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9-09-11 09:41熊莉
财会学习 2019年26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熊莉

摘要:近年来,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不断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问题和信用风险。本文探讨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首先,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其次,阐述了建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最后,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中,评价体系指标设立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依据。这种结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供应链融资为解决供应链资本流动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融资渠道和便利。然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较少。主要原因是大多数金融机构仍然在传统信用模型的基础上追求利润和套期保值。利用现有的风险评估基准来评估企业融资应用,导致大多数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企业,无法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运行。

一、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受到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

从一般情况来看,如果供应链是稳定的,那么,置身于供应链之中的企业也可以与同样情况下的企业进行企业日常的交易,但需注意,这个交易是在供应链之内的,不包含在供应链之外的交易。越稳定的供应链,供应链中的企业风险就越小,其对外合作的概率就越大,不影响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融资过程中的供应链企业,企业的现金可以通过日常经营进行获得,也是企业现金流的来源。由此可见,供应链越稳定,供应链融资风险就越低。但供应链稳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企业与核心公司的合作时间、交易绩效和交易频率。例如,有两个供应链。在第一个供应链中,企业与核心公司之间有着五年的合作关系,每年可以进行12笔交易。每一笔交易都可以有意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另一个供应链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商业伙伴关系,每年有6笔交易。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从上述中可判断,前者的供应链比后者更加稳定。

(二)行业发展情况的影响

通过评估申请融资的企业信用评级,本文着重研究单一融资业务的自我偿还的特征和申请人组织该笔交易的能力,并对该业务进行信用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四个:(1)申请人资格,包括企业信用等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空间。与传统贷款业务中的银行评估系统类似,该项目根据申请人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评估偿还的可能性。(2)对手的资格确认,确认的内容中包含了对对手的信用等级、整体行业发展现状及企业的盈利和偿还能力等等。交易对手资格评估是对供应链核心企业资质的调查。由于核心企业在企业贷款申请中起到反担保作用,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交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核心企业信用状况的影响。(3)融资资产,包括质押和应收账款等特征。(4)供应链运行状况,包括行业现状,上下游实力,上下游企业与银行的紧密联系程度[1]。考虑到其业务能力,行业环境,下游企业与整个供应链之间的密切关系,评估更加全面,具体,客观,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评估不准确的可能性。

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指标设置的原则

想要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评价体系,首先要对设置的指标进行设立,应在固定的原则上进行。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复杂,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在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时,必须选择综合评价指标。换句话说,指标应涵盖广泛的因素,反映企业信贷的所有方面。这些指标应涵盖企业质押,企业声誉评估和业务特征,反映供应链对企业整体信用风险的影响。(2)实用性原则:建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即确保各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3)在建立评价指标时,不仅要建立一些定性指标,还要建立一些定量指标。我们应该结合这两个指标,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反映信用风险内涵和本质的评价体系。

三、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一)申请人资质

申请人的资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是公司的质量。在评估企业质量时,必须以技术质量,管理质量和人员素质作为评价指标。加强企业的技术质量,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管理质量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也对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行管理和提升的。二是在企业的盈利能力方面,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财务指标进行了解,销售利润率、资产回报率及股本回报率这三种。三是企业的偿付能力,偿付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的偿付能力,一种是短期的偿付能力[3]。企业的偿付能力也可以通过三个指标进行判断:债务比率,债务权益比率和权益乘数。四是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发展能力的涉及指标有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股息增长率。

(二)交易对手资质情况

在再保险资格分析中,我们主要分析了公司的信用水平,行业现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这三个指标。通过对上述的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公司的信用审批率,历史违约率和信用额度。信用评级越高,公司在交易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就越小。通过对该公司所属行业的评价,我们可以判断行业的未来发展和公司的经营状况,然后判断违约的概率[4]。

(三)融资项的资产状况

从一般情况出发,企业的融资项目的资产情况,一般是根据对企业的审计进行的数据收集分析,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特点进行分析而来的。首先,要注意企业在合同中的承诺内容。质押的特征可以通过四个指标来判断:流动性,完整性,商品风险以及价格的波动。其中,商品风险以及价格的波动这两项指标能够反映出质押的安全指数,而流动性,完整性,能够将质押的市场价格充分的反映出来。其次,对应收账款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应收账款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它的流通速度决定了货币复苏的速度,它不仅可以用来检查企业的收入,同时,还是企业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可见,需要对企业融资资产情况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才能更可靠地控制信贷[5]。

(四)供应链的运营情况

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交易的时间和频率上进行分析。交易的时间一般指的是在供应链中的企业,以年为周期,进行交易次数的计算,交易频率是指每年供应链中企业的交易数量。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公司的未来发展。二,对行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为了评估行业的发展,可以从行业增长率和行业的盈利能力,以及行业目前发展中所处的环境两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同时,还需注意,供应链中的公司将与其他公司有交易行为,公司的业绩也将参与交易过程。通过对企业绩效的分析,公司可以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确定是否向企业放贷,并尽量避免贷款风险。

四、结束語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由此可见,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评价体系,对于提升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稳定性,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具有良好的帮助。本文首先对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总结,其次提出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体系建设的原则,最后,对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提出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提升供应链中的企业发展实力,保证发展环境的稳定性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志军.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 (20): 52.

[2]黄玉婷.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 (07): 159.

[3]徐鹏.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 (06): 93-103.

[4]沈波,薛冰玉,杨仙佩,万杉杉,雷星竹,杨忻悦.我国汽车类上市公司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J].物流技术,2018,37 (03): 82-86.

[5]汪小华.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及控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5 (12): 110-111.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