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效果

2019-09-10 07:22韩荣春童小慧刘路路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韩荣春 童小慧 刘路路

摘要:通过综合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针对中医院校的课程特点,将尝试错误理论、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与《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让学生在中药鉴定学知识框架下深入理解、强化记忆;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随机应变,对遇到的突发性问题采取果断措施,让教学顺利进行;通过专注于“怎样有效地教”,而不仅仅停留在“教什么”和“怎样教”的层面,努力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关键知识点、教会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举一反三,解决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中药鉴定学》教学全过程入手,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药鉴定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110-03

避免学生学习过程的盲动性,必须要引导学生理解、认同其努力的动机;而对于每个学期开设5门甚至8门课程的本科生来讲,认识到其活动动机的意义,直接决定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者,从中药鉴定学与未来工作的关系角度进行细致的剖析,能够让学生明白这也是社会的需要,引导他们把这外部的需求,转化为自己精神的需要;最后,在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和难点,采用设置问题、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起其因好奇心和兴趣而进行探索认知的需要.要提升中药鉴定学教学效果,不能止步于由于个人经验而积累起来因循式教学方式,教师必须在高等教育心理学领域进一步探究,努力实践策略式教学方式,在扎实掌握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质、课程内容的性质以及教学场所的条件等各種因素,选择针对性强的方法,进行有创造性地灵活教学;同时注意总结,对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做出分析和反思,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不断的练习从而获得牢固行为经验的过程,是个体行为潜能或行为在练习和由此产生经验的基础上发生较为持久及稳定的变化[1].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和练习,是学习顺利完成的必由之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 L. Thorndike)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而建立起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教育方法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翔实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描述并分析生物体对“刺激”而产生的“反应”,推动了教育工作者对思维和学习过程的深刻理解[2].

作为一门重在实践的应用学科,《中药鉴定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中药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和《中药化学》等课程所学的相关知识,从中药生产的源头开始,通过考察加工、鉴定、储运、品质评价、质量标准等全过程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把这些内容全面透彻地教给学生,同时让学习者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本人通过实践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应用

桑代克通过将因禁食而饥饿的猫放在以条板制作而成的迷宫里,受试的猫必须打开闭锁的数道门闩后才能来到迷宫外享用食物;要打开门闩,猫必须单次或数次连续拨动杠杆或拉动链条.起初,猫只是盲目的做着跳、抓、咬等无效动作;随后可能只是偶然地触碰的杠杆而打开了门,此时的正确动作是非常偶然的[3].然而在随后的实验中,猫的无效动作逐渐减少,直至最后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再出现无效动作.桑代克将动物多次尝试错误而后渐次成功的过程称为学习.这种广泛存在于动物学习过程中的试误学习理论,在人类学习过程中也有深刻的启示和应用[4].

1.1 准备率

以自主学习为例,本课程要求学生就根及根茎类药材通过广泛的文献查阅和小组讨论,撰写3000字的综述并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经历过综述撰写的培训,如果一开始就下发任务会让受领者茫然失措.这是准备率理论中描述的“烦恼之感”,即某个传导单位在没有进行充分的传导准备时而强行传导的情形,应尽力避免.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明晰综述类型文章的框架结构,各部分内容的关联性及整体构思;撰写文章前应如何查阅相关文献,怎样寻找契合自己选题的研究内容,对收集到的素材如何取舍和整理;参考文献的格式应根据怎样的原则来确定.接着,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说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综述文章应该是怎样的.教师将学生们有代表性的观点记录在黑板上;然后通过放映幻灯片的方式,挑选相关领域的综述性文章,进行课堂点评;让学生们参照他们提出的观点,评价示例的综述文献有怎样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和对照,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强化准备率.

实践表明,通过此种方式完成的自主学习报告,学生在行文体例上均合乎规范,这对于他们培养严谨的论文作风是大有裨益的.当然,由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尚不完整,在综述内容方面仍然较为单薄,对于研究重点的收集和论述尚显稚嫩,这需要通过后续多门课程的学习不断充实提高.

1.2 练习率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对于草酸钙簇晶的显微观察,学生最先接触到大黄的簇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强调镜下簇晶呈灰色,要求学生首先在视野中依颜色进行寻找,然后定位进行详细观察.虽然此举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锁定目标;但这也往往产生关注点过窄的问题,学生有可能形成簇晶颜色就是灰色的先入为主的观点.为此,教师要求学生定位后,通过拧动微调螺旋详细观察大黄簇晶的结构,充分把握其显微特征.随后,要求学生制作人参粉末水合氯醛透化片并进行纤维观察,通过比较和不断的练习,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这体现了练习率的应用率特点:对于已经架构的且可以改变的联结,若适时加以应用和强化,就会使这个联结进一步增强.

1.3 效果率

在反应与情境间已建立能够改变的联结后,如果同时发生令人满意的事物或结果,联结的力量将进一步增强;而如果发生令人烦恼或不快的结果,联结的效果将被削弱[5].教学效果的评价,离不开考试和测验.《中药鉴定学》课程组在各论部分每章结束后,选择历年执业中药师考试相关试题进行随堂小测验.通过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对执业中药师的试题进行解答;继之以教师对易错题的辨析,不但加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掌握知识的意义,对教学效果的强化意义深远.

2 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应用

作为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的斯金纳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学习是对环境刺激的操作反应.相对于应答性行为(被激起后的反应),研究操作性行为(自发行为)更适宜揭露行为的本质.

2.1 学习依赖于强化

学习是一个过程.知识点的行程、积淀以致知识体系的架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程.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其核心在于强化作用;如果在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进行强化,后续操作的强度也会相应增加[6].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在每周五晚间,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学校中药材标本辨识馆,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物学习,对照教材中的鉴别点进行观察并将重要的鉴别特征记录到笔记本中;教师全程参与并现场答疑.這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变枯燥的理论教学为形象的现场观摩.

2.2 程序教学方法的应用

根据斯金纳的教学理论,我们将《中药鉴定学》教材内容进行分解,以基础知识铺垫、各论药材知识点讲解以及鉴定学相关知识拓展为主线,把授课内容安排成逐渐增加难度,序贯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能循序渐进,逐渐领悟课程的核心内容而不致囫囵吞枣.

健全反馈机制,教师加入学生班级的QQ群中,课下与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的问题和感悟,在解答课程疑难点的同时,也较好的践行了教学相长的原则,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3 小结

通过在《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尝试错误后进行总结,然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效果的方式,深刻体会本门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同时,应用程序教学法,配合教学过程中的实时教学效果评价,让学生能够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不但增强了学习兴趣,对他们日后将《中药鉴定学》知识与其他课程的内容进一步衔接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纯.基于学习理论的案例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149-151.

〔2〕郭大光.建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的比较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2):67-70.

〔3〕薛晓琳,李宁,王天芳,吴秀艳,赵燕,关静,宋月晗,马捷,杨毅玲,刘燕.结合行为和建构主义理论构建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的培训模式[J].中医教育,2017,36(02):54-57.

〔4〕闵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21):132-133+136.

〔5〕张奇.高等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2-92.

〔6〕韩荣春,邢丽花,张威,俞年军.认知学习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7,45(15):208-209.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