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协同管理的高校财务信息化

2019-09-10 02:59许依茹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协同管理模式创新财务管理

许依茹

摘 要:高校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教育体系,随着当今社会信息资源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若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则会对高校的管理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逐步趋于信息化和数字化,这种发展也为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这个问题对当代高校财务信息化进行一些探讨,主要从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不足和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创新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协同管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创新

1 高校财务管理的不足

1.1高校现存的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需要不断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传统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常采用手动式的处理方式,手动式的处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成本费用增加,造成高校的管理负担。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各类财务管理软件处理系统,这样不仅加快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速度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还弥补了手动式处理所带来的弊端。例如,高校在目前的财务管理中,若是需要相关财务人员经手处理的情况,则人工将各类财务信息导入到系统中,系统会依照制定好的相关函数进行运算,最终得出财务结果。还有的高校采用全面系统处理,直接无需人工输入财务信息,计算机会自动生成相关财务信息,将当代信息化、数字化的便捷性运用到极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定期对电脑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汇总,检查每一项财务信息的正确性,最后进行相关报表的整理。

1.2高校现存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

当前各个高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都表现出高度重视,由于财务管理模式的还在逐步深化,当前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并没取得明显的进步。高校现存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不足,比如在分权管理中,分权本是学校财务管理总部对分部进行管理,在保证每个分部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财务管理的管理成本,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但现在的部分高校已经将分权管理形同虚设,使得分权管理的实际功效得不到发挥,预期的管理目标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还有的高校虽然有采用分权管理模式,但是高校设立的各个财务管理部分太过于独立,彼此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联系,使得分权管理的效果得不到体现。还比如集权管理中,分权管理本是集权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很多高校中出现集权过于形式化,集权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集权管理的作用不能被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总部应该加强对各个分部的管理,将各个分部汇报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使得财务信息得到较好的归纳和管理。

2 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创新

2.1动态协同式财务管理模式

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是要将传统的静态管理从多方面转变成动态管理,从而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升级。首先,将集权与分权有效结合。集权和分权本就是两个较为密切的管理模式,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和细节都处理得很好。利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发挥财务系统的优越性,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向着信息化发展。并且,集权和分权可以将责任细分,明确各个部分的职责,在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时候可以较快的找到负责部门并尽快对问题进行处理。同时,分权也给各个分部下放了一定的权利,可以有效激发高校财务管理分部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财务管理各部门进行协同合作。随着各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也随之变得繁琐和复杂,工作的难度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各个财务管理部门要进行协同合作,制定内部的统一标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后,采用动态财务管理的处理方式能够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突发情况进行良好的处理。改善了静态分析导致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程度不真实的情况,利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可以将财务信息存在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2.2基于信息化的动态协同

基于信息化的动态协同是指,利用高科技、新技术的便捷性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降低财务管理的管理成本,使得财务信息更具前瞻性;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处理模式,将学生的财务信息进行分部管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实现财务管理静态模式向动态模式的转变,把各个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结合。基于信息化的动态协同可以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先进性,对良好进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3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同

科研经费信息化是当代高校管理协同创新的系统性工程,它涉及到高校的各个部门,且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受到了各大高校的重视。科研经费信息化的组织协同主要是要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做好需求导向的科学规划工作。

首先,对科研经费信息化要求对高校对原本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制定、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重新分配,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通过各部门间的良好配合,最终使得高校的领导重视和支持此项工作。在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的过程中,决策时应该组建以校领导为组长的专业领导小组,筹备时应该成立财务部门为首、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参与的组织机构,实施时应该建立好责权分明的监管机构,保证各阶段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良性运作。

其次,做好需求导向的科学规划工作需要在充分调研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调研和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进行有效结合,明确对象的实际需求。规划要以工作的可行性、规划的实用性以及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性为重点,在确保基础工作全覆盖的前提下,适当的超前规划,进而提高规划的效率。遵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的规定,对工作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和归纳,结合高校当下的发展趋势以及高校的实际情况,统一各项数据标准。除此以外,还要邀请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多个备选方案,经过研究和讨论选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所选的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蘇钰雅,陈雪.“互联网+”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创新与应用[J].商业会计,2018(11)

[2]郑丽梅.基于协同管理的高校财务信息化[J].财会学习,2017(17)

[3]周瑞,任军利.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与规划[J].教育财会研究,2015,26(04)

[4]李真.基于协同管理的高校财务信息化——以天津某高校为例[J].信息系统工程,2014(07)

猜你喜欢
协同管理模式创新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
面向协同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研究
协同管理理论下的高校技防建设分析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