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孤独与成长

2019-09-19 11:33尹波
齐鲁周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德国女儿家长

尹波

其实,所有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除了欧美教育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恐怕都有给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空间的想法。留在家长身边的孩子,可能永远都长不大。至少我,还有孩子她妈妈,是这样想的。因此,女儿去德国留学,既是喜欢德国和德国足球的孩子自己的决定,更是我们当家长的愿望。

然而,愿望是要付出代价才能实现的,有时付出了代价也未必能够实现。留学的孩子要真正从欧美教育中受益,真正在这个受益的过程中独立地成长,首先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孤独。孩子在那边孤独,家长在这边孤独。独生子女家庭,这份孤独无可替代。熬过这份孤独,孩子和家长才会成长。熬不过,或许孩子和家长都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女儿正是背负着这种期待和压力,登上飞往德国的航班的。

先要学会生活,然后才能学好功课

女儿到德国留学的第一年,还不能算是正式留学。她大学本科就读的是外语学院德语专业,大三要到德国大学交流一年。只有德语专业全年级前10名有资格去。德国老师来中国亲自考试,女儿以头名成绩入选。学语言是女孩的优势,前10名被女生包揽,学校觉得没有一个男生说不过去,做工作把第10名换成男生,9女1男前往德国。

虽然从女儿提前报名小语种考试脱颖而出、放弃高考选择学校保送去读外语学院,直到她参加交流资格考试过关拿到去德国的机票,我们都是坚定的支持者,但真到了要送女儿孤身飞往遥远欧洲的时刻,那份担忧和牵挂,没有过类似经历的家长是很难切身体会的。于是,只能不断地自我鼓励:孩子已经离家在外地上了两年大学,基本的自立不会有问题;女儿是年级学习最好的學生、排名第一的交流生,这10个孩子去德国的相关事宜,从飞机转火车,到校方接站,从宿舍安排到费用缴纳,都是她通过邮件和电话与校方沟通,应该相信女儿有足够的能力适应德国的学习和生活。

北京飞法兰克福的航班,就这样在我们的凝视和祈祷中消失天际。一夜没睡,盼来女儿的短信:“我们到学校了,都顺利。收拾一下就去超市买吃的。”悬了一整夜的心,这才放回肚子里。再过一天,女儿打电话来,才知道过程远不像短信的寥寥数语那么轻松。因为她们要去的大学并不在法兰克福,还要辗转换乘两班火车始能到达。她和一个来自青岛的同学同机,两人四个大箱子,每个重23公斤(国际航班行李单件限重23公斤,要带的东西太多,谁也不会让箱子只装22.9公斤的),从机场出关拉到火车站,而德国的火车站不是每个上下之处都有电梯的,她们要把每人46公斤的箱子抬上搬下,中间又转了一次车,还要不停地问路——我现在想起来还头皮发麻,两个从未单独出过远门的女孩真不简单!

电话里,她妈妈更关心女儿怎么吃饭。女儿在家里是不做饭的,离家在外地读大学,除了下面条煮冷冻水饺,基本是吃食堂。到了德国,学校食堂的饭菜贵又吃不惯,只能自己开伙。和她同行的女生会做饭,起初是女儿买食材同学下厨,后来觉得不是长远之计,女儿便尝试自己做饭。好在德国超市的食材都是半成品,做起来也不难。那时女儿每做一个菜都极有成就感,追求色香味俱全(可能确实“全”的就是“色”了),做好了先拍张照片发到邮箱里给爸爸妈妈看。人以食为天。会做饭是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要做饭就要采购,不想多花钱又想吃得好,就要研究超市里的食品食材价格,关注打折信息,时间长了,精打细算的生活态度和技巧都有了。不光是吃,穿用行都是同样的道理。

德国学校宿舍的特点,是每个学生都住单间,有的带卫生间,有的不带,但厨房一定是大家合用,也有给各国学生增加交流机会的用意在内。大厨房里有多个电磁炉、多台大号冰箱,冰箱每人分几格,放自己的食品和饮品,互不干扰亦互不防备,冰箱门也不上锁。餐具自带,而做饭的锅、铲、勺、刀具等是共用的,用完刷洗干净,留给下一个同学用。这种设计,隐私空间和公共空间分明,培养自立意识的同时兼顾互助氛围的营造。女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生活自理能力没得说,跟各国同学们更是相处融洽。女儿学习生涯在德国交朋友最多的便是这一年,每次通话和视频,她都不停地提到德国的、智利的、西班牙的、摩洛哥的等等国家同学的故事。反倒是后来再回德国读硕士,由于自己宿舍里有独立厨卫,与同学生活中的交往变少了。

