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观察法打造表演区域大不同

2019-09-10 07:22李新平
教育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观察法我会游戏

李新平

随着摄像技术的普及,摄像作为教育教学辅助工具在一线教学实践中逐渐得以利用,可有效助力教师对幼儿行为特点的深入分析与把握,为提升教师介入指导的科学性创造了条件。

表演区的创设为幼儿开展自主创造性的游戏活动提供了条件,幼儿在表演区内基于对角色的理解进行生动的语言表达、歌唱表演与角色互动,大大有益于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尝试将摄像技术应用到幼儿表演区域活动中,旨在通过摄像记录观察的方法来加强教师对表演区域游戏指导的有效性。

灵活多变的摄像方法

依据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观察目的与内容的不同,在实际的摄像操作中,其拍摄对象与范围、拍摄时长及产生的拍摄干扰度也相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动态拍摄和固定机位拍摄。在实际运用中,应依据不同的观察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排演新剧时,我会采用动态拍摄的方法捕捉幼儿出现的问题,便于全面掌握幼儿的情况。当孩子们的经验逐渐丰富,游戏活动以表演为主时,我会采取固定机位的拍摄方法重点记录孩子们在舞台上的风采。

公开拍摄和隐蔽拍摄。在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初期,我会采用隐蔽拍摄,在不打扰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记录幼儿真实的表现。比如从拍摄的回放中发现幼儿在游戏初期表现出的无所事事、争抢道具、脱离游戏主题等现象,进而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在表演游戏中后期,我会在幼儿熟悉和适应拍摄设备的前提下,对幼儿进行公开拍摄,幼儿对在视频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也很感兴趣。

片段拍摄和全程拍摄。片段拍摄通常是以记录活动中教师觉得问题比较突出或典型的事例为主,比如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出现分歧,进行讨论争执的过程;幼儿商量分配角色、讨论台词的过程等。这些片段的拍摄为后续的区角点评提供了依据,为幼儿的游戏反思提供了支持。全程拍摄则有助于教师借助回放功能,后续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

实践中对拍摄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师观察目的和情境的适宜性为依据,选用最能满足观察需要的拍摄方法,对幼儿游戏过程进行观察记录。

充当教师的另一双眼睛

摄像观察法为教师指导提供了抓手。教师无法全面兼顾所有幼儿日常区角活动环节存在的问题,摄像观察法则很好地充当了教师的另一双眼睛,便于教师在后期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

此外,摄像技术也为教师对其教育行为的反思提供了支撑。在教师反思中,借助录像让教师以旁观者身份回看自己的教育行为,往往会产生新的认识,有助于反思的深入。可见,摄像观察法使我们更加客观、清晰地看到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指导提供了客观依据。

摄像观察法是促进幼儿成长的适宜策略。首先,摄像机在表演区的投入使用有助于激励幼儿在表演环节更专注与投入,增强了幼儿的角色代入感和表演的意愿。

其次,摄像機的投入使用有助于激发幼儿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幼儿间自发地讨论角色与剧情,为进一步完善表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后,通过摄像机对幼儿游戏表现的点滴记录,为幼儿积攒了宝贵的成长记录。

一部小小的摄像机,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视频,一份份真实的收获,摄像观察法在幼儿表演区域中的运用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与思路,更为师幼共同成长开拓了一条良好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本文系北京教育学院卓越工作室学前儿童STEAM教育项目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观察法我会游戏
如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我会分辨
我会玩
挑战臭豆腐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洛伦兹力问题中运动半径的求解策略
函数值域(最值)的几种求法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