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2019-09-19 07:33李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年8期
关键词:剖视图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

李薇

摘 要:开展信息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以机械制图课程中《机件剖视图的绘制》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探讨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剖视图

中图分类号:G712;TH126-4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08.059

“中國制造2025”国家战略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变。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能人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信息化教学是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学资源和平台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模式、组织、内容、评价等因素的信息化教学活动[2]。现以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中机件剖视图的绘制为例,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1 教学分析

1.1 课程分析

图样是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重要依据,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机械制图是高职机械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能进行简单机械图样的绘制和识读,熟悉机械制图相关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1.2 内容分析

机件剖视图的绘制这部分上承用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综合表达机件。下启机件断面图的绘制,包括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5部分内容,是对复杂机件内部结构表达的重要手段。

1.3 学情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其专业对口的企业多为机械制造业,对学生制图能力要求较高。目前课程安排在大一学年,授课对象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不喜欢枯燥的书本知识。这时可以利用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通过信息化工具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播放视频、动画、三维模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剖视图概念及形成过程、不同材料的剖面符号、剖视图标注的要素;掌握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适用范围;能结合机件的结构和形状特征选择合适的剖切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制图的技能,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项目化教学开展小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结合企业生产实例,学习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1.5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图,教学难点为阶梯剖视图和旋转剖视图的画图及标注。

2 教学设计(如表)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在对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教学重难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利用Lesson Work办公插件代替传统的手写教案,实现动态编辑,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

(2)教师要准备好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与教学内容配套的课件、微课视频、动画、三维软件绘制的立体模型、蓝墨云班课课堂教学软件。

(3)高校要创建多媒体教学教室、投影仪、可触屏教学设备、数字化校园等教学环境,为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提供硬件保证。

3.2 课堂实施

(1)课程引入。教师在蓝墨云班课APP上发布课前任务书,并上传到云平台,就“三视图能否完全表达清楚机件内外结构”“什么是剖视图”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讨论。上传本节课程的导学案和课件,通过微信群和QQ群发布预习通知,要求学生登录网络平台下载课件,观看微课视频,在线完成预习测试,接受问卷调查。

(2)课中导学。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进行设问“应该选择哪种剖切方式进行剖视图的绘制”,引起学生关注和兴趣。用蓝墨云班课APP下发任务书,主要包括两个任务:①针对一些具有特殊结构机械零件,选择合适的剖切方法; ②举办剖视图补画漏线的比赛。

(3)合作探究。教师通过课前预习测试情况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各小组通过手机蓝墨云班课APP接收教师发出的任务,通过讨论、探究、合作、分享等手段进行相互合作,有效解决教师发布的任务。教师将特殊结构机械零件剖切方式的选择及剖视图补画漏线等内容制作成试题,让学生分小组在系统内作答,系统自动评分。用Pro/E软件进行剖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弄清楚各种剖视图的概念、形成、画法。

(4)教学评价。教师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APP让学生完成预习测试和问卷调查,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填写《任务质量评价表》,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调整。对学生所分小组在蓝墨云班课APP内答题测试的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各小组访问课程、签到、活动参与、成绩分布、作业完成等方面综合统计得分,奖励排名前三名的小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

3.3 课后提升

鼓励学生利用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慕课平台复习机件剖视图绘制的这部分知识,拓宽学习渠道。在网络云盘上传机械加工制造、机械零件安装和拆卸的视频,将机械制图与机械制造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衔接。分享机件剖视图绘制的相关国家标准,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工作作风。推送制造业发展政策及行业发展动态,拓展学生产业知识。

4 教学反思

信息化教学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习、课堂讲题”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辅助引导”的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图片、动画、视频、三维模型等形式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课程教学信息量。通过在线测试、调查问卷、任务质量评价表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发布相关国家标准,推送行业发展动态,实现理论教学与企业案例结合,实现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A].国发[2015]28号,2015-05-08.

[2] 黄晓萍,李清,候俊.基于信息化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设计——以剖视图的绘制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2):55-57.

[3] 张孜勤.浅谈信息化教学在读零件图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33):208-209.

猜你喜欢
剖视图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UG软件在机械制图剖视图教学中的应用
《工程制图》“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说课设计
剖视图画法及分类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三维重建中的剖视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