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夫式”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9-09-20 23:12刘宗安柯炳春
中学理科园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引言教学实践创新能力

刘宗安 柯炳春

摘   要:本文結合初中数学“农夫式”课堂教学实践,从观察归纳型、开放型、阅读理解型、方案设计型、探究型等五种解题类型的设计,阐述如何优化“农夫式”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农夫式”课堂教学;教学实践;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初中学数学教育的重点,更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初中数学“农夫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建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会学、爱学、乐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优化“农夫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点粗浅的看法:

【点评】探究型问题是通过对简单问题、图形的描述、计算与证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逐步解决复杂问题,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探究型问题包括:(1)折叠、剪拼探究问题;(2)平移、旋转探究问题;(3)几何动点探究问题[ 1 ]。这类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非常广泛。解这类题常涉及众多的数学方法,如取特殊值法、反证法、分类讨论法、类比猜想法等;这类问题既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农夫式”课堂教学中设计观察归纳型、开放型、阅读理解型、方案设计型、探究型等题型,目的在于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发现的空间,鼓励学生去发挥、创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体验发现、创造的过程和乐趣,增强创造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以上五点体会是我自己粗浅的总结,还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对于初中数学“农夫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仍然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努力和探索。

猜你喜欢
引言教学实践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