中华传统民居为切入点,将黄土高原“地坑院”与等高线地形图相结合,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体现了黄土高原地区人民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同时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2 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是由大众创造的文化,它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的生活习惯。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而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气候差异很大,少数民族众多,所以我国民俗文化不仅内容丰富,还具有浓郁的地方性色彩,形成了各民族、各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如今,有的已经被开发成旅游资源,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例2]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文综第43题:

篁岭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析]该题通过“晒秋”背景描述,考查学生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解答该题应该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出“篁岭晒秋”属于民俗文化现象,具有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价值等;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的评价,要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旅游价值、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性、距客源市场的远近、地区的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分析。

3 中国传统工艺

中国传统工艺中的剪纸、陶瓷、油纸伞等已经在高考地理真题中出现,刺绣、手工纸、砚台等也在模拟题中出现。例如: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3卷就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油纸伞为载体,考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的优势和应重点推销的市场,引导考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及其社会经济意义。[2]

[例3]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3卷文综第1-2题:

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2题。

3.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3.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解析] 该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抓住油纸伞的双重属性——既是伞(有实用功能),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文化功能)。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其文化蕴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油纸伞重点推销的市场时,需要把油纸伞的实用功能(防雨)和文化蕴涵(与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我国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的高考地理试题,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内涵,探究其中隐藏的地理奥秘,帮助学生对悠久的中华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其树立中华文化的自信,增强爱国主义自豪感。[3] 深入这些高考地理试题,品味其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自身也受益良多。发掘地理深层次的内涵、更好的投身地理教育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郑飞.中华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的融合[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7(11).

作者简介:

武漫漫,女,本科,永城职业学院附属高中教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油纸伞民居
泸州油纸伞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油纸伞的守望者
油纸伞下的四月
油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