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姚静范祥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姚静 范祥林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形成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团结合作、财政上给予支持、机制上提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强有力支持的良好局面,才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扎实.为此需要做到:教师课堂上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课下对怀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和教育工作;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相关教师等针对特殊群体学生采取特殊教育策略;学科专业带头人等做好专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为学生指明专业出路;辅导员延长工作“触角”、用心呵护、多角度关心特殊群体学生,走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加强特殊问题学生家校联动等,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中心;心理问题学生;特殊群体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128-04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而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的主力军,知识水平最高、接受新事物最快.他们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人人都能心理健康、人人都能成人成才、人人都能健康发展,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真正做到各部门联动、领导认真抓、思想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才能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才能为高校大学生的人生出彩搭建好舞台,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1 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1 只有形成领导重视、各部门团结合作的良好局面,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业的完成,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只有形成领导重视、教师投入、学生上心的良好风气,建立一支高校党委书记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处一把手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做强有力支持、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直接抓的强大团队.高校教务部门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新生必修课,把人际关系学、情绪管理学等心理学相关课程列入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学生工作处、心理中心、二级学院、团委等各部门人员分工合作,明確工作职责,建立心理健康制度,学校在硬件资源、教师配备、财政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机制上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保障,才能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扎实.

1.2 利用新媒体和心理中心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中心设置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类网络问卷,组织入学报到后的大一新生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普查,将筛查出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以信件约谈的形式直接反馈给学生所在学院的班级辅导员,由辅导员委婉告知相关学生他/她有幸被约请参加心理中心的心理健康周活动,请按照信函上的时间地点应约,友好暗示参加者都会有小礼品相赠.心理中心对应约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最终再把鉴定结果反馈给各学院,并建立特殊问题学生档案.各高校心理中心可设置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传心理健康知识和讲座,并使更多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互动交流.通过举办心理沙龙、“5.25”和“12.5”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征文比赛和健康心理PPT设计大赛等多种赛事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增色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问题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更好地调适自己的异常心理.同时,心理中心可以鼓励有为青年大学生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招募会员,承办一些心理赛事,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高校心理中心根据往常心理咨询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设置一定数量的心理咨询师工作室,在法定工作日对心理问题学生免费心理咨询,留预约电话、QQ号、微信号等方便学生线上、线下咨询.同时,心理中心配备心理问题团体辅导室、团体辅导道具、专用设备(如催眠放松椅)、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营或户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或个体心理问题咨询,各专兼职辅导员鼓励特殊群体大学生如:单亲、孤儿、留守儿童以及违纪、学习困难类学生积极参与,心理中心在全校范围内招收的大学生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其中,通过团体辅导、心理游戏等方式使同学们心灵得以沟通,身心得以放松,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并缓解心理问题带来的学习和生活的不适.从大一上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开始,教师们就应该灌输给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都属于正常心理”的理念,而不应该给周围同学或自己贴上诸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标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健康心理,或让学生学会调适心理状态、排解人际交往困扰、走出情绪低落期、正确处理感情纠纷、学习困扰等,树立正确恋爱观、人生观等.再结合辅导员提供的特殊群体学生名单,有针对性地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3 健全反馈预警机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以及提高辅导员能力和素质

把健全反馈预警机制工作落到实处.每班各配一名男、女生心理委员,每宿舍推选一名寝室长,辅导员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并要求寝室长对本宿舍人员的异样及时反馈给心理委员和辅导员,心理委员如实填写到心理问题记录本上,辅导员于下月初将心理问题学生统一汇报到本学院心理辅导站,再由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上报本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心理中心,构建寝室长-心理委员、辅导员-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学生工作副书记-心理中心“四位一体”反馈预警机制,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遇突发事件由心理委员或寝室长第一时间反馈给班级辅导员,辅导员依问题轻重和个人处理能力做好及时处理和反馈工作.各部门建立紧急危机处理预案,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便于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需要高校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除每年划拨经费组织专职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以及团总支书记等人员参加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试外,还应聘请心理学、医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或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人员来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带动心理咨询体系发展,同时,心理中心邀请具备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定期对新入职的专门从事心理教育、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和专兼职辅导员进行团体培训,指导、传授心理咨询技巧.

辅导员应响应时代号召、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辅导员要创新工作路径,运用新媒体,如微信、班级QQ群等,延长工作“触角”,加强与学生网上互动交流、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和心理咨询等,多角度、多途径关注学生,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异常行为,第一时间捕捉异常信息,尽早采取措施,及时疏通、化解危机(钟丽锋,2014).辅导员在新生报到伊始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开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培养校园好网民,使新生们人人都能自觉杜绝以讹传讹、随便跟帖、浏览非法或不健康网络的行为,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尽展其才的良好风气(张舒,2017;吕妍,马小晶,王军胜,2016).辅导员结合专业特性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尽力帮助每位大学生摆脱心理困扰,建立乐观、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树立远大抱负做到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特殊群体大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策略

