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古诗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2019-09-10 12:29范宝兰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古诗文高中质量

范宝兰

摘要: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重较大,高考中古诗文阅读所占比重也较大。人们常戏称现在的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虽是玩笑话,却反映了当前的一些教学现状。要解决这“一怕”需要每个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运用生活中已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高中  古诗文  教学  质量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重较大,高考中古诗文阅读所占比重也较大。而这些古诗文又都是经受住了时间的磨洗、经过大浪淘沙出来的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学中的珍品。由于古今语言差别较大:字的差异,语法的差异,说话方式的差异等,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很多学生听古诗文课生只言一个“苦”字。于是古诗文教学成了高中语文教学难以突破的大关,而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突破这一大关,这就逼着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为高中古诗文教学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使学生不再怕学古诗文,进而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质量。

新课标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的要求:(1)阅读浅易古诗文,能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和相关的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粗略的读懂文章内容。(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基本会判断简单的特殊文言句式。(3)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方式总是:字字落实——逐词解释——翻译全文。课堂上学生疲于奔命地做笔记,几乎无暇听教师分析,收效甚微,教师是大姑娘养孩子——吃力不讨好。学科核心素养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会的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化的创造力。”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可谓完全忽略了这一要求,将学生的求知欲,审美情趣消磨殆尽。为了让学生也是让自己在古诗文教学中少一点痛苦多一点幸福,我做了下以尝试:一读二教三归纳。

一、“读”,读出味道,帮助理解。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是走近古诗文的途径之一。尤其是那些经典名篇,更需熟读成诵,如《离骚》、《长恨歌》、《阿房宫赋》、《赤壁赋》、《滕王阁序》、《陈情表》《逍遥游》《祭十二郎文》等。这些文章课前需教师范读、教读,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文的美感;在教读过程中让学生跟着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和语调如《逍遥游》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跟读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体会如何把握文章中的情感;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大声朗读;以便更快更高效的走进课文。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古诗文中一些字与今天读音有所区别,这些字我们把它叫做“异读字”,它包括:(一)通假异读 ,如“好好呼入冯虚御风”中“冯”通“凭”,读作“píng” ;“而征一国者”中“而”“能”读作“néng”;“长乐王回深父”中“父”通“甫”读作“fǔ”。(二)破读异读字。如“沛公欲王关中/然而不王者/秦地可尽王也”中“王”名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称王,读作“wàng”;“自分已死久矣”中“分”是“料想,断定”之意读作“ fèn”;“雨雪霏霏”中“雨”作动词用读“yù”(三)古音异读 。1. 人名:“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中“逢”读作“Páng” ;“侍医夏无且”中“且”读作“Jū” 。2. 术语:“句读之不知”中“读”读作“dòu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阏氏”读作“yān zhī”。3. 地点名词 :“大王见臣列观”中“观”读作“guàn”,一般的宫殿,文中指章台 。“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会稽”读作“kuàijī”,郡名 。4. 官名:“除臣洗马”中“洗”读作“xiǎn”。5.其它:“监生”中“监”读作“jiàn”。教师在教读时要特别注意要求关注这些字,这样才能使学生读得准音,读出音节停顿,读出语感,以便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情感。    “读”是学好“古诗文的”的奠基石,要学好古诗文,必须把“读”当做一种习惯。读多了,读熟了,成诵了,文章大意也自然能了解一二了。

二、“教”,教方法。

《老子》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之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我们的教学虽不能为学生解一生之需,至少也要为他们解高考之需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都清楚,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II、III卷中的古诗文几乎是以课外文章为考查重点,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是“授之以鱼”,那连学生的高考之需都解决不了,谈何解决一生之需。可见教学中我们更需要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方法,培养他们阅读课外古诗文的能力,以便在考场上得心应手,也就是要“授之以渔”。我的做法:

