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幼儿园,既要普惠更要优质

2019-09-10 07:22张升峰
教育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普惠性保教办园

张升峰

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是什么?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有哪些?如何引导更多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进一步厘清上述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普惠性幼儿园的规范发展,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普惠”的基本含义是普遍优惠,来源于经济学上的普惠制。“面向大众、收费较低”是许多人对普惠性幼儿园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仅仅关注到了入园机会的公平性,却忽视了保教质量的公平性。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普惠”内涵,起码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普遍性,学前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不是面向特定群体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可以接受,以确保入园机会的公平性;二是优惠性,即幼儿园的收费应该是合理的、优惠的,是老百姓能够负担得起的;三是规范性,也就是办园行为规范,保教质量有保障。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教质量才是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核心要素。

我国目前的普惠性幼儿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办幼儿园(含集体或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另一部分是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也就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相对来说,公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比较规范,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值得信赖,收费较低,是普惠性幼儿园的典型代表,也是老百姓送子女入园的首选。可是,目前我国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仅占全部幼儿园的37.84%,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作为普惠性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矛盾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在办园条件、师资队伍、保教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改进。

“国十条”颁布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及扶持管理办法,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比如,山东省设定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黑龙江省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界定为办园资质健全、管理规范、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较高的民办幼儿园,特别强调了质量方面的要求。

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重点任务

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的目标,各地纷纷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进一步调整优化办园结构,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引导扶持更多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

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是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增量,理应交给政府办成普惠性幼儿园,但由于建设土地划拨方式、产权归属以及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建未建、建而不交、挪作他用等现象普遍存在,加剧了“入园难”“入园贵”的困境。为此,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针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使用不到位等重点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要求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坚持公益普惠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将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规范与扶持,保障普惠性幼儿园“惠而不伤”

教育部官方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幼儿园26.67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8.29万所,占比68.57%,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3402.23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3.07%,距离2020年80%的普惠目标还有近7个百分点的差距,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规范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成为实现普惠目标的重要途径。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尤其要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引导更 多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民办园转普,需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科学核算办园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幼儿园办园成本核算应该包括幼儿园办园场地、设计装修、配套设施、玩教具和图书、人力支出、水电暖等几个方面,尤其是要关注人员工资、教师培训、幼儿园运营成本等因素。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在办园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考虑地域差异,科学核算办园成本,为普惠性幼儿园确定合理收费标准提供依据。

其次,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府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一些民办幼儿园不愿意接受普惠性认定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尤其是财政扶持方面。接受普惠性认定的民办幼儿园,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但必须接受政府的收费指导价,压低了举办者的利润空间,这就可能影响他们接受普惠性认定的积极性。近几年,为引导更多的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帮助其降低办园成本,提高保教质量。一是提供政策优惠,降低办园成本。通过减免租金、实行与义务教育学校同等优惠的水电暖收费标准等方式,帮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降低办园成本。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办园条件。政府通过拨付生均定额补助等方式改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分担办园成本。三是加强专业支持,提高保教质量。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公办幼儿园教师培训范畴,提供平等的培训机会,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的权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采取与优质幼儿园结对帮扶、构建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教研指导、专业支持等。

再次,要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发展。一是要加强动态监管。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園的教职工资质与配备、收费标准、卫生保健、安全保障、保教质量等加大动态监督检查力度,并将监督检查结果定期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二是推进管办评分离,探索建立健全第三方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客观公正地反映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同时还应将评估结果作为幼儿园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按质论价,不同质量的幼儿园享受不同等级的优惠政策,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断改善办园条件,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三是建立退出机制。对于存在办园行为不规范、办园条件不达标、保教质量下降、不按政府指导价收费等问题的幼儿园,必须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取消其普惠性幼儿园资格,并取消或收回当年发放的财政补助资金。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周彩丽

猜你喜欢
普惠性保教办园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加快破解普惠性学前教育难题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