2.1 孤儿、单亲、父母离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绝大多数孤儿、单亲、父母离异家庭大学生不仅经历家庭变故的心理创伤,承受着家庭贫困,而且缺乏安全感,他们进入高校后面临物质和心理双重贫困,容易产生孤独、自卑、胆怯心理;内心承受能力较弱,生活困难时容易产生挫折心理,阻碍了其健康成长和发展.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注,通过健全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四位一体”的心理疏导、帮扶体系,引导他们走出挫折心理的阴霾、树立自信自强之心,摆脱孤独、自卑、胆怯、不安全的心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心理中心定期对上述特殊群体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专兼职辅导员通过他们的日常言行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采用“赏识教育”寻找他们每人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赞扬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树立人生远大目标,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或产生挫折心理时通过参加校园活动、与人交谈、散步、阅读、运动等方式来释放自己,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他们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学会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实现人生价值,拥有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为未来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同时,高校要建立一个明确的“奖、贷、助、勤、帮、免”助学帮扶解困体系,发挥奖学金、助学金的真正作用,除了国家对孤儿大学生采取学费减免政策外,通过领导干部的一对一帮扶,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鼓励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相应报酬、减缓经济压力、培养自力更生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2.2 结合年级和专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分年级和专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大一学生对新环境陌生、对个人专业不熟悉,各二级学院要把握好这个契机,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讲解学生手册奖惩制度和相关条例,使他们认识到大学是以学习知识为主,其他方面要均衡发展,并非比中学轻松;宣讲安全教育知识让他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召开迎新晚会、学长学习经验交流会,公布社团、协会、学生会招新会等等使他们对大学四年充满期待和憧憬,认识到每人都可以通过历练获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约请学科专业带头人对本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做宏观指导,使大一新生对个人今后发展认识清晰,并就此设定个人规划,为今后从事某项职业做好知识储备(王黎黎,2017).方向是前进的动力,怀揣梦想才不畏前行,有了规划他们才能学着适应环境、照顾自己、培养专业兴趣、适应大学的学习规律,更有效地运用、管理好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这个人际交往不可避免的时代,人际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慢慢研习、品味和琢磨,因此,辅导员在长期努力下教导大一新生学会包容、学着与同学、室友或其他人和谐相处,学着管理自己情绪,遇到不顺、挫折时学会倾诉、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学着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个人情绪,使周围的人能夠接受.辅导员鼓励大一新生敞开心扉、积极参与校园各类活动如:家乡魅力展、主持人大赛、十佳歌手大赛、棋艺大赛等等来丰富业余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针对大二大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甚者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和考试焦虑的心理现象,辅导员要给他们讲述优秀校友成功奋斗史、成功创业事迹,或二级学院负责人约请优秀毕业生回归大讲堂分享成功史,并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严格性,帮助他们重燃希望的火花、重塑学习目标、夯实专业基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参与专业类创新创业大赛,如:茶文化大赛、食品设计创新大赛、动科类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科技文化节大赛等,不断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大四阶段是心理问题产生的第二高峰,面对考研、复试、调剂或就业个别人选择消极逃避,辅导员要根据这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排查、疏导工作,对考研成绩不太理想而又想继续深造者鼓励其积极参与调剂,对于落榜者鼓励其先积极就业,人生就在转角处,工作了可以更好地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帮父母分忧解难,工作后确实需要考研来提升自我者可以做好充分考研准备,考上了会更加珍惜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对不敢接触社会、抵触社会、不自信、好高骛远或盲目跟风的就业困难学生,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与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就业.

2.3 实行家校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家是学生爱的港湾和心灵的避风港,卢勤(2010)发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健康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工作者应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感情不和、沉迷于网络、违纪和学习困难的特殊问题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报告他们在校学习和生活表现,争取父母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在孩子需要陪伴时父母能主动抽时间前来看望、陪伴或监督,打消学生疑虑并使之认识到父母是爱自己的,同时辅导员要长期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教导他们学会包容,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针对确实患精神系统类疾病而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第一时间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及时将自己子女转介到精神病类医院给予对症治疗;针对学习困难、多门科目不及格影响学业的学生在征得家长支持的情况下,开展“一帮一,多帮一”活动,传授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赵竹娟,李新,2006),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厌学、自卑心理.针对违纪学生法纪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冲动好胜、侥幸、无所谓等的心理学生工作者与其家长联系了解其原生态家庭情况、中学时代表现等来寻求问题根源,多层面进行引导,采用制度约束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并勇于承担和敢于改正.学生工作者应给予上述特殊问题学生长期关注和耐心指导,使他们敞开心扉、吐露心声、敢于与人交流,主动参与班级或社团活动,主动融入集体、融入校园生活,重拾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钟丽锋.推进高校特殊生精细化教育与管理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29):162-163.

〔2〕张舒.探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3):87-89.

〔3〕吕妍,马小晶,王军胜.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7):223-224.

〔4〕王黎黎.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48-149.

〔5〕卢勤.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107-110.

〔6〕赵竹娟,李新.特殊群体大学生: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关注的话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39-14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