(一)“放手”。教學中我们不能做全职保姆,而要做敢于放手的“父母”,大胆的放手,孩子终究是要自己走路的。

1、“抄”。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将要讲解的文本工工整整的隔行抄写,让学生在抄写中尽享课本中的墨香;这一过程中,能让他们平心静气、修身养性,慢慢地去体会中国文化经典的魅力。这一过程并不需要要求学生要弄懂多少,而是要让他们学会享受抄写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弄懂部分字词,能准确地翻译一两个句子,或是弄懂一小则故事,他们就会从中找到一些学习古诗文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得来的收获比你讲几节课可能还要大。

2、“抓”。一抓重点词,不要贪多,更不要求全,更没必要对原文进行通篇的翻译。教师应则重于重点词语的分析,如《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可怜光彩生门户”“耿耿星河欲曙天”分析时要重点分析这些加点关键词。在抄写、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在合作学习中加以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困惑地方,做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学有所得。二是抓关键句。新课标要求培养高中生具有阅读浅易的古诗文的能力。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后,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感知,这时教师不要逐句逐段讲解,而是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和脉络,大胆地抓主关键内容来重点突破。如《六国论》则重点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进行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则要着分析梦游的原因及梦游的所见所闻所感;《种树郭橐驼传》文题虽为“传”,但它跟其它传记不同:本文是通过郭橐驼的事例来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修养生息。教学中只有这样把力气用在刀刃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联”。(1)联系生活。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来解决新课中出现的新问题,如 《陈情表》中“既无伯叔”“晚有儿息”的解释要联系生活来告诉学生“伯”指“大爹”父亲的亲哥哥,“叔”指“叔叔”父亲的亲弟弟;“儿息”并非“儿媳”,“儿媳”指儿子的妻子,“儿息”却是指后代、子嗣、儿子;“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生孩”指“出生”而非“生孩子”,“见背”指“去世”而非“看见脊背”;又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行李”一词联系生活学生不难发现“行李”如果解释成出行时所带的包裹好像不妥,于是孩子们就会去探究怎样解释才合理呢,经过探究他们发现“行李”应指“人”而非指“物”,再去对照注释他们发现自己想的一点没错。通过这种方法来学生找到获得感、成就感。(2)联系以往所学。高考中常出现“坐”字,此字意思较多:当其作介词时可以理解为“因”“因为”“由于”“为了”“因……犯法”“因……受牵连”等。如《苏武传》中“副有罪,当相坐”意为:副使有罪,(你正使)会受牵连,“坐”:因……受牵连;如果它和“见”“看”连用,可译成“眼见”“即见”。例如: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又如《鸿门宴》“项王未有一应,曰:“坐”。这样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效果显著。

4、链接高考。夯实基础后,我还针对高考全国卷中古诗文命题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提升他们的应试能力。近几年全国卷文言文的命题形式有:(1)断句;(2)文化常识;(3)内容分析;(4)翻译。每种题型都有相应的的解题技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注重教技巧,多培养能力。如做内容分析题:要先看选项,然后快速阅读文章并勾画出信息句,再认真比对,得出选项。

(二)“积累、整理”。归纳整理,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文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活用词、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不管上课内还课外的的文章,我都要求学生准备一小本笔记本,把这些知识归纳整理,找出规律,掌握方法,理解应用,如:《项羽之死》中通假字有:伏、檥;一词多义:乃、则、以、于是、而、之、何为;古今异义词:东为、地方、慷慨、父兄   ;词类活用:壁、夜、 南、王;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被动句“然今卒困于此”;固定句式“何……为,表疑问: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独……乎:籍独不愧于心乎”;文学常识: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教学中培养学生这样的纳整理的能力,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从中找到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高考試题中的古诗文阅读一般都出自课外,虽然考点中相关的知识与课内紧密联系,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阅读能力的迁移,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真正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读《论语》《史记》《二十四史》《唐诗宋词》等,每个星期至少要带学生读一篇高考真题中的文言文,其实很多真题中古文就是一小个人物故事,讲解时可以把它当小故事来讲,让学生以听故事的方式来掌握考点,并把课堂中学过的文言词语句式和语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并且在运用中加以巩固、加深。最终把能力迁移到高考中、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教无定法,教学中只要是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古诗文教法也一样,只要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及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3]写作大辞典

猜你喜欢
古诗文高中质量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