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下的教师角色:生命教育者

2019-09-20 05:10李子建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人文主义生命教育

李子建

[摘要]人工智能有其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可讳言,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当前的教育带来了隐忧。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师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根据人文主义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基于生命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环境中,教师更加重要的角色是生命教育者。

[关键词] 人工智能;人文主义;生命教育;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 G45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应用范围逐渐拓展。例如,《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中的数据显示[1],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1011家,仅次于美国,涉及医疗卫生、财经、教育等不同领域。同时,借助于不断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也将传统课堂以外的教学资源融入教育系统之中,并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学习方式。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和数字化学习普及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必须有所回应,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当今及今后在社会、经济、生活等诸方面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科技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21世纪,人们需要通过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压力、解决不同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的工作报告《学习的未来2:21世纪需要哪一类学习?》[2]中指出,掌握生活和职业技能是学生学习如何应对新世纪复杂的社会生活及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些技能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我国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提及了一系列学生必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学习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包括六个方面的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3]。由此看来,共通能力、中国文化素养、全球视野等已经成为我国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素质。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中,不管人工智能的推广和应用程度如何,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依然是核心力量。同时,要真正促进学生的知(观念认知)、情(情绪情感)、意(意志)、行(行为)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4],在塑造人类灵魂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历史过程中,教师永远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一直都“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1.人工智能对当今社会和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和逐渐普及,已经对社会和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智能机器人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不断渗透和推广。从应用角度来看,智能教育机器人主要包括四类,即课堂教学机器人、校园咨询机器人、在线问答机器人和导览机器人。随着教育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功能多樣化以及创新教育与科技的日渐结合,它将不断地融入到各个层面的教学和辅助教学活动中[5]。

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拓展到教育领域。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批改作业和阅卷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教师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大班制、多人数的情况下,善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为当今的教育提供比较丰富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并有潜力分担教师的工作。

尽管人工智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可讳言,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当前的教育带来了隐忧。第一,人工智能辅助教育的运作原理和前提是尽可能地收集大量的数据,并据此作出尽量准确的判断。然而,关于学生学习的很多数据是二手的,甚至是不可靠的,数据本身缺少真实性(信度和效度),会导致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教学评估和教学决策。第二,人工智能的运作依赖已经设定好的程序,在教育领域中使用时缺少对相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及影响教育发展的诸因素等的深入理解。这不仅有可能将教学法、教师等边缘化,更有可能忽视教学中的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表面化。在教育创新之中,真正能够塑造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正是新教学法和能够指导和监督学生的教师。第三,通常认为,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做”不同的学习内容、计划等,但是这种“量身定做”是表面的、不全面的,它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个性差异、学习兴趣等,而只是按部就班地在固定的时间推送固定的学习内容,这有可能使学习变成一件无趣的事情,造成学生不主动学习,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真正的“个别化”教学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提升,更重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个别化”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第四,从情感及价值观层面而言,教育本身是一项生命影响生命、个体感动个体的事业。爱心和关怀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要素。当今社会,教育更加关注教导人们如何在充满挑战和压力的环境中生活,如何提升人文素养,并最终有助于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6]。因此,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识字、语言、算术等,可以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但是,并不能建立和改善学生的情感、信念等。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最终是要实现学生的全人发展,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幸福安乐。从这个角度讲,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取代教师的。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 Hopcroft)2018年7月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教学沙龙”上所讲的:“教育的核心是‘爱与关怀……用人工智能取代教师,也许会失掉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7]也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工作报告《学习的未来3:21世纪需要哪一类教学方法?》[8]中指出的,尽管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数字时代会有新的变化,但是教师和其他与学习相关的专业人士仍然是教育的核心因素。其实,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只是开始,高质量的、优秀的教师始终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社会和教育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教育必须要有所回应,必须解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这可能牵涉到课程改革、教学法改善、学校改进等诸多方面。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人文主义生命教育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如何重构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