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019-09-10 12:10张建平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课堂创新课堂评价初中语文

张建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创新;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064-01

1.改变教学方式引导课堂的创新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昕能力。如锻炼学生口语演讲能力。每节语文课利用上课前的五分钟,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轮流上台演讲,要求演讲的内容必须理论联系生活实际,鲜明充实,语言表达吐字清晰,用这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敏捷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比如学校举行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声情并茂 的大声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爱朗读、爱思考、善质疑、敢批评的见解和观点。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热情激昂的鼓励学生用审时度势的眼光大胆质疑,运用合理的语言和知识点敢于批判,从不盲从,不迷信,不邯郸学步,不人云亦云,善于去发现,勇于去探索,告诉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及其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呢?首先,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答案不是唯一的,老师也不是圣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大胆的思想。其次,在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发扬公平民主,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提供展示的平台,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有力的条件。在学习方法上,激发学生敢于探求新知,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做到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然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不要轻易的用现成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鼓励他们不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设想,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自选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阅读写心得和反思、参与改编小说剧本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语言创新运用能力。

2.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张扬自己的个性,各抒己见做课堂的主人。改变课堂一贯的的压抑、沉闷感,和老师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现象,发挥中学生的敏感、天真、活泼、又富于想象力和幽默感,平时在课间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话很多,可是一上课,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反思原因是我们用太多的传统的条条框框约束了他们的丰富的心灵,忽视了中学生个体生命对现实生活的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感悟,使他们不能自主的让独特的言语用豪迈的才情展示与课堂,不能自由自在地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在教学中总是凭借朗读课文,引导我的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遨游情景的宇宙,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尤其是女生,每天都处在天真烂漫的幻想之中,他们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从对课文句子的理解到全文思想的感悟,以及对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凭借丰富的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因此,我在语文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尽量避免学生完全受课文制约,答案的约束,亦步亦趋,而是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发挥智慧和创新思考,以中学生先天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去善于发现知识,甚至是一些隐藏在课文深处,连作者自己也未曾认识到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创新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用创新情景去拓展课文的内容,表演课文的情节,或对课文的某些观念进行提炼升华,从课文中引出新的见解等。所以,课堂应该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深情飞扬的去总结和归纳,真实的体现教与学的相当。

3.注意课堂评价,培养学生的人格

我们要建立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自己的活动,而且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要给学生充分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更加的和谐、活跃,并积极鼓励学生创新的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创新,敢于创新,并且积极的参与实践与创新。我在课堂中评价学生时经常采用“非常好”、“你真棒”、“你太优秀啦”等多种话语。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是的,大人都这样,但凡人谁都想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肯定,更何况是正在接近成熟中的中学生。赞美是一种鼓励;一种接纳,赞美也是一种肯定,一种认可;赞美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豪感,可以鼓起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可以说每一次充满激情的鼓励,是点燃每个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也是我们在语文课堂评价中必须要做到的。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价值与情感体验,不但能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和生活,还能使他们构建自我完善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生活[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

猜你喜欢
课堂创新课堂评价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文秘专业“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生本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探析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