德国假期多。女儿经常利用周末+某个假日的“小长假”,到德国和周边国家的城市旅游。网上定个青年旅馆,提前查阅了解交通线路、景点和当地特产、名吃名牌,背个包就出发了。如果旅游地有德甲俱乐部,还要去给我买个球收藏。时隔八年我退休了,终于有机会去德国探亲,研究生已毕业并在德国就业的女儿自驾带我们老两口转了大半个德国,不仅吃住行游购一切安排得顺顺当当,每到一地,都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吃饭馆子和拿手佳肴的来龙去脉,名人故居、历史典故和名企名产如数家珍,俨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德国通”了。

有两件事,使我对女儿在德国的生活感到放心。一次是她不能回来过年,就在除夕那天把大厨房精心布置成中国人过春节的样子,挂灯笼贴春联,请一堆外国同学和她一起过,同学们踊跃参加,把个年过得热热闹闹,发回的照片让我们忍俊不禁。另一次是我过生日,她邀请二十多个外国同学排练拍摄了一条长达5分钟的视频,每个人都用汉语向我祝贺生日,每个人说的内容都不一样,拍得非常自然流畅,她既是编剧、导演又是主演。我看后,比感动更强烈的感受是欣慰:能动员起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国籍的二十多个学友,一句句学会汉语的生日祝福词,一遍遍地拍成每个人表演都很出彩的短片,没有一定的感召力和组织才能,是做不到的。

比独立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人格的塑造

留学给女儿带来的最大变化,还不仅仅是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更是人格和人品的塑造。

一是讲规则、讲信用。过街口有没有人都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坐车不管查不查票每次都足额买票,任何场合绝不丢弃杂物,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等等,都是小儿科了。毕业工作后买了辆二手车自己开,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简直到了“刻板”的程度。从不说“改天坐坐”“有空请你吃饭”这类话,说了就必须兑现。

二是有观点敢于和善于表达,无论面对的是谁。德国教育鼓励学生提问和学生之间辩论,女儿总是举手发言最多的一个。德国教育中的轻灌输、重体验和“每个学生也都是老师”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她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上课没人考勤,全靠自觉。女儿选了最多的课,有时某堂选修课只有她一个人听课,老师照常讲。公司老板交代的事情一定按时保质完成,但续签合同时其中几个条款表达含糊,她马上当面质疑,甚至咨询律师提出法律依据。我有点替她担心:这不会得罪老板吧?她笑笑:这样德国人才会尊重你。

三是“遇事不找领导找律师”。读书时有一次宿舍外面学校安排施工,噪音大得睡不好觉。通话时我说:“找学校领导去反映呀,你小女孩别出头,让高年级的同学去。”她回答:“出头又怕啥?这里没人找领导,我找律师了,律师一个电话施工就停了。”她媽妈每年都去看她,今年我也去了,每次去都带些小礼物想让她送老板,她说:“这边不讲这个。你送他反而疑心你有什么企图。”

在德国,许多服务要给小费。比如到餐厅吃饭,到酒店大堂服务生把行李送到房间,以及预约出租车等。女儿该给的一定给,可是她认为服务不好的时候,坚决不给。有一次去外地预约出租车到车站,结账时用信用卡,司机车上的刷卡机可能不常用,好几分钟才刷出来,女儿下车后我问她给了多少小费,她说没给,司机应该把刷卡机准备好,耽误乘客时间就是服务不好。与此同时,在参观就餐时有人演奏音乐助兴,拿顶帽子来“请给音乐付费”时,女儿会给的。街边弹奏乐器演唱的流浪者,她也不忘去扔下几枚硬币。

总的感觉,女儿越长越大,越大越单纯。换个环境,难免要吃亏。好在她学的这个专业,只能用于中德经济和文化交流,长期留在德国工作和生活也没问题。

成长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孤独

以上讲的,多是结果,而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艰难和坎坷,很难通过一篇几千字的文章还原出来。

结果人人都能看到,过程却往往不可言述。留学改变了女儿的人生,也改变了我们作为家长的思维定式。女儿并不总是如此坚强和充满欢笑的,她有过太多的委屈,流过太多的泪水,承受过她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压力。其中,孤独是最大的成本。

她妈妈去德国探亲多次,回来一再说,德国人太少了,出门散步,小区旁边公园规模大的像原始森林,走一个多小时见不到几个人。这次我去了,亲身体会:德国环境的确好,好到不亚于世外桃源,阳光、空气、水,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环境,发达国家、文明社会……可是,再好的环境也是人家的。没有归属感,孤独便挥之不去。

生活在国外,让主流社会接纳你,你必须比外国人更优秀。女儿已经是德国最高法院授权的宣誓翻译和认证翻译了。只是你再优秀也毕竟不是人家自己人,生活圈子小和地位边缘化,是你不得不正视和接受的现实。你要构建属于自己的家,包括寻找有理念和生活共识的另一半,谈何容易。尤其在德国这种非移民国家,就连父母去探亲,也最多待90天,然后要回国90天,才有下一次探亲的许可。

如果你决定让孩子踏上留学路,就必须学会与成长和孤独长久地相伴。

猜你喜欢
德国女儿家长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海的女儿
家长请吃药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